第470章 日出云海(1/2)
第470章 日出云海
云霞山景区入口,已经有了景区该有的风貌。
宽阔平整的广场,正中央有一块从山上搬下来的三米高的巨石,正面凿刻出了朱红色的大字:云霞山。
背面则是某位颇有名望已故文学家提的两句诗:云霞漫卷吞沧海,山势横空接天穹。
“我在高中考卷上看到过这位文学家的名字,没想到这两句诗是他写的啊。”陆小霜惊讶地说。
周奕笑着说:“人是这么个人,但这两句诗是不是他提的,那就不知道了。”
人为编造一些传说、特色、故事,那都是景区惯用的老套路了,反正游客这东西基本都是一次性的,忽悠一个是一个,时间久了那就都当真的看了。
就比如那位乾隆同志,在各地的景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说,好像这老哥这辈子没干别的了,就在全国各地到处串场子“赋能”了。
经过开发的景区就意味着安全、规范,有上山的石阶,有赏心悦目的景观,有可供休息的平台,甚至还有公共厕所。
所以周奕不太理解那帮大学生非得去爬野山是个什么心思。
如果是那种职业的背包客也就算了,这类人起码装备齐全,还有充分的野外生存技巧。
可那几个大学生一看就不像有这本事的,真是吃饱了闲得慌。
由于才暑假刚开始,还没到旅游的高峰期,因为现在上山的人并不多,山路石阶上稀稀拉拉的。
周奕背着露营装备,吃的和水则在陆小霜的书包里。
对他来说,这些负重不算什么,毕竟是二十三岁的身体。
爬山充分调动了年轻身体的机能,让他觉得很畅快,毕竟这是久违了多少年的感觉。
起先他还挺担心陆小霜的,毕竟她没爬过山。
可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陆小霜不是那种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弱女子,他差点都忘了她之前是个什么苦都能吃的刚毅性格了。
爬山的时候丝毫不落下风。
云霞山开发的部分是东山,一来是因为山势较为平坦,有利于开凿山路。
二来是日出东方,只有东山才能看到云海日升的壮观景象。
在半山腰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有工作人员听到他们在讨论看日出的时候,热心的告诉他们,可以上南侧的云来峰,那里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而且也有已经开发过的平台,地势平坦,还有护栏,非常安全。
于是两人休息片刻后,顺着工作人员指引的方向,继续往上爬。
越往上爬,山里的温度就越低,不过他们提前备好了衣物。
终于,陆小霜先行一步,爬上了石阶。
紧接着周奕就听到她的一声欣喜的惊呼。
“奕哥,这一刻我终于知道什么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爬上峰顶的陆小霜跑到平台边缘,俯瞰着眼前恢弘壮丽的景象。
周奕走过去,扶着围栏,站在这样的高度,几乎能把周围的地貌全都尽收眼底,还有一些稀疏的云雾。
其实大部分人都和陆小霜一样,并没有见过多少世面,有不少人甚至终其一生都没见过高山,没看过大海,这才是芸芸众生。
“现在马上中午了,没多少云了,等明天早上,空气里湿度大,应该能看到云海。”周奕说。
陆小霜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清新的空气。
周奕突然小声问道:“你刚才喊我什么?这怎么称呼又改了啊。”
陆小霜脸一红,害羞地说:“哎呀,太肉麻了,下次不喊了。”
周奕笑了笑,说先找个地方坐着吃点东西吧。
云来峰顶的这处平台,周奕看了一圈后感觉应该本来就是平的,只是再人工建设了下,要不然为了搭个平台把山削平了,别说有没有必要,技术上恐怕也很难实现。
平台不算太大,直径也就二十来米,长了不少苍劲的大树,一看就年代不短了,中间有一个亭子,有一些人坐在亭子里休息。
附近已经有两个帐篷了,看起来也是来看日出的。
周奕挑了个地面比较平整的位置,在陆小霜的帮忙下把帐篷给搭了起来。
帐篷的入口朝着山边,这样坐在帐篷里就能看到眼前的风景了。
两人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清风徐来,云舒云卷,这是周奕自重生以来最闲暇的时光了。
这里没有人性的善恶,没有命运的玩笑,只有清风、白云和爱人。
过了一会儿,两人吃差不多了,陆小霜就把剩下的食物给收了起来。
这时一个背着背篓的老人走了过来,老人皮肤黝黑,精瘦,脸上的皱纹像岩层一般。
“要不要苞米?煮熟的。”老人凑上来小心翼翼地问。
周奕顿时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玉米香,便说道:“老伯,给我们来两根吧。”
一听要买,老人立刻笑着说了声好,然后把背上的背篓放在了地上。
从他放下时的动作可以看得出来,背篓很重。
老人打开背篓的盖子,从里面拿出了两颗还带着玉米皮的玉米递给两人。
周奕拿到手里发现,居然还有余温。
周奕问了价格后发现,居然和平时买的煮玉米价格差不多,并没有因为在山上而贵很多。
于是一边付钱一边问道:“老伯,你这是从山下自己煮完了背上来卖的?”
“嗯,都是自家种的玉米,不打药的,你们放心吃。”
“那怎么不卖贵点,你这背着这筐玉米爬上来可不轻松啊。”周奕低头看了看,里面还有大半筐,说明没卖掉多少。
老人笑着说:“嗨,谁挣钱都不容易啊,我咋能多要人家钱呢。再说了,这山我爬一辈子了,不累。”
老人一笑,脸上的皱眉更深了,像山峦起伏。
陆小霜此时已经剥开了手里的玉米咬了一口,说:“奕哥,再买几颗吧,这玉米真好吃。”
周奕点点头,又买了四颗。
付钱的时候,老人冲两人连连道谢。
周奕叮嘱老人上山下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脚下,老人不停地说着好人有好报,然后又去找别人兜售自己的玉米了。
老人这年纪,估计得和自己姥爷差不多,如果万一哪天上山下山的时候摔一跤,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就是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在用尽全力的活着。
这玉米剥开后黄澄澄的,颗粒饱满,香气扑鼻。
本来已经吃饱了的周奕连啃了两颗。
一扭头,发现陆小霜却双手抱着玉米,细嚼慢咽地慢慢啃着。
“怎么了?这是发什么呆呢?”周奕一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果不其然,陆小霜可怜巴巴地说:“我感觉这位老爷爷好辛苦啊,这么大年纪了不应该在家里享福吗?”
年轻人,再聪明,未经世事,总是单纯的。
要么单纯的悲天悯人,要么单纯的愤世嫉俗。
陆小霜就是典型前者。
“是,确实辛苦,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社会是复杂的,人更是这世上最复杂的生物,这个世界不可能变成一个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乌托邦,因为乌托邦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伪命题。”
周奕看着云流翻滚感慨地说:“人呐,努力生活,乐观向前,对得起自己和家人就行了。平平淡淡,健健康康,其实就是最大的幸福。你看刚才我们买了六颗玉米的时候,老大爷多高兴,这一刻对他来说就已经不辛苦了。”
陆小霜深吸了一口气,也看着流云喃喃地说道:“奕哥,我有时候觉得,你一点都不像年轻人。”
这话让周奕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接话。
“你的思想,特别成熟,像是那种饱经沧桑,看透了人间冷暖的中年人。”陆小霜扭头看着周奕说,“就像我高中的语文老师一样,他今年应该……五十二了。”
“难道说因为你是警察,接触过太多这红尘俗世的悲欢离合吗?”
陆小霜看着他的眼神,让周奕心里一慌。
差点就想问问,你是不是知道我是重生的了?
但还是忍住了,其实就算说了,别人也只当是在开玩笑。
毕竟除了命案和时政大事之外,他也预言不了别的东西。
他含糊其辞地笑道:“嗯啊,可能吧……确实我们干刑警的看过太多糟心事儿了。估计是有那么点影响。”
其实真要论逻辑,这话漏洞很大,毕竟他才调去市局多久。
但陆小霜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继续啃玉米。
过了一会儿,她又回过头来,露出明媚的笑容说:“奕哥,之前你是我的太阳,驱散了我生活里的阴霾,自从遇到你以后,我的人生仿佛就充满了希望。以后让我也当你的太阳吧,如果遇到了什么让你难受的案子,你来找我,我会抱抱你的。”
周奕看着她的笑容,嘴角边还沾着半颗玉米粒。
他伸手,帮陆小霜擦掉玉米粒说:“傻瓜,你一直都是。”
……
下午,周奕和陆小霜在帐篷里睡了一会儿,醒来的时候天色渐渐开始变暗。
闲散的游客倒是少了很多,但帐篷又多了好几顶。
周奕看了看,基本都是年轻的情侣或夫妻,也有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个八九岁的男孩的。
天黑之后,到底是开发过的景区,中间的亭子里亮起了灯,为黑夜带来了一丝光明。
山里的温度下降的很快,周奕把包里带的厚衣服拿出来给陆小霜穿上。
不知道是谁去捡了很多树枝,然后在一块空地上点燃了一个火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