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大获全胜(1/2)
第596章 大获全胜
在官方资金强有力的托底下,港股展现出了强有力的姿態。
说起港股,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三个板块。
地產、金融和传媒。
这是港府的三大核心產业。
值得一提的是,港府这几家娱乐公司,不仅都是娱乐產业本身,也都会利用娱乐资源涉足地產业务,这一下就让娱乐股有了强劲的业绩支撑。
都成了蓝筹股。
变为了入市资金重点的吸纳对象。
股价节节攀升。
这还不算,周浩然还在积极的推进场外运作。
推动港片北上,跟海港的合作!
第一个项目就是唐人影视出面,牵头红星卫视和tvb,合拍《春光灿烂猪八戒》,爭取復现《还珠格格》的现象级风采。
炒股嘛,炒的是话题,而不是基本面。
周浩然又参加了不少娱乐產业的活动,製造了不少话题。
其中还见到了港府文学艺术家协会的许会长。
对方询问,有没有什么资深的內地导演推荐,协会这边想颁发一个奖项,以此来拉近港府和內地之间的关係。
周浩然不假思索的推荐了一个人。
谢晋大导演!
他是海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人,也是金锁如今读书的那个谢晋表演学校的创办人、院长。
除此之外,周浩然和唐时宜一起,分別跟飞图唱片和华星唱片展开了接洽。
飞图唱片这边很容易。
交易价格也就1000万港幣左右,算上要承担的飞图唱片的2500万港幣的负债,总交易成本不会超过4000万港幣。
华星唱片可就贵了。
两年前,《南华早报》收购华星唱片,支付了1亿港幣,还承担了2000万港幣的负债,总交易成本达到了1.2亿港幣。
庆幸的是华星唱片如今已经成了《南华早报》集团的累赘,收购之后业绩直线下滑。
价格得大跳水。
为了拿下华星唱片,周浩然再度出面,去找了邵义夫。
邵爵士的咖位足够大。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华星唱片曾经是tvb的子公司,是邵义夫手里的资產。
八十年代的时候,华星唱片可以跟宝丽金分庭抗礼!
可惜,华星唱片延续了tvb的管理策略,对艺人极尽压榨,待遇极其糟糕,虽然捧红了一群天皇巨星,可后来都纷纷跳槽了。
没办法了,邵义夫才把这部分业务给卖掉。
周浩然把邵义夫请出来。
他也不希望曾经一手创办的唱片公司就此衰落。
说不定在大先生手里,能起死回生?
有了这层渊源,唐人影视收购华星唱片,就有了突破口。
价格却很高。
开口就是7500万港幣。
算上负债3000万港幣。
交易成本超过1亿港幣!
“这也太贵了。”
唐时宜觉得不值。
周浩然住在半岛酒店里,这边的环境更好,穿著睡衣端著红酒在臥房,不以为意的说:“还好吧,比起两年前,价格已经下浮了。”
“我们要是不出手,以华星唱片现在的势头,可能不出几年,就要关门停业了。他们把业內同行都给得罪了。”
唐时宜觉得对方报价太高,都萌生了退出交易的想法。
周浩然觉得没必要,“华星是一个品牌,是本土唱片业的一个標誌,还是很有意义的。港府这边的明星,都是双棲发展,影视和音乐两不误。”
“嗯。”
唐时宜轻轻頷首。
周浩然笑道:“港府这边的明星资源多,可是机会太少。內地的明星资源少,可是机会多。咱们手里不就有《全民艺起来》和《城市歌单》嘛,都是现象级的舞台机会。”
“那也太贵了,交易成本要超过1亿港幣了……”
唐时宜感到肉疼,虽然靠著《还珠格格》的影碟版税,给唐人影视创收了一大笔钱,可也经不起这样挥霍。
“用不著你出一分钱。”
周浩然早有打算。
“啊?”唐时宜掩口失笑,眉宇间竟出现了几分风情,哪还有一点的冷漠冰霜,就开玩笑的说,“不出钱,还能白送啊?”
周浩然道:“当然是用港府的钱,来整合港府的產业。”
“港府的钱?”
唐时宜没太理解。
周浩然笑道:“炒股的钱啊!这次南下救市,可不是来做慈善的,咱们是来赚大钱的!救市资金4亿港幣,其中3.5亿港幣都是咱们相关的资金。要是翻了一两倍,这是多少?”
“涨了一两倍?”
唐时宜对金融市场的情况很陌生。
周浩然举起酒杯,跟她碰了一下,“我这都算说少了,年底前卖出,可能赚个一两倍。等过两年再卖,五六倍都有可能!我这还是保守没加槓桿呢!”
现在的恒生指数太低了,才7000多点。
正常情况,应该是1万7000多点。
只要股市復甦。
那真是比弯腰捡钱还容易,市场不会辜负在危机关头坚定的站在国家这一边的爱国商人。
只不过周浩然著急用钱。
今年,恒生指数就能收復1万点。
这就差不多了,可以拋售套现了。
利用港府的娱乐股赚来的钱,反过头来去收购整合港府的娱乐资產,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那就……”唐时宜听他这么一说,就有底气了,“那就接著跟华星唱片那边接触?”
“对,一定要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