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拓展境外市场(1/2)
第610章 拓展境外市场
在嬉闹与温情之中,一家三口从西部转至东部。
与其说是出差,不如说是度蜜月。
周浩然甚至不是以创始人、大股东的身份参与跟几家投资机构的会谈,而是以顾问的方式。
整个过程比较顺利。
价高者得。
这是商业市场里的基本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红杉资本的一个投资经理叫斯托克顿,是一个纯种的美国白人,竟然能说一口很流利的中文。
周浩然问他,是不是来华留学过。
他说没有。
他太太是华裔。
他太太是高材生,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英文很流利,也在华尔街工作。可他太太的父母也接到了美国,住在一起。
老两口只会汉语。
为了跟两位长辈交流,他这才学起了中文。
全靠自学。
平时没事了,就是观看美国中文电视台,去观看一些中文内容,一边学习中国文化一边学习语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家中就一台电视机,两位长辈平时只能看中文节目。
周浩然一听就很感兴趣,“美国中文电视台?”
斯托克顿道:“对,一家地方性的频道。”
“办得怎么样?”
“不太好,跟其他语种的电视台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为了能让他们做的更好,我甚至帮他们拉到了一笔150万美元的融资。”
“你认识?”
周浩然眼睛一亮。
斯托克顿笑道:“认识啊,这是华人办的电视台,就在纽约……你要见见吗?”
“行啊,说不定我能提供一些帮助。”
周浩然就很感兴趣。
这所谓的美国中文台……
一看就不怎么样!
美国有媒体自由,谁都可以去办电视台,以至于美国的电视台少说也有成百上千个。
不过,这家电视台披着“美国中文”的字样。
就很有噱头。
就像一个奖项披着“联合国”的外衣,就会很有权威很有轰动性一样。
周浩然现在是红星台的领导了。
分管境外业务!
这本就是他的工作职责。
如果红星台能够跟美国中文台达成战略性的合作,从而形成国产影视内容给美国人观看的文化输出,那这就很有政治意义了。
因为在此之前,红星台受过批评。
也是当初善文栋差点下台的主因之一,改革太激进的一个最大理由,就是红星台在过去十几年里,进口、译制的太多美剧。
比如《根》《成长的烦恼》《金钱·疯狂·谋杀》《大饭店》《天使爱心》《热点新闻》《夜莺热线》等美国的影视剧,可谓是脍炙人口。
教育影响了一批海港人。
甚至,红星卫视还推出了一个“海外影视”的板块。
从去年开始,被彻底叫停。
“海外影视”栏目被关掉,整个译制组都被裁掉了。
取而代之的都是国产剧,以及部分港台剧。
没办法,美国文化太有感染力和煽动性,影响太过深入人心,九十年代的移民潮让太多的国内精英都纷纷跑去了美国……其中就以海港为最甚。
这种现象要遏制。
要限制国人对美国文化的了解。
周浩然出手,把引进改为出口,把一些优质的国内影视作品在美国的电视台里播放,去影响一批美国人……这样的改革调整,才能让红星台成为国内电视台的改革标兵。
当天下午,周浩然就跟斯托克顿先生一起,去到了美国中文台那边。
就跟他此前猜测的一样。
这是个很不起眼的私人小电视台,采用的是有线接入的方式。
一共就26个员工。
每年还不到300万美元,年利润不足20万美元。
只是一个小公司。
但是没关系,这是一家美国的电视台,这就足够了。目前国内只有皇冠台在海外有业务,有影视内容的对外播出,却完全没有收益,每年反而要几百万美元养着。
红星台作为一家地方台,能在美国有内容输出。
不仅不用财政的一分钱,甚至还能有部分的版权收入。
这可比皇冠台厉害多了!
当周浩然表达了意向,说他可以帮助美国中文台跟红星台联系,推进双方建立合作关系。红星台的优质内容,可以在美国中文台播出。
对方当即就表示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