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周浩然条款(2/2)
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邵义夫能耐再大,推动的也只是港岛这一块弹丸之地的娱乐产业。
这位大先生要做的,是整个国家!
唐时宜又开口了,“港剧的引进,时间不长。而且过去内地很穷,给不起太多钱,卫视频道很少。所以港剧的引进,一直也都是买断制。tvb的利益并没有太大损失。”
周浩然这就明白前因后果了,“但是今年夏天的《天龙八部》,就像当年的《梁祝》,都因为买断制给邵家带造成了巨大损失。”
“对,买断改分成,就是tvb坚持的条款。”董澜轻轻一叹,瞟了周浩然一眼,“周台,这里也有你的原因呢!”
“我?”
周浩然不明所以。
董澜抿嘴道:“你是把《还珠格格》捧红的,变成了这么现象级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也是买断制,让tvb进一步的意识到了现行策略的不足。”
“分成也挺好的,公平。”
周浩然点了点头。
买断制和分成制,各有优缺点。
不过,从促进内地和港台文化交流,加强大一统的角度来看,还是分成制更好。
买断是一次性的行为。
分成才是长期的利益往来,交情都是在不断的接触中产生的。
“接下来要确定的,主要是分成条款。”董澜很有自知之明,“这种事情,就得大人物出面了,我说多少话都没用。”
唐时宜沉默。
她也没发言权。
tvb就是港剧的代表,邵义夫就是港府娱乐产业的话事人。
这次双方的合作,很有可能会成为日后内地和港府的合作标准和基本框架,得是有足够分量的人来最终决定才行。
港方的代表,当然就是邵义夫本人。
中方这边,就只能是周浩然出面了。
“细节方面,都好说,多分几个点少分几个点的,这都无关痛痒。促成合作,引导港府的娱乐产业北上发展,这才是宏观战略。”
周浩然这句话说的大义凛然。
而且这是真心话。
不是他可以轻易的忽略那几个点的分成比例,而是因为……内地的发展太快了。
现阶段,是港台遥遥领先。
要苦哈哈的求着港台娱乐资源,再过些年……那形势就颠倒了,得是港台这边频频示好,不断的在公众场所发言表忠心,才能拿到一些跟内地合作的机会。
港剧、台剧现阶段会很猛。
《还珠格格》《流星园》《天龙八部》《鹿鼎记》什么的都是现象级……再过些年,谁还看港剧台剧?
投资巨大、制作精良的内地影视剧,才是主流。
甩他们好几个档次。
所以这次谈港剧的引进,就算多让出几个点的利益也无所谓。
影响不大!
现阶段需要引进港剧,过些年……想引进都没人看了,相关条款再实惠也没意义了。
最重要的是把条件谈下来,由唐人影视跟tvb签约……这是一个示范性的信号。
tvb代表的是港府娱乐产业。
唐人影视就是内地的代表!
港府的娱乐资源如果北上,要跟唐人影视来对接,双方合作,共建“沪圈”,来为唐人影视的初期发展奠定基石。
这边周浩然和众人吃着饭呢。
包厢有人敲门。
然后就凑进来了一张浓妆艳抹的脸。
一个女士。
“请问,大先生在吗?”
这女人看样子四十多岁了,此前跟周浩然见过两面。
“你是……”
周浩然有点忘记这是谁了。
“哎呦,大先生,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我是惠珍呐!”
这女人一下就枝招展起来了。
那劲头……
一看就不像正经人。
唐时宜无动于衷。
董澜、林归雁也在场,都大吃一惊,心说周台这怎么回事?
口味不会这么重吧?
周浩然听她这么一说,这才想起来,此前曾经有人给他介绍过,眼前的这位女士,名字叫古惠珍。曾经也是无线的学员,跟周润发是同学。
后来觉得当演员太辛苦,来钱太慢。
就转行了。
她手里有一份名单,嫩模、演员、歌手……
那份名单,周浩然后来送给了蒋飞飙。
价格贵的离谱。
富商们约饭,想请一些人作陪,不管是快餐,还是包月包年,都可以联系她。
在业内,她有一个绰号。
港府第一鸡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