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抄袭才是真谛(1/2)
第616章 抄袭才是真谛
唐人唱片收购整合了华星唱片和飞图唱片,周浩然这次过来,频频露面。
还亲自阐述了合伙人制的意义。
就是希望把所有的歌手从过去的捆绑式合同中解脱出来,把创作自由还给他们。艺人不是经纪公司的赚钱工具,艺人和经纪公司是合伙协作的关系。
说是这么说。
其实还有陷阱条款。
公司和工作室之间,利益可以分享,但是歌曲版权,要归公司所有。
版权才是长期运作的基石。
想要把唐人唱片,做到一统江湖,还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
飞图唱片的知名签约歌手罗文,其实他是内地人,后来转到了港府。
有了内地的关系,跟周浩然就能说上话。
“周生,在我看来,现在的唱片业,一共有三个麻烦,每一个麻烦都是唱片公司的灭顶之灾啦!”
罗文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曾经还登上过春晚。
资历很深。
周浩然笑着说:“那就请罗先生来教我。”
“不敢当……”罗文赶紧客套起来,感叹着说,“港府这边的文化有倾向性啊,对大陆来的朋友都不太好。可是,没人跟钱过不去。如果唐人唱片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出一系列热卖的专辑,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嗯,利益。”
周浩然其实早就总结过了。
无非就是利益和理想。
罗文道:“现在的唱片公司,普遍都有三个难点。一,盗版;二,艺人出逃;三,专辑不受歌迷认可。”
周浩然笑道:“盗版的问题,暂时没什么好办法。但是后两者,我这边已经做出了安排,罗先生不用太担心。唐人唱片可以解决。”
“合伙人制很好,可以很有效的防止艺人出逃。可是现在市场变了,音乐创作的环境变化,很多创作人很有信心的新歌,发行之后都不受歌迷认可。”
罗文说的既是普遍现象,也是他的个人感悟。
曾经他是港府的顶流歌星。
这些年不太行了。
他的音乐不受歌迷喜爱了。
周浩然点了点头,微笑道:“所以针对唐人唱片的模式创新,只靠一个合伙人制还不够,我们还有新的计划,从而在理想和利益方面,都能有所满足。”
“新的计划?”
罗文眼睛一亮。
合伙人制能满足理想,如果还有新的计划,能满足利益……那么,唐人唱片在新模式下,就真的可能在两三年内一统歌坛了。
周浩然坦言道:“对,歌曲的创作……其实也简单,核心思路就是要放弃对那些顶级创作者的追求。扶持一批年轻的五六线开外的没什么知名度的词曲创作者,由他们来引导新的市场。”
“啊?”
罗文愕然发愣。
就很不理解这个意思了。
扶持新人,取代那些顶级的词曲创作者?
这能创作出好音乐?
这大先生,感觉不太靠谱呢?
别说罗文了,自己人也困惑不解。
王长连就找机会,悄悄跟周浩然询问,“你真要扶持新人来创作新歌?我刚才听你们聊,那个罗文根本不信啊。”
周浩然笑道:“不信也正常,很多人的思维都被规矩给限定死了。遵纪守法尊重行规,往往就是创新的最大掣肘。”
“你又要打破什么规矩?”
王长连听出了他的意思。
周浩然在这个学长面前,就不用像在罗文面前那么遮遮掩掩了,“版权规矩。”
“啊?”
王长连一头雾水。
周浩然淡然道:“纵观港府音乐这二三十年的黄金年代,很多金曲都是来自对外国歌曲的改编。不过,港府是国际都市,要遵守国际版权,每一首金曲的改编,背后都有一大笔版权费。”
“嗯?”
王长连还是没太明白他的意思。
周浩然笑呵呵的说:“可是,很多外国的经典歌曲,就算你支付版权费了,人家也不让你乱改。就像披头士乐队,版权是黄金。”
“你是说?”
王长连睁大眼睛,似乎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