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3k时代的讨论(2/2)
十年,连基础平台可能都搭不完,更别说整合出能投入实战的样机了。”
陈曦的眉头立刻锁紧了,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不可能给考尔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去慢慢打磨细节!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十年拿出具备实战能力的样机,再用十年完成生产工艺优化、建立生产线,实现初步的批量化。
二十年后,当大裂隙撕开银河的时候,我们手里必须要有成建制的灵能骑士部队投入战场!
机械教的常规效率,不符合我们现在的战略需求。”
他加重了“战略需求”几个字,目光扫过众人:“想想大裂隙打开后的景象,我们需要能立刻顶上去的力量!”
意识到研发提速的难度和后勤压力是并行的,陈曦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其他人。
“研发瓶颈是一方面,但更大的问题在后面。你们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加速研究进程?同时,我们现在的整体发展势头不错,但后勤补给这块短板越来越明显。
灰烬骑士的军团化改组已经启动,现有的后勤储备——武器弹药、备用零件、动力甲耗材——勉强还能支撑当前的规模。
但如果按照计划继续扩军,或者一旦有高强度、持续性的战役消耗,供应链立刻就会崩断。我们必须双管齐下,解决研发和产能的问题。”
暮色把玩着空可乐罐,提出了一个方案:“最直接的办法,找其他铸造世界下订单,分担生产压力。比如瑞扎或者卢修斯,他们某些领域的产能应该还有富余。
我们可以尝试接触,用远征缴获的稀有技术作为交换筹码,换取他们代工部分非核心但需求量大的通用部件。”
“不行,风险太高。”古特雷斯立刻否决,声音沉稳有力,“通过铸造世界订购,就是走帝国官方的军备采购渠道。少量、零星的订单,或许还能用战损补充或者战团特殊需求搪塞过去。
一旦我们要的量大,而且是持续性的大批量采购——特别是阿斯塔特级别的高度敏感物资——这种事情绝对瞒不过审判庭的眼睛。
他们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调查。那些铸造世界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难保没有想向上爬的人会告密。”
他顿了顿,进一步解释:“严格来说,罗斯托夫次星区现在的操作,已经在玩危险的擦边球了。借着‘罗斯托夫远征’这个大义名分,我们大规模扩充星际战士的数量、疯狂采购军备、扩建铸造工厂。
这在和平时期,审判庭和高领主议会早就派舰队来质询了。
但正因为有‘远征’这块挡箭牌,加上陈曦你非常会做人,拉拢了好几个根基深厚的老牌战团为我们背书和打掩护,分担了部分视线,再加上你本身是审判官,享有一定特权,才让泰拉那边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别忘了,你还真刀真枪干掉了一个强大的太空死灵王朝,挖出了不少珍贵的科技遗物,这让火星上的某些大人物很满意,也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我们的发展。
这才是为什么我们拥有泰坦军团,灰烬骑士的规模远超标准,却至今还没被帝国高层直接摁死的关键原因。
但这一切的容忍度,是建立在我们‘适度’且‘成功’的基础上。大规模外包军备生产,等于把把柄主动递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