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289章 条鞭与开海!尧东商行归公,沈念喜

第289章 条鞭与开海!尧东商行归公,沈念喜(1/2)

目录
好书推荐: 港岛枭雄:从送东风快递开始 我捡到了一部十年后的手机 我在欧洲当文豪 倩影圣手 指挥钢铁洪流不如攻略她们 大灶君 带着铁路到大明 封天 袅凤有毒 老婆大人听你的

第289章 条鞭与开海!尧东商行归公,沈念喜提新宅

正月二十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冬风凛冽,甚寒。

京师的文武官员、胥吏、杂役等或骑马、或乘马车、或坐帷轿、或步行,奔赴各个衙门。

歇了二十日,有官员容光焕发,步步生风;有官员则半睡半醒,两腿无力,一脸疲态,显然还未曾调整好状态。

大明门内,文武百官上衙的必经之路上。

数名御史站立如松,目光如冰般扫视着赴衙官员的仪态,有仪容不整、萎靡不振者,午时前就会遭到弹劾,甚至有可能挨板子。

官员们看到这些御史,都如同一桶凉水泼在脑袋上,瞬间就精神了起来。

……

片刻后,沈念按时来到翰林院。

他坐在侍讲学士厅的大椅上,还未曾想好要先做什么,便有内阁文吏前来汇禀。

“沈学士,半个时辰前,三位阁老已将一份内容关于一条鞭法和开海引银令的奏疏呈递到通政使司,殷阁老称陛下极有可能上午便召您议事,希望您提前做好准备。”

“好,我知道了!”沈念点头道。

沈念没想到三阁老的效率竟如此高,新年上衙第一日的早上,便将开年最重要的奏疏写完,呈递了上去。

三阁老在半个时辰前将奏疏呈递给通政使司。

不是他们半个时辰前才写完,而是通政使司半个时辰前才开门。

非密奏揭贴,奏疏都需经由通政使司,备份之后,送往司礼监,然后再交到小万历的手中。

沈念猜测,这三人定然是上元节一结束,便开始动笔了。

一条鞭法与开海引银令,看似是两条策略,其实是一件事情,许多细节都需要互补拟定。

沈念必须提前想好,以便开会时能更有效率地沟通。

与此同时。

各个衙门的官员们都陆续听说了三阁臣呈递“新年第一封奏疏”之事。

此乃一个明显的信号。

今年,所有官员都必须比去年更努力,更拼命,不然就是自绝仕途。

……

半个时辰后。

六部、都察院、翰林院、五军都督府等重要衙门的主官都接到小万历口谕,来到了文华殿。

大殿内,三大阁老站于最前方,目光炯炯。

两名司礼监小宦官将一份份三阁老联名奏疏的手抄版文书分发给了众人。

沈念认真阅读了起来。

奏疏之中,一共讲述两点内容。

其一,内阁建议自二月初一始,全国正式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即赋役合并、计亩征粮、官收官解,折算为白银征收。

其核心是化繁为简。

一条鞭法实施后,大明税制将会被简化、不但能减少官员胥吏盘剥百姓的机会,还能促进商贸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当然,其缺陷也非常明显。

即地方府衙容易临时加派杂税,比如剿匪时追加“剿饷”,辽东军费不足时追加“辽饷”等。

这在往常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官员们常言的鞭外有鞭,条外有条。

三阁老在奏疏中称,待一条鞭法推行后,朝廷必须彻底杜绝这种加派杂税的做法,并要求吏部与户部协力拿出具体的惩罚措施。

一条鞭法的另外一个缺陷,是对白银的依赖。

这也是奏疏中讲述的第二条内容:开海引银令的推行。

三大阁臣认为,当下全力开海、将“建造海军、增设海港、建造战船、商船”等一些列措施并行的话,朝廷财力根本撑不住,故而需要择其要而为之。

三大阁臣的建议是:先建造海军,同时开放主要港口,通过朝廷力量在半年内先赚取一批白银,然后再大力发展民间商贸。

另外,需要吏部、兵部、工部、户部,四部协同,确定朝廷开海的年支出费用、负责海上商贸与练兵的文官武将人选、建造商船、发展港口所需的时间与银耗等。

这简直是内阁给部堂官们布置作业。

吏部需要选有才能之官,参与到开海之中。

兵部需要选拔海军将领与兵卒并制定练兵计划。

工部需要负责建造大量的商船、战船、以及升级港口。

户部需要列出所有措施的开支明细,让其他衙门量力而为,不然在开海上投入太大,使得国库空虚,一旦发生天灾或战争,大明王朝将会摇摇欲坠。

小万历望向下方,道:“众卿,看罢三位阁老的奏疏后,有什么想法,都讲一讲吧!”

当下需要补充与给出建议的主要是与开海引银令相关的内容。

唰!

兵部左侍郎梁梦龙率先站出。

“陛下,组建海军所需兵丁,可从东南沿海卫所中调取,臣今早已命兵部统计东南地区曾经抗倭的兵卒,除了他们外,将择优选择擅于使用火器,有在海上行船经验的兵卒……”

“至于海军的练兵将领,臣建议曾有过抗倭经验的蓟州总兵戚继光和英国公推荐,最好是能有京营之将也有边将。”

“在训练上,兵部尚存有曾经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的海军训练方式,应该完全足以应对,至于需要筹建多少海军,则取决于当下能开放多少港口,能造多少艘战船……”

梁梦龙逻辑清晰,将兵部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接下来应该如何干,交待得甚是清晰。

很显然,他年关不仅是过年,而是早有准备。

随即,吏部尚书王国光站了出来。

“陛下,在去年年底朝廷提出开海引银令后,吏部便开始挑选适宜于掌管海上贸易的文官,无论或缺多少文官,吏部都能举荐出恰当的官员。”

听到此话,小万历与三大阁老忍不住都笑了,他们就喜欢这种办差效率。

这时,工部尚书李幼滋站了出来。

“陛下,工部主要负责战船、商船以及港口的营建,当下工部并不缺少建造之才,只要国库财力跟得上,长五十丈、宽十八丈的大型九桅宝船也能建造,另外工部接下来会重点寻找与培养擅于航海术的人才,力争让大明的商船走得更远……”

“提气!”小万历忍不住开口道。

紧接着。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英国公张溶也都分别站出来表态,所言一听便非临时所想,全都是有助于一条鞭法与开海引银令推行的详细规划。

这群老登,看似休息了二十日,但明显全都准备得甚是周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觉醒了修仙面板 八零娇妻嫵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 人已中年,这个医生才出道 从魔法少女开始独断万古 无限天神君临 半岛开局变成林允儿 我不是天才刑警 你对死灵法师有意见? 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 赢了圣杯战争,结果这是虚树宇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