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里的九千岁】2(2/2)
沈熹抬眼看他:“公子?”
宴暄回神,道:“没什么,先生……时候不早了,先生昨日才受了伤,只怕也累了,我这就……先回了。”
沈熹起身,道:“府中只怕也是事务繁多,我不多送了,公子慢行。”
宴暄仍然看着他,只觉得今日沈熹身上一切的不对劲都有了解释——他泛着情意的眉眼,他微哑的嗓音,他与平日不同的动作,显得僵硬的姿势……
这一切都好像有了答案,宴暄看着他,心中泛出惊天的恼怒,可他在此时此刻,竟不能明白自己心中的恼怒因何而起。
先生……先生,沈熹。
宴暄装作没看见,与沈熹道别,在回宫的马车上,他什么想不到,脑子里只有沈熹的影子。
直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宴暄才为自己的恼怒找到一个看起来合情合理的出口——那是他的先生,教他护他,一直扶持他,怎么能……怎么能……
怎么能在他不知道的地方,与人翻云覆雨……呢?
他忍不住去想,那个男人到底是谁,先生有多喜欢他,难道……难道……
为什么呢……为什么非得是别人呢?
至于别人之外的人选,宴暄鬼使神差的,一时竟无法在那里填上任何人的姓名。
第二天,宴暄顶着一圈黑眼圈去上的朝。
朝上没见着沈熹,宴暄呆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是自己给他批了假,叫他好生休息。
大臣们吵吵嚷嚷的,宴暄咳了两声,叫他们安静,而后才道:“昨日,朕命殿前都指挥使去皇陵拜先帝,不料,却有人于京郊行刺,刺客人数不少,下手狠辣,可见是有备而来。”
年轻的帝王展露出自己锋利冰冷的獠牙,刀锋般的目光落在某些脸色微变的臣子脸上,他慢慢笑了一声,道:“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
殷贺在下了朝之后,才单独去面见帝王,面对这位一手提拔自己的陛下,殷贺满心尊敬,述职时,宴暄也是十分宽和,细细问询他此行经历,又赐下诸多恩赏。
殷贺忙道:“陛下垂爱,臣万死以报,只是臣怎可受如此天恩,还请陛下将如此恩德下赐此番出征的将士们,臣亦感沐天恩,拜谢陛下。”
宴暄笑道:“爱卿功高盖世,这是爱卿应得的,将士们的赏赐也已经齐备,礼部正在拟旨,不日就将赐下。”
殷贺拜倒,道:“臣拜谢陛下天恩。”
待出了殿门,往宫门去,殷贺状似不经意地提起,问引路的小内监:“怎么今日没瞧见九千岁?”
小内监知他此番回京必是平步青云,也乐得卖他好处,道:“将军今日没上朝会,想是还不知道呢,有人胆大包天在京郊行刺,陛下生了大气,叫严查呢,听说九千岁爷爷受了伤,陛下关怀体恤,叫休假几日,想是最近都不会入宫来了。”
殷贺若有所思,又问:“我在京中时间不长,也未曾去拜访过九千岁,劳烦小官人指点一二,不知九千岁可有什么喜好吗?”
他说着,往小内监手里塞了个荷包。
小内监手上有轻重,隔着布料一捻,便知里头是银票,心中暗喜,便道:“将军言重了,我如何能指点将军呢,只是……九千岁爷爷平日里不惯和咱们说笑的,听宣明殿的哥哥们说,九千岁爷爷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喜好,不过是偏爱些好酒,去岁西域进贡的几坛子葡萄酒,陛下都赐下了呢。”
殷贺微微一笑,道:“多谢小官人。”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