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劝返使臣(1/2)
第713章 劝返使臣
午后的烈日炙烤着北京城。翰林院的东墙外,玉河静静流淌,却带不来丝毫凉意。
玉河馆,这座东临玉河,北靠翰林院,专司接待藩邦贡使的会同馆,此刻正被一种异样的肃杀笼罩。
平日略显喧嚣的馆驿大门已然紧闭,数名身着号衣、挎着腰刀的中城兵马司兵丁正面无表情地守在门外,不时扫视偶尔路过的行人。
太阳最盛的时候,一乘蓝呢官轿在四名轿夫沉稳的脚步中,沿着东江米巷的石板路,停在了玉河馆紧闭的南门前。
“什么人?”轿子还没落定,一个被太阳晒得没精打采的队官便打着哈欠走了过来。“没事赶紧走,别在这儿停。”
“你们是哪个衙门的?”轿帘掀起,一个身着绯色锦鸡补服,头戴乌纱的中年文官走了出来。
那队官身份低微,不认识面前的文官,但是一看见这身儿打扮,脸色立刻就变得恭敬乃至谄媚了起来。“卑职是中城兵马司的,敢问您老是”
“礼部,徐光启。”徐光启的目光扫过把门的兵丁和紧闭的馆门,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原来是徐大宗伯当面!失敬,失敬!”那队官瞳孔一缩,连连作揖道。
“这是怎么一回事?”徐光启摆手说,“谁叫你们来的?”
“回徐大宗伯的话。是锦衣卫给我们打的招呼,要我们过来守着南馆,不让外人进去。至于别的事情,卑职就不知道了。”其实队官也有点摸不着脑袋。按理说,朝鲜使节进京,应该由礼部下辖的鸿胪寺的人负责招待。但鸿胪寺的人没见着,反倒是锦衣卫直接把整个使团送了过来。那架势,比押送犯人也客气不到哪里去。
“唔,果然是他们”徐光启轻轻点头,望着馆门问:“那些朝鲜人呢?现在还在里面吗?”
“还在里面。”队官点点头说,“锦衣卫的郑百户也在里面。”
“那就开门吧。”徐光启迈开步子走到门前。
那队官下意识地张开嘴想要劝阻,但念头一动,又把嘴巴闭上。最后,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亦步亦趋地跟着徐光启来到门边,帮他敲门。
砰砰砰!
敲门声只持续了一轮,从里边儿锁着的门就被打开了。
“干什么的?”说是开门,但其实只开了一隙门缝。门缝间,半张脸露了出来。
“我是礼部徐光启。要见那些朝鲜人,麻烦你开门。”徐光启简洁凝练地说。
“徐部堂?”那半张脸还没答话,就被人给扒拉开了。随后,玉河馆的大门也真正地打开了。
“你是.”徐光启眼睛一斜。“郑士毅,郑百户?”
“卑职郑士毅,拜见徐部堂。”郑士毅笑着行礼,让开身位,“徐部堂请进。”
徐光启跨过门槛说。“你们一直在这儿守着?”
“没错。”郑士毅点点头,并示意手下关门。“这人就是我们带进京的,您应该知道才是。”
“你们为什么叫兵马司的人过来守门?”徐光启回头看了一眼。
“这会同南馆北临翰林院,东靠詹事府,走不了几步就是五部五府,要是来一队锦衣卫,别人还以为发生什么了呢。”郑士毅解释说。
“兵马司也没好到哪里去吧”徐光启笑了一下。“你们何不直接在城外安置他们?也少了这些麻烦。”
“这怕是不合礼数吧?”郑士毅愣了一下,“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来给皇上贺寿的。”
“不管怎么说吗”徐光启咂摸道,“朝鲜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
徐光启的敏锐让郑士毅小小的惊了一下。“卑职毕竟在这儿守着,就是想不知道也难吧。我们还要守在这儿吗?”
“应该是不用了,”徐光启说。“我今天来这儿就是叫他们走的。”
“那贺寿的事情.”
“郑百户觉得,他们现在这个身份能给皇上贺寿吗?”徐光启反问道。
“确实不太合适。”郑士毅笑笑。
“他们现在在哪里?”徐光启问。
“仆人都在后照,那两个使臣则单独关在住在,东照上房。”郑士毅遥指道:“卑职这就带您过去?”
“好,有劳你了。”徐光启点点头,率先迈开了步子。
————————
东照上房内,吴允谦与李庆全相对无言。桌上两盏凉透的清茶,映着两人同样灰败的脸色。窗外兵马司兵丁巡弋的脚步声隐约可闻,如同无形的枷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