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大幕拉开(2/2)
美国人非常喜欢用木材建房,居住起来既干燥又舒适,尤其在北方地区,木质房屋更是普遍。
可一旦引起连片的大火,在呼啸的北风加持下很快就蔓延开来,从而引燃了整个城市大火。
最要命的是
城市大火陆续引燃了军火库和储存物资的其他仓库,熊熊的大火映亮天际,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传扬开去,一百多里外都能听的非常清楚。
美军囤积的大量弹药还没有来得及使用,便在连续不断的剧烈爆炸中化为灰烬,连带着损失了大量粮食和其他军需物资,当真是雪上加霜。
泰勒上将看到这一切,那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原本他还很有信心凭借手上的30余万美军,挡住楚国军队北线的进攻,为芝加哥守军赢得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
现在看来,连一个月都难撑。
泰勒上将的信心是有缘由的,他所建立的前轻后重北方防线,得到芝加哥美军总指挥部的认可,称为“坚固的冰雪防线”。
布置纵深的堑壕,火炮,碉堡,铁丝网和大量的火力支撑点,拥有多达4400余门各种口径的火炮,还有着背后有力的支援。
在北方冰雪防线的身后,就是芝加哥的外围阵地,从麦迪逊至密尔沃基一线,同样部署了美军重兵。
通过铁路线向前支援明尼阿波利斯,也只有375公里,乘坐火车朝发夕至,这是泰勒上将信心的来源。
无论弹药还是援兵,都不是眼前看到的这三十余万军队。
结果,楚国皇家陆军玩这么一手,让泰勒将军心中仅存的一点侥幸,彻底灰飞烟灭了。
一线阵地上的5.32万美军是全部葬送了,泰勒将军在二线阵地上还有26.85万大军,构建了完整的防御堡垒区,说什么也要死战到底。
一份份紧急行动的命令传达下去,美军各部队趁夜调整部署,向前方筑垒区域输送后备援兵,全面强化防守。
泰勒上将把手上的十五万预备队派出去了一半,只留下6个师另7个国民警卫队团,剩下的悉数投入前沿阵地。
前沿阵地有战壕,有防炮洞,也有藏兵洞,还有地下指挥部和地下军火库等一系列永备工事,能够保证士兵长期作战。
美国既不缺钢材,也不缺水泥,所以这些堑壕修的非常牢固,能够坚守很长时间。
五天后
当泰勒将军接到楚国军队绕过坚固的堡垒区,从设防薄弱的荒原中突进,已经达到明尼阿波利斯的城下时,整个人都亚麻呆住了。
那个……那个道路不走吗?
这也是惯性思维所致,大兵团作战必须要依据良好的道路突击,这是因为大兵团作战耗费极大,车马众多,还有很多重型火炮和后勤辎重,很难离开马路向前挺进。
在美国中部大平原上
是一望千里的沃野,丘陵,湖泊和森林,没有几座像样的山脉,北美主要的山脉都在西部,中部从北到南以平原地形为主。
这样的地理条件防御难度非常高,堑壕战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大楚帝国陆军不走寻常路,相比较突破美军严阵以待的筑垒要塞区,多迂回一些荒原道路算什么?
顶天了吃些苦头罢了,加上3月份土地冻的邦硬,卡车和骡马大车在前面拽后面推的情况下,也能克服荒原的崎岖地形,迂回穿插过来。
当黑压压的楚国军队抵达明尼阿波利斯时,泰勒上将就知道完了,被敌人抄后路了。
进攻城市的激战进行了三天,在空中猛烈轰炸的支援下,第三方面军突破了城市防御线,与城内的美军厮杀成一团。
城郊外防线上的美军试图回援,可一次次被打退,在楚国坦克重机枪的扫射和步兵火力的联合打击下,离开了堑壕区简直等于送死。
这就如同蜗牛丢掉了壳,只露出柔软的躯体,那不是上菜吗?
城市攻防战的枪炮声响天彻地,美军在废墟瓦砾中拼命反抗,最终也难逃被绞杀的命运,战斗进行的相当惨烈。
混战数天后,明尼阿波利斯升起了大楚帝国皇家陆军的军旗,意味着城市全面陷落。
至此,第三方面军牢牢扼住了城郊外防线中十五万美军部队的命运咽喉。
仅靠着战壕里的一些储备物资,能支撑多少天?
第三方面军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修缮了城市防御线,并且通过轰炸机群不停的轰炸,摧毁可能的物资仓库和屯积点,将这部分美军团团包围。
美军也组织了几次夜间突击,可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坚持了12天后,数量减少到12.7万的美军只能举手投降,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几天没吃,没喝,身体虚弱的一推就倒。
继续熬下去,那就是全军覆没的悲惨命运。
随即在此后的几天,一直向东穿插的部队攻占了格林贝,提前6天完成了第三方面军立下的军令状,占领了芝加哥北部外围区域。
格林贝的陷落,令芝加哥美军总指挥部大为震动,感受到了极大危胁,立刻行动起来试图反击。
丢失湖滨的港口城市格林贝,意味着北方密歇根湖运输将受到楚国空军的严重威胁,这是水上运输大动脉,对芝加哥战役胜败将起到重大影响。
1833年4月5日
这是格林贝陷落两天后的下午三时,在距离这个港口约50余公里的航道上,一支拉长的船队正在迤逦北上航行,被经过的楚国战斗机发现。
“糟透了,我们被那些东方人的飞机发现了,现在逃还来得及,否则都得葬身在这冰冷的湖底。”
“住口,我们距离格林贝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航程了,绝不能功亏一篑。畏战潜逃可是要上军事法庭,希望你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我是为北上特遣队的三万三千名官兵着想,而不是贪生怕死,一旦敌人招来轰炸机,那所有的美军兄弟全都葬身鱼腹。”
“那怎么办?”
“我记得这附近有一个小渔村,立刻把船队靠过去,能卸下多少人就卸下多少人。后方船队打散,命令各船向东北方向航行,待到天黑后再来汇合,快去执行吧。”
“遵命,长官。”
在战斗机盘旋了一会儿飞走后,长长的船队立马一分为二,在中段以后的运兵船各自加足马力四散开来,向着密歇根湖深处驶去。
前面的7艘运兵船同样加足马力,一路疾驰的靠近湖岸,很快见到了一个小渔村码头栈桥,便迅速的靠了上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