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北美一堆小国(2/2)
同样打残了的61师已经被友邻部队换防,撤下去整补了。
而在傍晚时分
大楚帝国军队一反常态的发动了夜间攻势,这完全出乎美军意料之外,反而产生了奇效。
第20师部队通过坚决的进攻,于晚间八时许突破美军四线阵地,并牢牢地坚守到天明,这使得美军前线的溃败已经不可避免。
在被阻挡6天之后,南方兵团主力突破了迪克索~费尔维尤一线,大踏步的向东北方向突击,这不可避免的引发了美军的大恐慌。
丢掉迪克索~费尔维尤一线,不仅仅是南方交通枢纽被彻底切断,纳斯维尔遭受楚国重兵包围那么简单。
这意味着南方情况彻底失控,田纳西州岌岌可危,很可能遭到东方军队的全面占领。
由此殃及更南方的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已经遭到了楚国军队的两面合围,其西部和北部全都在东方军队的掌控之下。
上述两州的南方就是墨西哥湾,这意味着只有东部庇邻美国南方的佐治亚州。
这种局面
很有可能导致这两个南方州脱离联邦主体,在楚国的扶持下分裂,从而在美国南部形成连锁反应,一发而不可收拾。
美国人并不害怕一次两次,甚至十次八次的战役失败,因为他们输的起,拥有足够广阔的地域纵深与强敌周旋。
可美国人害怕分裂,害怕南方州的独立,这是活生生的从美联邦身上割肉啊,实在太可怕了。
马尼拉,圣湖之畔的夏宫
圣皇太祖郑国辉在收到前线传来的捷报时,脸上不禁露出宽慰的笑容,心情格外的愉悦。
他出言嘉勉了几句,对前来问安的皇帝和首相等重要阁臣说道;
“前线捷报频传,帝国士兵勇猛奋战,扬威万里异域之外,壮我国威,军威。
联心甚慰,请皇上和各位臣工着即拟旨嘉奖。
现在的美国几个南方州,可以抓紧谈一谈了,由帝国扶持独立起来。
这么好的局面不利用一下,未免可惜了。
想必皇帝和诸位臣工也看到了,在一战后的欧洲,新独立出了一大批的欧洲小国,这似乎是实现长久和平的良策。
这些欧洲大国嘛,一个个野心勃勃,好勇斗狠,不断的在欧洲兴风作浪,掀起一场又一场战争,荼毒社会和百姓啊。
北美的情况也类似,若是能够在北美南方出现一批小国,数量五六个,七八个或者更多一些,将能有力的制衡美利坚的野心。
美利坚独霸北美的局面,绝不符合帝国利益。
所以,内阁总理衙门要会合外交部门,对北美未来的格局进行深入研究。
利用当前有利的时局,主动参与到北美新格局演变中来,发挥积极作用,以此促成北美局势的长久和平与安宁。
这是一项艰巨任务,对帝国内阁总理衙门和外交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
朕希望
在新格局逐渐演变成型后,帝国的文化部,宣传部,教育部,工业部,港口航运与交通部以及其他各部署,都要形成完整的扩充影响力计划,主动对这些北美小国进行渗透,持续发挥足以左右政局的影响力。
就比如教育部,可以迅速拟定教育交流计划,比如在这些新成立的北美小国建立中文学校,接纳该国政坛和高层人士的孩子,来到帝国学校深造教育。
推广国文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啊!
能够畅通的进行语言沟通,这是很重要的前提。
帝国宣传部也要主动出击,通过资本的力量控制这些北美小国的媒体,通讯社,掌握足以左右话语权的股分,用资本的力量说话。
方式方法有很多,可以发动政府各部门官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这种新情况建言献策,进行针对性的总体部署,
当北美新格局逐渐展现在面前,一定要牢牢的抓住历史机遇,将其转化为帝国的软实力,对于北美各国强大的影响力。
从长远来看
这群由帝国扶持的北美小国,将是帝国与美利坚在北美争夺话语权的重要筹码,也是扩展影响力的必由途径。
从这个高度去认知,以军事占领,文化渗透,舆论宣传等多渠道手段,扶持亲近帝国的政坛人士,是赢得这场地区影响力之争的有力手段。
尔等须知,军事占领并不是唯一途径。”
这番高瞻远瞩的圣谕,让皇帝和一干众臣们听的心悦诚服,唯有拜服而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对大楚帝国而言,圣皇太祖就是定海神针,总是能对帝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英明决断,指挥着帝国巨轮驶向胜利的彼岸。
帝国政府的行动力也不是盖的,外交部门原本就与南方州的分裂势力有着深入的接触,还有数量相当多的深入潜伏人员。
得到圣谕明示后,立马就行动了起来。
1933年4月13日
大楚帝国南方军团北进纳什维尔,对这座南方枢纽城市团团包围,彻底切断了南方的铁路交通枢纽中心,形成相对有利的军事态势。
如此一来,处于风暴中心的芝加哥只剩下东路三条铁路干线,用来维持大量物资和兵员运输,运输能力一下子被削减了七成多。
这三条铁路干线,还经常面临着楚国轰炸中断,使得芝加哥美军逾发加剧了对公路运输的依赖,陷入相当困难的境地。
数百万人的大兵团作战,仅仅依靠十多条公路干线,远远不能满足后勤补给所需,呈现出巨大的运输瓶颈。
即便竭尽全力的向前方输送,也不及所需的供应量三分之一,对保障美军的前线作战产生了极大影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