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停战条约(2/2)
这个时候
美国民眾对胡佛总统的憎恨已经达到了最高点,他们愤怒地称其为“胡佛猪”,成为愚蠢和失败的代名词。
在胡佛总统任职早期,在1929年末爆发的美国股市跳水灾难,从而引发了遍及全国的大萧条,商业挤兑,工厂倒闭,大量的中產阶级一夜之间返贫。
大萧条时期,美国失业者们排队领取救济的场景,成为了这个时代一张张令人心酸的歷史照片。
在那时,胡佛政府仍顽固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然而世界性大萧条愈演愈烈时,他所採取的措施已显得苍白无力。
纽约街头甚至流传起一首儿歌,讽刺地描绘了这时的情景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號,美国往地狱里冲。”(梅隆是美国的財政部长)。
胡佛总统成为了贫穷的代名词,连狗都对他嗤之以鼻。
失业工人们用纸袋搭架的棚户区被称为“胡佛村”,流浪者装著废品的麻袋被称为“胡佛袋”,人们將汽车的前脸锯下,让驴子拖拉,当作廉价的代步工具“胡佛车”。
失去房屋的难民在公园长椅上盖著报纸入睡,这些报纸被称为“胡佛毯”,农民抓老鼠充飢,並叫它们“胡佛猪”。
这时候的美国人民万万没想到,胡佛总统的骚操作才刚刚开始。
他的政府推动了《国家安全法案》的通过,將来自大楚帝国的金融投资和大量固定资產视为肥羊,通过安全法令强行的剥夺,从而引发与楚国间的关係持续恶化和敌对……
这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大规模的北美战爭,恰恰成为真正灾难的开始,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国土沦丧,美利坚被肢解的七零八落。
够了,真的受够了,让那该死的胡佛总统下地狱去吧!
备受折磨的美国民眾再也无法忍受,议会投票弹劾了胡佛总统,由副总统迈尔斯-格里菲斯继任,这是典型的救火队员。
第32任总统迈尔斯-格里菲斯上任伊始,便在华盛顿发表演说,表示美利坚联邦正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將会竭尽所能的儘快结束战爭,为此不惜代价。
1933年11月19日
在欧洲,英,法,德,意等国的斡旋下,停战谈判与纽约正式召开,这是世界瞩目的大事件,引来了世界各主要列强关注的目光。
出席纽约谈判的是大楚帝国北美远征军南方兵团总司令楚-郑焱亲王,当著所有人的面,他直接甩过去了一份停战条约文本,並且冷声说道;
“美国必须承认无条件战败,必须承认现状,必须承认並割让中西部十九州给予帝国作为战爭赔偿,必须承诺放弃发展海军力量和空军力量,还有其他的一些要求。
这份文件一个字都不准改,美方只有接受或者拒绝。
另外通知一下美国方面,当前的芝加哥共和国正在筹组中,美国必须予以承认並且尊重双方边界,没有商量的余地。”
亲王的態度非常强硬,原本大楚帝国占据的西部九州,再加上中部七州,那也只有16个州,怎么会多出来四个州呢?
这是位於北美中部的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艾奥瓦州和堪萨斯州,当前被帝国军队占领。
这其中
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新州都濒临五大湖,拥有包括密尔沃基,格林贝,杜鲁斯,科纳科皮亚,巴加纳以及格兰特等一系列湖滨港口,还有相当不错的工业基础。
这么好的地方,大楚帝国方面当然要纳入囊中。
今后作为向欧洲出口的重要航运港口,能够將中部地区的粮食,皮毛和肉类以及工业品畅通无阻的运往欧洲,这些五大湖港口至关重要。
艾奥瓦州和堪萨斯州则地处中部交通枢纽中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当听到大楚帝国的停战条件时,美国国务卿梅隆的脸色都绿了,他站起身来颤抖说道;“太过分了,这太过分了,美利坚绝不会接受如此屈辱的停战条约。”
“那就等著吧,等著芝加哥共和国的成立,等著美利坚继续被肢解,帝国军方对完成这一歷史进程非常有信心,告辞了。”
楚-郑焱亲王轻描淡写的撂下了一句话,直接转身就离开了。
这让一眾的欧洲各国外交使节面面相覷,他们意识到大楚帝国方面在强硬的態度背后,是雄厚的军事实力支撑,自然不会妥协。
於是纷纷转过身来,开始对美国务卿梅隆施压,要求他接受这项极其屈辱且无法更改的停战条约,將北美局势缓和下来。
胜利者不接受指责,这是约定俗成的道理。
国际政治的现实和冷酷在这一刻展现无疑,这令美国人倍感心酸。
包括英国在內的世界主要列强国家,纷纷施压美国接受这份无条件投降的停战条约,承认现状,承认战败,理由出奇的一致。
谁让胡佛总统率先挑起爭端?
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一场战爭,胡佛总统又菜又爱玩,非要去惊醒,去触怒那东方巨龙,自然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美国政府財政没钱了,就去打楚国海外投资的主意,那不揍你揍谁呢?
这话说起来在理,问题的关键在於楚国打贏了战爭,那自然都是对的,否则有理也变成无理。
现在所有的欧洲列强国家都施压美国,要求其无条件投降,承认战败的现状。
这是因为大楚帝国的军事行动並没有停止,在第七方面军和第12方面军全面转入休整补充的时候。
楚国远征军第二方面军,第五方面军和第13方面军正在频繁调动部署,准备沿铁路向东攻击前进,直插美国五大湖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底特律,匹兹堡,乃至於將目標对准东部的大都市费城和纽约。
真的到了那时,可就哭都哭不出来了。
美国是否接受战败条约並不重要,当这个民主国家的政权被彻底瓦解,那么一切自然重新开始。
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根本改变不了大楚帝国军事主导北美的格局形成,隨之而来的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
正是看明白了这点
欧洲各国列强只能单方面的挤兑美国,接受这份屈辱的停战条约,而且时间窗口已经很少了。
等到楚国庞大的军事机器再次转动,以摧枯拉朽的庞大力量大举东进,任谁也阻止不了,那可就太晚了。
由於在北美没有实质性的军事存在,除了英国以外的其他欧洲列强,说话的腰杆子也不硬。
若找上楚国被硬懟回来,那还能有啥脸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