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好招不怕老(2/2)
那魏子俊真还得敬他们是汉子。
魏英华等人点头应是。
随后各自回房安睡。
第二天很早,魏子俊就醒来了。看了看时间才早上七点不到。
打开窗帘,外面一片飞沙走石。昨晚不大的沙尘暴,今早显然被加强了。
想到明天早上就是国庆,要是明天还这样可怎么办。
这种天气不适合外出,他干脆躺回床上继续睡。
沉沉睡到十点左右,被魏英华过来唤醒。
说魏海佑找过来了。
他还在刷牙,老魏真的就闯了进来。
“你干嘛……”
“还问我干嘛。昨晚不是你打电话,让我帮你联络京城官府说的上话的人吗?人家现在就在楼下等你!”
“我靠,这么效率的?”
“你快点,人家是副秘书长兼招商局主任。差一点就副省的正厅级,很忙的!”
“那好吧。”
魏海佑先下去了。
稍晚一些,魏子俊也进了建国饭店提供的会议室。
魏海佑看见魏子俊走进来,说道:“过来,子俊。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刘兴邦刘秘书长。”
魏子俊十分自然的过去和他握手,自我介绍,“你好,刘秘书长,我是魏子俊。”
“你好你好,魏同志,你好。”刘兴邦表现得十分客气。
双方落座后,魏子俊直接把刚才进来时,带进来的档案袋推到刘兴邦面前。
“刘秘书长,你先看看这些文件。”
在刘兴邦看文件时,魏子俊详细地将自己见刘兴邦的目的说了一遍。
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熟悉的配方再次登场——
特别经济区的青梅竹马,羊城珠江畔的千金小姐,如今轮到京圈大飒蜜接招——
盖厂和大楼双管齐下!
套路恒久远,管用即真理。
从九二年的春风到三十年后的新时代,地方衙门何曾对招商政绩说过「不」字。
纵使三十年后特区门槛高筑,百亿级投资项目仍能惊动常务副市亲迎;同等量级砸向帝都、魔都或羊城,接待规格只高不低。省城地市必是官联袂作陪,县镇乡野更将投资者奉若神明。
1992的京城,亿元级制造基地迭加七亿五千万摩天楼工程,在此时官府眼中那是堪比2025年以后的千亿级项目震撼。
刘兴邦看完文件里面的规划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1990年的时候,国贸中心一期建成并投用。
它附近事实上成为了首都对外经贸合作的地标建筑。
再加上北边的京广中心随后建成投入使用。
这两栋大楼,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整个首都的先进与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
市里到此就满足了吗?那是不可能的。
去年开始,市里就在讨论,想要把cbd的范围扩大到三环以外。
初步讨论的范围,是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路。
这个讨论历史上明年会落地,形成文件。
后世大家所熟知的首都cbd,就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内。
然而现在,它还暂时不具备落地的基础。
建大楼是很费钱的。
而且建成了之后,要想让这些大楼真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也是很不容易的。
简单说,这个年代,面临经济转型,各级官府努力的拉外资也好,讨好民间资本,各种给空子、给路子吸引投资也罢,归根到底就是官府本身没钱。
几十年来形成的臃肿的行政、国企体制,拖累得整个官府步履维艰。
突然转弯,不顺拐那都是底子好、国运强。
而事实上的情况还要更严重。
事实上是,这个年代的官府就算手里有钱,也并不太会做生意。
远不如民间资本那般的灵活,对市场知冷知热。
比如国贸一期,建成两年多了。可是到现在事实上连六成办公率都没做到。
京广中心也差不多。
更要命的是,国贸一期的规划是在前任市长任上完成的。
大部分的建设功夫和耗费的资金。
却都是在现任的程市长任上付出的。
这就有点尴尬了。
程市长费得力更多,功劳和政绩却要和前任对半分。
最多也是六四。
国贸一落成,程市长就提出要更多的引进内外资本,来共同建设美好首都。
冠冕堂皇。
但其实就是说,以后首都搞建设,不能再像国贸中心一期那样。
纯纯靠官府砸钱盖楼做事情了。
地可以圈,可以征,但征出来土地,不能官府负责盖楼。
要让资本来做这些后续的事情,而官府,则负责为这些资本做好前后的相应服务。
在这个年代而言,这可以算是相当先进的执政理念了。
只能说,程市长也是被国贸一期给坑怕了。
总投资5.2亿美元啊。
还是一九九零年代的5.2亿美元。
亚运会的总投入都没这么多啊!
起码亚运还是全国项目,但国贸一期呢?到现在半死不活的。
历史上也是到了千禧年后,才有好转的。
可以说光是建个国贸一期,就耗费了近几年首都的诸多精力。
魏子俊在特区,在羊城,为什么只是抛出一栋亚洲第一高的大厦。
就能引起两市上上下下那么多人的关注?
区区一栋楼的建筑而已,为什么居然会让特区和省城的各路大佬,都因此对魏子俊颇多青睐?
甚至于借由这一栋楼的拉动,使得魏子俊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在两市内迅速地构筑完成了自己丰富发达的人脉网络?
京城这边,魏子俊给刘兴邦看的计划,是只有五十多层,计划建设资金7.5亿的钓鱼版。
羊城和特区那里,他们看的是更离谱的十五个亿的70层以上的打窝版。
说白了,不管是7.5亿还是15亿,都是好大一笔的真金白银。
这个年头,你让国家突然掏出十五亿都有点困难。
国家当然比魏子俊有钱一万倍。
可国家的每一笔钱,都有着其急切的用处。
那么多机关、单位嗷嗷待哺,那么多事业要做,那么多人民要照顾。
几乎没有一分钱的闲钱!
这从京城几年前搞亚运,居然搞得要全国捐款就能看出来了。
事实上那么大一场亚运,最后办下来也就了二十几亿。
就这二十几亿,都让京城当时要拼了老命,要全国支援才能整出来。
事实上,真要论手里掌控的,能调用来做特殊事情的闲钱。
魏子俊现在都比任何一个地方官府的钱要多。
京城官府穷成这样,那么大楼不建了吗?
不行的,不建那怎么体现出京城的现代化。体现出程市长领导下的京城官府的优秀?
要知道京广中心现在虽然是全国第一高楼,以207.9米的高度傲视全国。
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偷偷施压。
去年羊城的国际大厦,估计都能超过京广中心了。
两百零一米都建了。
再多建十米其实也不用多少钱,但那样京城就不能全国最高了。
京广中心,岌岌可危啊!
退一亿步讲。
即使不是为了保住全国第一高楼的虚名。
在京城地界内,再起一座标志性的高楼,那对全市官府成员来说也是喜闻乐见的事情。
更不用讲,文件里还说了魏子俊还要投资另外一家公司。
做的是现在当之无愧的高科技产品——芯片制造。
几乎是在文件看完,魏子俊稍稍介绍一遍后。
刘兴邦就知道,无论如何自己也必须把这个事揽在自己身上。
做成了,市长、常务副市不敢说。副秘书长这个副字,绝对能堂堂正正的去掉!
“呼……”
深深吸了口气,又浅浅吐出来,刘兴邦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后。
他抬头看着魏子俊,笑着对魏子俊开口:“魏总,首先我代表京城欢迎你来投资,其次我代表京城官府向你表态,我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