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欲上市(2/2)
陈光良一直在警告自己的子女,不要轻易的去创业,至少也要和他沟通;因为他明白,只要自己的子女不创业,他给的財富几辈人都不掉。
前世的李泽鉅,继承李家成的家业后,守著那些家业,甚至还在高峰时卖卖卖,唯独鲜有大手笔的投资,其资產不知道有多少,恐怕世界上鲜有几个富豪可以拿出他那么多现金流。
前世的郑志刚,创办k11购物中心,一开始风光无限,大手笔的买买买,仅在內地就投资上千亿,结果呢,差点把新世界发展给弄没有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上市公司是上市公司,这些家族的现金流和固定资產,隱形的不知道多少。
所以,陈光良其实不高兴看到子女私自去创业。当然,如果真创业,失败对於他这个家族来说,好像也损失得起。
“司叶子,我们抵押银座的那幢物业,应该可以贷款100万美金以上;另外,我再给你100万美金,算是你替我养儿子的辛苦费。两笔资金加起来,我们全部去投资证券,股票我选好了,继续买进丰田、松下、索尼、日立、东芝.这些股票。”
投资这些股票,都是长期投资,理论上是在1989年底套现。
不过期间,日本在奥运会(1964)似乎回调不少,当然这些都无所谓,也不用管。
司叶子留著和奥黛丽赫本一样的短髮,日本传统女人的韵味十足,此时她闻听又能获得资金,並没有很高兴,而是说道:“陈先生,两个儿子也是我的,我不需要辛苦费。”
陈光良勾勾手,示意司叶子,她马上起身,迈著小碎步来到陈光良身边,然后躺在怀里。
鲜艷的和服下,是白皙娇嫩的肌肤。
陈光良抚摸著她的脸蛋,说道:“我要让儿子们成为日本最有钱的人,所以会一直给你钱,並教你投资。等他们成长起来后,我又会亲自指导他们投资生意。所以,这钱不是奖赏,而是我作为父亲的责任。”
司叶子並没有很高兴,是因为她在忐忑这段感情中,陈光良有没有真心对待她,是不是只知道拿钱打发她。
“那我算你的太太吗?”
“算,算我的四太太。”
司叶子大喜,主动说道:“我知道你不方便公开我们的关係,但有你这句话就已经足以。”
陈光良感慨的说道:“不是不方便公开,而是我前面的子女已经长大,不宜大张旗鼓。”
没有必要再去融合了,哪怕是奥黛丽赫本的三个孩子,也远不会有严人美和蒋梅英两房的子女关係好。
毕竟两房子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香港相处,从小建立的关係。
奥黛丽赫本的子女尚且如此,如果再將司叶子的孩子介绍,恐怕適得其反。
不过,陈光良准备在六十年代成立家族办公室,届时司叶子及孩子是可以进入的。孩子们长大后,能不能合作,能不能成为朋友,就要看他们的意愿。
整体来说,四房子女没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將来商业上甚至可以合作。
隨著香港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海外资本也涌入香港,这些资本包括东南亚及欧美的。
资本涌入香港,投资最大的便是地產行业,所以香港的地產在经过去年(1958)的暴跌后,已经第一时间恢復过来,並且上涨了不少。
地价方面依旧是涨幅最大,住宅地皮的平均价格已经达到180~200港幣每平方尺,工业地皮的价格也在160~180港幣每平方尺(这一时期工业地皮值钱),而中环的商业地皮价格则高达1600港幣每平方尺。
相当於,中环好地段的商业地皮,可建一流商业大厦的,已经是基本需要2000~3000万。
陈光良在中环拥有六幢贵重物业:德辅道中的环球集团大厦、德辅道中的香格里拉酒店、毕打街的长江广场(原连卡佛大厦)、毕打街的康乐大厦(原香港大饭店)、皇后大道中的连卡佛大厦、园道1號的平安银行大厦。
仅是这六幢贵重的物业,价值就已经超过2.5亿港幣以上。
长实集团的会议室里,高层们齐聚一堂,包括地產业务、酒店业务(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零售业务(连卡佛集团)、食品业务(维他奶)的高层。
陈光良坐在主席位上,意气风发的说道:“各位,我打算在三年时间內,將长实集团进行上市。上市的资產包括地產部分、酒店业务、零售业务、食品业务这四大资產,但不包括储备地盘及待重建地盘。所以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將业务重新进行分配,將储备地盘及待建地盘划分为我的私人企业,债务则留在上市资產上。”
稍后,严宽询问道:“上市的目的是什么?长实集团目前拥有非常强大的盈利能力,商业部分收租已经占据很大的比例,酒店、零售、食品都能提供很大的盈利贡献。”
言下之意,无需上市,长实也能发展。
陈光良点点头,但隨即说道:“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很多建筑都需要强大的资金去支持,例如新加坡乌节路的商业综合体、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以及日本商业地產的布局上市企业的优势是集资,可以將股民的钱化作自己的钱,而无需支付庞大的利息开支,这有利於企业长期发展”
前世怡和在1961年上市,市值最高31亿港幣,筹集资金9亿港幣,结果第二年市值就暴跌,仅剩下10多亿的市值。
这不就是妥妥的抢钱嘛!
长实集团在香港的信誉,虽然不及怡和(单独论),但1961年上市时,筹集数亿资金也是轻轻鬆鬆。
陈光良拿著这些钱,买下他个人手中的新加坡、日本、香港的地皮和地盘,相当於將股民的钱,拿到他的私人手中。
后面长实集团的股票必然会暴跌,因为银行危机什么的,他再將股权增持到在75%便是。
上市地位还是要保持的,只是可以趁著每一题股市大旺的时候,发行大量的新股;再趁著股市低迷的时候,將股权增持至75%。
这样上市企业就相当於有著源源不断的资金,而陈氏依旧可以牢牢的掌控。
有高层也说道:“上市的优势很多,但有一个劣势,那就是会將利润与股东分享。”
言下之意还有,当心摊薄自己手中的股权;再说你又不缺钱,何必呢!
陈光良依旧是先点点头,表示有在认真听大家的意见,隨后则说道:“无妨。適当的分享,有助於企业的知名度提高。而且长实集团不会满足一个香港的本地財团,迟早要去海外发展。”
“好的”
眾人没有再发表反对的意见,开始纷纷出谋划策,准备进行资產上的分割,做上市前的一些规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