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王信不足为奇(1/2)
第343章 王信不足为奇
京城西郊多山。
石景山、西山、玉泉山等,地势易守难攻北边一百五十里开外是密云长城,因为北静郡王藩地大寧的丟失,虽然大周用了很大的力气捣毁了东胡可汗,但是並没有余力彻底收回纳入治理,可以算作势力范围。
所以京营北军很重要。
南边涿州是京畿门户,控制住內地进入京畿的交通枢纽,入京必下涿州,出京也必下涿州,因此京营南军同样很重要。
最初的京营驻扎在涿州,也就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前的时代,
一个南边的京营,一个北边的十二团营,最后经过整编改革,成为京营的南北军,同时也是实力最强的两军。
东西军则主要来自禁军。
后来因为政治变化,直属於皇帝的禁军落寞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沉,被太上皇收为囊中的东军异军突起。
加上山海关外辽西走廊北边东胡的骚扰,以及努尔干境內蛮族的不稳,东军的崛起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最后。
反而因为地理优势的西军变得不那么重要。
说是不重要,但也是相对於当下火热的东军而言,西军依然属於京营。
“嗖嗖嗖。”
望山跑死马,一群军官骑著马打猎,追逐几只受惊的梅鹿,终於打中了一只,追了一路,找到了猎物后,兴奋的带回去。
“打到了。”
“我打到的,大家看,是梅鹿。”
最前面的年轻人得意洋洋,仿佛打了大胜仗似的,生怕別人不晓得,老远就在大呼小叫,惊动了不少人。
他身边的人跟著起鬨。
“吵什么。”
营地里,另外一名年轻人出来喝止。
见到此人后,刚才起鬨的一帮人连忙住嘴,看起来那人来头不小。
最初的年轻人一脸不服,虽然掛著一丝畏惧,但是不甘心,抱怨道:“我打到了一只梅鹿,
兄弟们有了口福,热闹热闹怎么了。”
“仇舍人,別说了。”
有人悄悄拉了拉那年轻人。
“哼哼。”
“仇石凯,幸亏你只是打猎,要是你上了战场,立了鸡皮点的功劳,岂不是要翻了天不成?”那年轻人嘲讽道。
最初的年轻人原来叫做仇石凯。
本是骄傲的性子,听到连翻的嘲讽,掛不住脸,也不再顾及身份,不满道:“冯紫英,我知道你一向嫉妒我,比你有本事,你有什么了不起,无非仗著你父亲是二品神武將军的身份来压我。”
此话一出,眾人皆惊。
冯紫英一身英武爽朗,最厌別人说自己以势压人,闻言大怒,但没有发出来,而是忍住了。
周围的人怕两人打起来,连忙上去拉开。
冯紫英冷笑道:“我嫉妒你什么?嫉妒你丑不成?当然了,你都姓丑了,天下人谁不知道你们家是丑的。”
如果说这话,那年轻人还忍住了。
就下来冯紫英说道:“只是可怜未来不知是谁,会娶了你的妹妹,必然也是天下最丑的人,不过你家毕竟是个都司....
罗不等冯紫英说完,那年轻人已经飞扑而来,
“大家看到了,是他先动的手。”
冯紫英早有准备,躲开了年轻人的一拳,然后两人扭打起来。
不论两人父亲,冯紫英是四品通事舍人,而仇石凯只是六品的白名舍人,两人身份差距悬殊,
更不提冯紫英家里还是勛贵子弟,身边有一帮世交。
这帮人最懂规矩,拉架的时候,把仇石凯手脚捆的一动不能动,反观冯紫英身边没人拦著,於是一拳一脚皆落到仇石凯身上。
仇石凯死死的盯著冯紫英。
冯紫英见状,“你还不服。”下起手越来越重。
“好了好了。”
周围人看不是个事,大家都有分寸,知道仇石凯是个硬骨头,打一顿出出气得了,终於有人去拉冯紫英。
最后只留下一个鼻青脸肿的仇石凯。
仇石凯艰难的爬起身,再也没有最初的得意,死气沉沉的离开。
营地里巡逻的军士也不敢上前搭理,得罪了军中的小衙內们,他们只是普通人,回头怎么死都不知道。
“外头闹什么?”
大帐里。
年轻的诚勇亲王扭过头问道,当即有人出去了解。
今天的日子不错。
太上皇突然约了一些人打猎,这可是老黄历了,多久以前的事情。
大家纷纷猜测太上皇身体如何,结果礼诚亲王和诚勇亲王,还有西军提督,以及西军部分將土在西山一带围猎,已经过了半日,还不见太上皇的影子。
聊著聊著,眾人开始关心起太上皇。
西军提督吴溪心里烦闷。
东军和西军大多数出自于禁军,东军都能得到太上皇的信任,西军也能啊。
吴溪还想与太上皇说说话,表表忠心,没想到自己空等一场,此时已经过了正午,太上皇大概是不会来了。
至於礼诚亲王和诚勇亲王。
说实话,吴溪並不太想靠近大周太祖有六个儿子,分封六王,分別是义忠亲王、忠顺亲王、顺恭亲王、恭礼亲王、礼诚亲王、诚勇亲王,六大亲王世袭罔替。
太宗皇帝只有太上皇老人家一个儿子。
太上皇人过五十依然无子,而且病了一场,於是当时身为太上皇侄辈的义忠亲王呼声最高。
无论辈分还是宗室排位都最合適。
太上皇也默许。
如此一来,义忠亲王很顺利的羽翼丰满,最后太上皇感受到了危机,以谋逆之罪废除了义忠亲王,这一支也算是灰飞烟灭。
此举实在是有违人伦,太上皇的威望大受动摇。
加上那些年大周內忧外患,於是太上皇又从忠顺一支挑选了一个孩子,立为了太子,让位给他,其实依然是傀儡,不过大家的怨气也减了不少。
也是没办法的事,太上皇手腕老道,军政大权一把抓,就算不满又如何。
如今的忠顺亲王是皇帝的亲叔叔,也是太上皇的侄辈。
顺恭亲王年纪最小,才八岁,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然后是与已故义忠亲王、忠顺亲王平辈的恭礼亲王,已经年近七十,向来不过问外头的事。
最后是与皇帝同辈的礼诚亲王,眼前三十出头的面色和善的中年人。
以及门外坐不住的,才二十几岁的诚勇亲王。
“是神武將军家的公子与仇都尉的儿子打起来了,已经被人分开。”很快,有人回来解释。
诚勇亲王大怒。
“军队成了儿戏,岂能容的他们胡闹,仗著父辈的关係肆意胡来,来人,把他们..::.
“矣。”
礼诚亲王连忙拦住,笑道:“谁年轻的时候不囂张,年轻人嘛,就是这样的。”
经过礼诚亲王的劝慰,诚勇亲王才收敛脾气,嘆道:“我们都在的时候也能如此,如果我们不在的时候,岂不是更没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