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日本构想(2/2)
混的好的永远是头目,底层该气讨要饭,还是乞讨要饭。
南京城的乞丐、游民,纷纷踊跃从帮会脱离,来到官府衙门的报名地,报名准备前往乡镇落户分田。
那些帮会的头目们对此自然怒不可遏,但怒不可遏也没用,胳膊拗不过大腿,他们甚至都不算胳膊,顶多算是小拇指。
南京城的大汉官府,了小一个月时间,在南京内外铺设多个报名办事处,堪堪容得下数量庞大的报名乞丐、游民。
这其中还有部分南京市民、家奴,他们受不了南京的高压内卷,也选择了放弃城市户籍,转去乡镇农村过活。
南京城这几年下来,不正常增长的人口压力,总算得到了些许缓解。
这条政令也不光南京在实施,同时又在汉治的江南诸州府县全面推广施行。
聂宇确实想要带动工业革命,但江南这里受到伪清压制,工业几乎等同于没有。
就算大汉有着蒸汽机,可以快速建立工业基础,但那么多的城市人口积压,工业革命的初期是不可能消化掉的。
而且,城市人口过度增长,乡镇农村土地大面积抛荒,这实际上是不合理的,也可以说是步子迈的太大,扯到蛋了。
英国人扯到蛋后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把过量的城市人口流放殖民地,抛荒的土地全部拿来建设工厂,完全不管本土农民们的死活,疯狂对外殖民发展海权经济。
大汉肯定不能这么干,大汉又不是带英那样领土不过巴掌大的海岛国家。
大汉的基本盘太大了,未来还会变得更大,真全盘照抄英国人,只会死的渣都没有。
所以,必须稀释掉城市人口,让这些卷到没有工作,只能混帮会不事生产的乞丐游民,全部恢复生产工作。
城市人口稀释差不多,余下的劳动力就可以先行投入到工业化的前期建设,包括修建城市集镇、疏凿运河码头、兴修水利堤坝、前往沿海地区补充开海急需的劳动力等等。
开海在这里尤为重要,只有开放了海贸,扩大了对外的贸易渠道,大汉江南生产的生丝行业,才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事实上,早在明末的时候,中国江南生丝行业还是非常发达,甚至能够做到远销墨西哥,史称“银丝贸易”。
现在如此一蹶不振,既有洋藩殖民者的压制打压,同时也都是伪清鞑子的锅。
乾隆老狗的全面闭关锁国,又带动了日本跟着闭关锁国,而中国的“银丝贸易”,一半销往墨西哥,一半则销往日本。
一直到20世纪以前,中国的外汇白银流入量,日本都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
毕竞,亚洲最大的白银矿,居然能缩在日本这弹丸之国里,真是有够奇葩的!
日本需要中国的生丝,中国则吸收日本的白银,稳定的“银丝贸易”供需关系。
决定了开海的大战略以后,聂宇就在思考着要不要提前给岛国来一场大汉版“黑船事件”,去敲开日本的国门。
江南已经拿下,工业革命的计划,工部已经在制定具体章程细则。
快的话,这两年就会慢慢铺开,大汉已经有了蒸汽机和纺纱机,还能将二者联动生产,放到工业革命的话效率只会变得奇高。
届时江南生丝的产出必定暴增,大汉的生丝又不可能卖给伪清,反而还要跟伪清切断联系,打击对伪清的生丝、食盐、粮食走私。
通过反向的贸易制约,来让伪清陷入财政危机,让伪清无钱打仗。
生丝不能销往伪清,那就只能销往外藩了。
英国人和西班牙暂时先不考虑,这俩距离太远,还得等之前的英国商人亨利回来大汉,再看看情况。
日本作为外藩里头,距离大汉唯一比较近的,甚至还跟中国保持着必要的贸易往来,日本的生丝市场大汉必须拿到手(日本闭关锁国跟伪清一样,幕府开放一个白手套港口垄断赚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