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制度(1/2)
第382章 制度
女官代替太监,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不要因为太监传统的历史悠久,就觉得太监绝对安全了,这东西失控起来的破坏性,可点不比文臣武将作乱来的小。
别的不说,就说唐朝的太监,屠杀文官,动辄废立谋害皇帝,跟特么吃饭喝水样简单。
自安史之乱后,唐皇将权力交托到太监手里,认为太监都是无根之人,只能依靠皇帝,不会背叛自己,可完全没想过太监已经是无根之人了,那就是没有弱点破绽。
文臣权力再大,那也有家族,也有妻儿,这些都是正常人软肋,而太监不是正常人,正常人该有的软肋太监自然也没有。
不仅没有软肋了,太监已经断子绝孙,几乎不可能做到无欲无求,他们只会比正常官员更加贪婪,更耽于享乐腐化。
历朝皇帝喜用太监,无非看重了太监无后,就觉得太监可以信任,利用太监跟文臣争权。
但不客气的说,皇帝都需要用太监跟文臣争权了,那这皇帝的权威能力确实是不怎么样,就算有太监助力,多半也斗不过文臣,反而还可能被太监给卖了。
相反,要是皇帝非常强势,能用太监压得住文臣,那也没必要再用太监,直接自己掌控文臣,还能跳过太监这个权力贪腐的中间商。
太监和女官并非主要,内廷和外廷的权责分配才是重点。
来开会的内阁各部重臣,作为文臣,又是外廷官员,他们肯定不喜欢太监,但完全没有太监,又让他们有些不太能接受。
只是汉王乾纲独断惯了,决定好的事情不是他们能劝说更改。
已经完事的顾景,不得不开口问道:“大王,若是内廷使用女官,而废用太监,这女官制度又该如何?”
聂宇说道:“内廷女官,与之前的太监职责相通,除了不得干预过问外朝,其余该有什么就有什么,只是不再使用太监。而女官选任,就从宫女中选任,但要定下一条,选任女官者不得充入后宫。还有,除选任女官者,普通宫女到了二十五岁,必须出宫发给俸银放还。”
宫女二十五岁出宫放还,这是伪清就已有的定制,康熙规定宫女三十岁放还,而雍正降至二十五岁放还。
而且,不光要放还,还要视工作年限,再给发放白银,相当于宫女们在皇宫磋磨年华的养老金。
至于宫女出宫,会不会泄露宫闱秘事?
这些你能想到,古人当然也能想到,宫女出宫放还前,都会有专人去提醒不得泄露皇宫消息。
就算没人提醒,实际也不会有人去傻乎乎的透露,因为你可是在皇宫当过宫女的,哪怕出宫了地方官府也会时刻盯着。
古代这种交通不发达、管理严苛的环境下,你的族谱籍贯可都是登记在册,跑都跑不了,但凡无意间泄露半点消息,九族以内鸡蛋都给你摇匀了。
而且,说句不太严谨的,有时候也需要宫女们泄露点宫闱秘闻,要不然那些闲得蛋疼的读书人,可就要发挥想象力唐编狗史了。
比如乾隆是汉人,皇太极戴过绿帽子,努尔哈赤卖过沟子……
聂宇简单定下了女官选任和宫女放还制度,主要还是女官不得入后宫,入后宫不能做女官,确保了内廷和后宫无法勾连。
剩下的女宫和内廷细节,那就是礼部需要考虑的事情,聂宇只要负责给出大的框架要求,让内廷、外廷相互分明,互不干涉。
顾景又问:“后宫要不要改制?”
聂宇摇头:“后宫还是维持原样,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不必特地更改规矩。”
聂宇没动什么要更改后宫制度的心思,因为他自己就是个正常男人,要是真定下什么后宫规矩,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法遵守。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动了,也省得后代想尽办法去钻空子。但女官不得入后宫,这个必须严厉禁止,还要在登极后写进祖制。
因为这涉及到了内廷、后宫以及外廷三方的权重,就算让后代想尽办法去钻空子,也不能让他们太轻松了。
纳宫女、女官为妃的皇帝,历史上真的太多了,甚至都有纳大二十岁的奶妈做贵妃的,必须防患于未然。
刘骏突然说道:“大王,新朝始立,宗人府、詹事府、上书房、鸿胪寺及大理寺,这些也应恢复设立了。”
詹事府、上书房、宗人府、鸿胪寺及大理寺,这五个新部门里除了上书房和宗人府来自伪清,剩下三个基本都是历朝常设机构。
先说鸿胪寺,鸿胪寺主管外高事务,又兼管科举部分事宜,不设立的话,那这些工作权责,都得礼部去干。
不仅礼部会变得很忙,人手不足,还会让礼部权力扩大,甚至有可能染指到即将开放的海关。
大理寺,这个部门属于三法司的一部分,之前一直都是刑部在兼领大理寺的权责。
大汉没有称帝建制前,这么搞问题不大,但马上都要称帝建国了,刑部和大理寺必须分开。
二者继续合并,等同于刑部同时掌握立法、司法、复核大权。
三权合并,无人制约。
放任维持现在,刑部审案司法,就可以无所顾忌,因为无人可以复核驳回它定下的案子,要是卷入党争政斗,几乎就是无往不利。
只靠一个都察院,根本压不住大权在手的刑部,所以大理寺必须设置,这样就可以形成三方循环监督。
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数学是不会骗人的(doge.jpg)。
宗人府、詹事府、上书房,宗人府不用多说,管理皇室九族宗亲的特殊机构,始于大明洪武年间,又被清廷沿用。
詹事府、上书房,这两个部门严格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明清时期的詹事府都是先为皇子教育场所,而后逐渐发展为东宫班底,后又演变为翰林院迁转场所。
上书房则是伪清完成了詹事府职能转换后,为了递补詹事府的皇子教育职责,所专门设立出来用于教导皇子的特殊机构。
刘骏把这两个部门拎出来让聂宇设置,基本就是暗示聂宇登极以后,该考虑一下皇室子孙的教育问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