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371章 城建工作受赞,建工培训班开设

第371章 城建工作受赞,建工培训班开设(1/2)

目录
好书推荐: 说好开发消消乐,第三帝国什么鬼 破甲九重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综网:不可名状的恐惧! 长生,从选择海克斯强化开始 娘子,请飞升 一人之下:穿成吕良,浑身马甲 诡异求生:我能吞噬万千天赋 诡秘:从秘偶开始生存 我在聊天群,群友都是序列曲主角

第371章 城建工作受赞,建工培训班开设

同样在四月底,ibm推出了首部个人电脑。

钱进关注外国媒体报刊,发现此时欧美能人辈出,个人电脑一经推出就引爆了电子传媒圈。

就在这个时候,省府召开各地市主要领导干部大会来探讨社会闲置劳动力安置问题。

钱进以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总队长身份参会。

成为了本次重要会议中,唯一的非市府主官人员。

他等于是一位特邀嘉宾,开会的时候进行了发言,分享他安置海滨市回城知青和待业青年的经验。

钱进提出了开门广纳人才、工农兵结合走新路等方针,这成为了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把手听闻后对他的成绩大加褒扬:

“钱进同志带领队伍在海滨市取得了了不得的成就,尤其是在解决知青工作问题和以前劳动突击队队员思想改造工作上,他做的很好。”

“我最近通过个人渠道得知了现在海滨市一些市民的反应,他们都说,这劳动突击队员们不再是街坊邻居眼中的麻烦,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成为了真正的‘城市美容师’和‘建设者’!”

“这种转变,我认为是‘以工代训、以工促稳’模式的巨大成功,更是海滨市在解决待业青年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探索出的宝贵经验……”

他在会议上亲自做了批示,要求各部门学习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经验,将解决待业青年就业与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相结合。

上级报刊对此次会议进行了隆重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将有关领导对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评价放了出来,还称赞海滨市的做法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意义”。

对于劳动突击队员们的口碑转变,这是钱进当下颇为得意的一件事。

上级领导的夸赞是事实。

五月份海滨市绿草红茂盛,阳光和煦温暖,老百姓很少待在家里,尤其是老人,没事干的时候他们会出来晒太阳、聊天。

钱进回到海滨市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外出检查工作的路上,总能通过街谈巷议听到居民们对劳动突击总队提出的看法。

对于以前被称呼为盲流子的队员们,市民们现在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提到这些人,很多居民会皱眉摇头。

主要是一群回城知青没有工作凑在一起确实容易不务正业,偷东西打小孩的都算是小事,有些荷尔蒙旺盛的青年会跑到女厕所偷窥!

像嵩山路、太行山路这些老城区街道,左邻右舍对突击队员很抵触。

即使突击队要去帮忙搞卫生,他们都不愿意接纳,前几年社会上有个说法:

海滨市的贼,八成跟突击队有关系,白天突击队借着搞卫生、干劳动的借口进居民楼,那其实是去踩点的,晚上小偷和飞贼便针对性的去偷去抢。

现在完全不一样,钱进偶尔从人群边上经过,听到的关于突击队员的评价统统变成了正面:

“现在突击队那帮人改性子了,真是在干实事……”

“我家那小子以前游手好闲,现在在建筑大队干得可起劲了,人也懂事了!”

“他们的服装厂真厉害,开了三个了吧?我看现在她们又生产什么琼瑶服?哎呀,那生意可真好……”

人民服装厂规模扩展很快,主要是确实能赚钱。

钱进的商业头脑对当下商人是碾压式的,他不干别的,就是一个追潮流。

《追捕》上映的时候,生产喇叭裤和风衣。

《大西洋底下来的人》上映了,又开始做牛仔服牛仔帽出售。

《庐山恋》去年热映,那去年服装厂就紧急生产红毛衣、女士白西装。

到了今年内地开始引进宝岛一些电影,什么《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这些琼瑶式故事迅速征服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

林青霞、吕秀菱迅速走红,女孩纷纷效仿她们的中分长披肩直发,也模仿她们的穿着。

此时港澳台的电影剧组其实没什么钱,很多服装道具都是共通的,所以女明星男明星们在电影里的穿着并不多,样式还类似。

于是服装厂立马改款,又生产起了琼瑶女主式服装,继续热卖……

国营服装厂在这时候被他们打的焦头烂额,没办法,国营厂要完成国家计划生产任务,他们不能随便生产服装。

就像海滨市第六纺织厂申请的服装样式改版报告在今年下来了,厂长打眼一看。

嘿,报告是去年年初递交的,批准他们生产的是前年流行的喇叭裤!

服装厂迅速扩充,容纳了很多女知青女队员的劳动力。

钱进觉得光靠这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还准备开食品厂、点心铺。

这活同样能容纳大量女性劳动力。

不过这事不着急。

要开食品厂和糕点铺、点心铺需要厂房和店铺,更需要材料、设备和人才。

材料好说,钱进现在人脉广泛、资源强悍,不用商城一样可以采购到生产简单糕点所需要的原料。

设备没办法了,只能通过黄金屋从商城采购,人才则需要自己培训。

在哪里培训?

怎么培训?

钱进没别的选择,只能是在培训学校开展培训工作,选拔一批心灵手巧女队员根据烘焙类资料自学成才。

他把相关工作安排下去,有队伍去选址,有队伍去选人。

新的行业大门被打开了。

不过五月份和六月份的工作重点依然在建筑大队上。

建筑工的培训班该开始了。

随着关于劳动突击总队的报道增加,随着省报都开始报道他们的新闻。

现在海滨市的报纸开始深入突击队内部,采访一些工作标兵、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

钱进觉得采访工作不应该只关注这些优秀工作者,也应该关注一些进步迅速的队员。

所以几个以前的刺头、如今的好工人一样被记者采访,被报纸报道。

这一招还是很有用的。

突击队里以前的刺头多数是桀骜不驯但激情澎湃的主,如今看到自己以榜样模范的身份登报,一下子被架起来了:

自己现在是登报表彰的优秀人才,可不能再干丢人现眼的事了。

他们身上曾经遍布的自卑、迷茫甚至戾气,迅速被自豪感和归属感取代。

这种认同感和价值感,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更让他们感到振奋。

钱进趁机在单位里增添了‘最快进步奖’,不仅仅是干得好的能评优,那些努力进步的人一样有奖励!

这些举措结合起来,可让工人们工作起来劲头更足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

因为历史的惯性,此时即使改革开放了,人们都知道钱有用了。

但是榜样力量还是很大,特别是热血青少年们,他们还不向钱看,而是向着榜样看齐。

加入建筑大队的申请书再一次猛增。

这种情况下开设建筑培训班的工作便提上了日程。

建筑大队从五月上旬开始挑选接纳适合参加建筑劳动的优秀劳动力,然后一起送入课堂。

此时建筑大队的社会工作还在进行,钱进对培训人员做了梯次安排:

老队员的三分之一率先入学,新入队的工人中有一些是在下乡时候干过建筑工地的知青,他们被补入了建筑大队去直接上岗,其他年轻队员则同样入学接受培训。

以半个月为一期培训班,两期之后也就是一个月后,那么就开始轮流将通过培训的建筑队员送去干现场,再把没接受培训的老队员召回来进行培训。

就像如今边境之战一样,边境上各大军区轮流参战,接受实战培训。

建筑大队的队员则轮流参加培训班,接受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

这事很重要。

钱进知道21世纪国家对基建的重视程度,现在的劳动光荣建筑大队将是他手头里的第一个重型产业。

要想把“劳动光荣”这面旗帜插遍海滨市乃至全省全国,光靠现在千把号人都没用。

必须得打造一支规模更大、技术更精、能打硬仗的专业化建筑队伍!

而核心,就在于人才!

五月中旬,培训班成立。

学员们交接工作进入已经空置出来的培训学校准备上课。

钱进在师资力量上下了心思。

理论实践相结合。

技术组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担任实操导师,要将他们几十年的“绝活”系统化、规范化地传授下去。

经过教育单位协调,他们从省建筑工程学院、海滨市建筑材料专科学校、西林市冶金技工学校聘请退休老师,由老师教授建筑工业上的理论知识。

考虑到现在还是起步阶段,钱进不需要老师们教导诸如建筑核算类、建筑设计类、城乡规划与管理类、土建施工类、建筑设备类、建设工程管理类、市政工程类的宏观知识。

培训班主打分科教学,精准培养:

第一期培训班是根据建筑大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开设木工班、瓦工班、砌筑工班之类的核心专业班。

然后为了填补空白,拓展领域,特别增设了水电工班。

在这些培训课上,大中专院校的老教师们用处不大,但没关系。

建工类培训班将是长期工程,前十期培养的全是建筑工人或者技术工人。

十期之内,老教师们要从中挖掘人才,之后从第十一期,就要开设更进一步的专业性培训了。

这是钱进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他不是什么专业人才,做出的决定必然还有很多问题。

还好现在刚进入八十年代,社会和国家给了他时间和容错空间,他可以慢慢打造嫡系队伍。

对于自己手下的队伍,钱进确实很好了,就拿这次培训工作来说,学员们只需要自己掏钱去食堂打饭,培训不一分钱,并且还能带薪学习。

劳动突击总队照常给他们发放薪水。

但是就像他在外商办培养手下时候一样,考核很严格!

学习不认真、考核不通过的,立马被清退。

这点不留情面!

建工培训班开始之前,钱进安排魏雄图在培训学校大门两侧挂上了木板,上面是他口述、魏雄图亲手书写后由石匠篆刻出来的一副对联:

游手好闲莫入此门;不务正业请去他处。

这次培训班的开设闹的声势很大,市府和区里都给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韩兆新还亲自做了批示:“建工培训班的开设,重在人才培养。培训学校要办实办好,为全市输送技术骨干!”

培训班的出现还引起了社会讨论,街头巷尾的话题再次转向:

“啥?他们劳动突击队的那帮小子又要去上学了?嘿,他们能学什么?哦,学木工瓦工水电工?”

“什么玩意儿?他们上学期间工资照发?真的假的?这叫带薪上学?这不是爽大了!”

“哎哟,这帮狗小子命好,学的是木工瓦工水电工啊?都是技术活!这样学出来的工资不得比普通工人高一大截?”

“建筑工地上不能都是师傅吧?还是干活的工人多吧?钱总队这是啥意思?他怎么要培养这么多的师傅?”

“这都不明白吗?钱总这个人野心很大,你看看这个建筑大队的摊子、看看他们饭店和服装厂的摊子,现在每个街头还都有他们的小报摊呢,处处都是他们的人……”

韩兆新把全市劳动突击队整合在他手里还真就有这个好处。

人多!

洋洋洒洒上万号人!

现在还源源不断的有知青回城,有知青申请加入劳动突击队。

1981年,这是知青大返程的高潮时期。

当然这也要求钱进这边能力够,否则全市的劳动突击队在他手里就不是勤勤恳恳、生龙活虎的劳动力,而是无数嗷嗷待哺、饥肠辘辘的虎口!

人数多,第一期培训开设了十二个班,总共六百名工人和队员被送了进来。

开学当天好日子,晴空万里。

工人和队员们集中起来打散入列,惊喜、兴奋、期待、忐忑,诸多复杂情绪交织在知青们年轻的脸庞上。

就像现在街头巷尾讨论的那样,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这个年代,在城市里能有一技之长,就意味着有了饭碗。

而如果这一技之长在劳动突击总队能用得上,那就等于端上了金饭碗。

劳动突击总队工资已经提升到跟国营工厂新工人一样的地步。

当然这方面政府和个街道居委会进行了大力支持,按照规定,他们出资一半。

阳光明媚照耀操场。

钱进站在主席台上遥望手下人。

这才六百个人,他就感觉乌压压一片了,要是整个劳动突击总队召集在一起开个会,那得是多壮观的场面?

他没想到自己还能管理这么多人。

其实倒也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斗罗龙王:吾深渊圣主,永夜君王 重生后,娘娘只想勾帝心夺后位 斗罗:极致冰光,开局神级双武魂 斗破:练假成真,开局厄难毒体 穿越七零做外贸 我的余额每天自动加零 斗罗:超A天狐竟是千道流白月光 宝岛有信 斗破:金雷炼器,圣体无双 保姆开局,她成顶级权贵的心尖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