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王亦菲:爸爸你会想我么?一篇论文(1/2)
一九九二年四月,纽约远郊,响尾蛇农场。
“好了,人都到齐了,那么我们现在开会。”
郑宝印看到大家都进来了,便郑重地说道。
参加会议的众人,表情顿时也严肃了起来。
今天这件事,确实非同一般,由不得大家不重视。
“我舅舅提出来的计划,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先统一意见,确定接下来的策略.”
王多鱼提了一点,那就是跟乔治赫伯特背后的利益集团合作,协助对方连任话事人。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首先一点,那就是乔治赫伯特是跟我们关系最好的话事人。
原时空的历史上,这家伙一辈子就来过我们国内二十二次。
尽管乔治赫伯特在之前的海湾战争中,表现得极为强硬,但该说不说,他对我们是过份偏爱的。
并且在记者面前多次强调:中国文化和饮食对他极具吸引力,甚至他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另一个家乡。
当然,这类人说话就跟放狗屁一样,特别是老美的这群人,更是如此。
美国那么多话事人当中,最老实的还得是吉米,最起码这家伙说话算话,说到做到。
但是其他话事人呢?
比如说吉米的继任者里根,这家伙翻脸比翻书还快,签订过的合约扭头就可以撕毁。
以及原时空历史上的那位克林顿,这家伙一开始还极为反感我们,后面连任之后,反而极力促成我们加入世贸组织。
真的是让人无语。
其次,乔治赫伯特这个人是整体风格强硬,但他基本不搞多余的折腾,不瞎对抗,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
用他的话来说:“我善于与人相处,我可以带来变化而不伤害别人。”
所以,相比较让克林顿成为话事人,王多鱼自然是更希望乔治赫伯特连任的。
此时的会议室内,李埃弗拉、奥布莱恩、富勒卡森、艾伦科斯塔、亚博费恩、马丁内斯等人全都激动不已。
以前他们虽然也参与过很多会议,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远不如今天来得那么激动。
毕竟干预话事人的选举,而且还是如此大手笔,说实话,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舅舅说了,我们现在的实力还很弱小,所以需要下重注才行”
在美国这边,一旦大选,不管有多么紧急的事情,都被排除在外,必须以大选为先。
“除了下重注之外,也需要讲究策略.”
郑宝印侃侃而谈,显然是他舅舅给他分析过了:
“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驴子那边的领头人应该是克林顿,这家伙很帅气,并且也足够年轻”
“那么克林顿这家伙就更有可能获得胜利”
“所以我们在初期并不需要太过关注,反而是在最后时刻,再给予雪中送炭,反而能够让乔治赫伯特更加感激我们”
原时空的历史上,乔治赫伯特之所以输了大选,除了他自己本身的失误以及对克林顿的无视之外,另外一个最重要原因,那就是罗斯佩罗这位独立候选人,拿到了百分之二十的普选票。
可以说,这是自一九一二年以来,第三党候选人获得的最高普选票百分比。
也因为罗斯佩罗的参选,导致分散了乔治赫伯特的选票,对连任失败有一定影响。
要不然,以乔治赫伯特的情况,再次连任话事人的概率非常大。
但很可惜的是,大选可不仅仅只是看谁钱多,也不是看谁牛逼,不到最后一刻,谁都有可能输掉大选。
今天这次会议,总共持续了两个小时。
李埃弗拉等人都很激动,他们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大事儿。
尽管还没成功,但他们相信一定会成功。
如果乔治赫伯特真的能够连任,那么旺旺集团旗下的那些制造企业,肯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反之,可能会出现一些阻碍了。
两边下注是不可能的事情,王多鱼也不会干这样的傻事儿。
大洋洲,奇异国。
“哇,今天天气真好,这里的环境是真的好啊”
王小爱、王向军他们都来到了这里,就在南岛这边。
奇异国的两个主要岛屿,分为南岛和北岛。
其中北岛占据了四分之三的人口,南岛人口很少。
当然,奇异国境内的人口,本来就非常少,经常在路上看不到一辆车。
所以在这里生活,会显得非常无聊。
不过,王小爱他们来这里并不是养老,而是为了赚钱。
这边的环境非常不错,牧场也有不少,所以他们都钱购买了牧场,开始自己养殖放牧。
中国人的基因里就是种田,而这样的生活对于王小爱他们来说,那可不要太简单。
因此,别人来到这里,大概率是会觉得生活空虚无聊,但老王家的人来到这里,指定不会。
“十叔,你家好大呀,这么大的房子,肯定很舒服.”
王小爱他们走进他们十叔的别墅,好吧,其实就是跟农村的大房子没什么两样,但走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的装修很奢华。
来到奇异国之后,王多石也已经放下了之前的那些想法。
一家人住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眼前这栋别墅的装修,就是请基督城那边的装修公司帮忙弄的,了将近七个月时间才搞掂。
效率贼低!
明明很赚钱,可偏偏这边的人十分享受生活,压根儿就不会加班,而且还会提前下班。
不过装修好之后,确实很漂亮,如果王多鱼来看到的话,也会大吃一惊,毕竟这样的装修都已经跟他穿越前所看到的世界没什么两样了。
这个世界,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在后世那个时代,大部分装修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可实际上,这样的装修风格,早就出现在八九十年代了。
只不过这个时代,这种超前风格的装修,价格十分昂贵,一般人根本用不起罢了。
“嗯,还好,你们以后要是在这里常住,我也建议你们这样装修”
“那贵不贵?”
“贵肯定是贵的,不可能还跟老家那边一样.”
“十叔,那你以后就在这里定居了吗?”
“当然,这里环境很好,我在这里生活会更适应”
如是说着,可他脸上却有些担忧,因为他媳妇并不太乐意。
为什么?
因为待在这里,确实太无聊,想要找个人闲聊两句都不行。
以前在国内,他也是经常不在家,但他媳妇却能够忍受得住,因为邻居们可以聊聊天。
但在这里,却是不行。
最近的邻居都在八公里之外,去一趟集市最少开车十五公里。
简直就是荒郊野外啊。
如果是有人来干掉他们一家人,估计半年都未必会有人发现。
因为水电等什么的,都是自家配置,而不是靠政府配给。
只因为他们这里太荒凉了。
参观过后,王小爱、王向军他们都十分心动,但是听到价格之后,心都凉了。
他们虽然也有钱,但就是喜欢存起来。
其实,手里的钱,如果不的话,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当然,并不是说那些存款只有几十上百万的人,而是那些有几千万存款的人。
特别是在九十年代这个时间点,国内的通货膨胀非常高,把钱存银行,尽管也跑不赢通胀,但几十万的话,如果没有投资大脑,买房什么的,也比存银行要强。
王多石是想要体验生活,而不是把钱存起来。
在四月中下旬这一天,他平静的生活却是被打破了,因为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希望他可以回国参加黄伊汶的葬礼。
黄伊汶是他以前在部队里关系最好的朋友、下属之一,另外几人则是裴小军、雷阳和高志武。
所以现在黄伊汶的葬礼,他必然要去参加。
他媳妇和孩子一听他要回国,忙不迭地表示他们也想回国。
待在新西兰这个奇异国度内,环境虽然很好,但终究不是家乡,他们当然不太愿意常住。
“好吧,那就一起回去吧。”
两天之后,京城国际机场。
他们回来了,计划是在这里转机,到时候再前往黄伊汶的家乡。
于是王多石把他媳妇和孩子送来他九哥家里。
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
“嫂子,你说九哥要在故宫附近买院子?他干嘛在那边买房子啊?这里的房子还不够住吗?”
到地方之后,朱勤美听到刘晓俪的话,顿时好奇地八卦了起来。
两个女人聚在一起,不是聊八卦就是聊男人。
“他说多一个落脚的地方也挺不错的,而且那边靠近故宫,以后不管是去看升国旗仪式、阅兵仪式等,还是说去逛故宫,都会很近”
刘晓俪笑呵呵地说道:
“对了,你们要不要也一起买一套?反正也不贵.”
该说不说,现在的普通四合院,撑死了也就是几万块钱人民币一套。
如果是大一点的四合院,那么也就是几十上百万人民币。
这个价格,当然不贵。
朱勤美当年是老家矿石厂的会计,最会算钱的了。
而王多石的大部分资金,虽然都已经投入到新西兰那边的农场,但在国内这边,还是能够拿出来几万块钱的。
“要不算了吧,反正我们也不在京城常住,而且石头他说以后就在新西兰那边定居了”
听到刘晓俪的话,朱勤美虽然心动,但还是委婉地说道。
这事儿不是她能做主决定的。
钱都是王多石赚的,自然是王多石有更大的话语权。
什么工资上交之类的事情,呵呵,在王多石这边,自然不太可能。
“几万块钱而已,你们也不是没有,干嘛不买呢?”
顿了顿,刘晓俪接着说道:
“我听多鱼说,京城正在申请奥运会,今年成不了,过几年肯定能成,到时候京城的房价肯定会涨”
“就算你们买来不怎么经常住,但也可以当做投资啊.”
朱勤美闻言,更加心动,却表示需要跟王多石商量才行。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投资与否,那就是他们两口子的事情了,刘晓俪没有再劝。
另一边,文津街大院内,一场会议正在进行当中,杨振宁等人都在,就连已经退休的钱学森等人也都来参加今天的会议。
王多鱼作为最主要的专家,当然也列席参加此次会议。
针对杨振宁提出来的反对意见,王多鱼则反驳道:
“杨教授,你说的都非常有道理,我先说第一点,资金浪费的问题。”
“首先我们国内的物理学起步就步入国外,并且现在我们国内能够拿得出手的物理学教授,说实话真的不多.”
邓稼先是核物理专家,钱三强也是,还有黄昆等人,也都差不多是这样。
吴健雄、高锟、杨振宁他们虽然也都是物理学家,但他们却都是外国人,并不是我们自己人。
除此之外,国内中青年一辈物理学教授,能够拿得出手的,还真没有。
“所以我们国内物理学断代较为严重,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无法加入日内瓦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的话,那么我们国内就会被国外拉开更大的差距.”
王多鱼接着说道:
“我们现在自行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型粒子对撞机,这已经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其次就是我们的资金问题这一点,也不是马上需要拿出两百亿美金,而是在接下来的五年、十年时间内拿出来这笔钱”
“除了国家的投资,我们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出资一部分”
此话一出,杨振宁顿时惊讶不已,调侃道:
“王教授,哪家民营企业如此大公无私?不会是你名下的旺旺集团吧?”
“杨教授说的没错。”王多鱼也不瞒着,接着说道:
“除了我们旺旺集团之外,哈工大也可以捐款一部分资金,还有部分企业也可以捐款,总之,我们肯定不缺这笔钱。”
“再说第二点,关于粒子研究的问题”
王多鱼陈述了关于过去的粒子对撞机的研究成果,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等领域。
所以现在建设一台大型粒子对撞机对于国内来说,利大于弊。
资金问题不再是问题,立项之后,也可以练兵,并且一旦有了科研成果,也有较为广阔的未来。
于情于理,都应该建设这样一台大型粒子对撞机。
国外都已经在讨论这样的项目,只不过对方不愿意让我们加入罢了。
既然他们不乐意让我们参与,没关系,那我们就自己来呗。
杨振宁并没有被说服,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王多鱼也不是要说服对方,他只需要说服其他领导就可以了。
该项目就算不被通过,王多鱼也必然要启动这个项目。
会议结束,钱学森跟王多鱼一起慢步离开,前者小声说道:
“王教授,你真的能够拿出来这么多钱么?”
钱学森这辈子的人生经历,就算是爽文也不敢这么写,但他从五五年回到国内开始,陆陆续续就因为资金问题,好几次差点放弃。
眼下的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钱学森也十分了解,上面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钱的。
上个月的大会上,钱学森也知道,我们国家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仅仅只是三千一百四十九亿人民币。
这笔钱多么?
单纯从数字来看,肯定不少。
但如果是用于国家建设的话,呵呵,别说三千多亿元人民币,就算后面多加一个零,也未必够。
稍微数一数国内的大项目,就知道这点钱完全不够。
不提军事等领域的支出,只说三峡水电站项目、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南天门计划等工程项目,哪一个不是需要费天价的呀?
而且在西南地区,还有好几个待立项的水电站项目呢。
所以三千多亿人民币的收入,根本就不够。
偏偏王多鱼提及的这个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总投资最少是两百亿美金,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最少是六百亿元。
这自然不是一笔小钱。
钱学森也好奇,王多鱼为什么会如此自信呢?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王多鱼早早筹集好了这笔钱。
“钱教授,你也这么好奇么?”
王多鱼笑道,钱学森闻言,心里顿时一惊。
从王多鱼的笑容来看,钱学森愈发笃定,对方肯定已经有这么一笔钱了。
下一刻,钱学森顿时就酸了。
以前他立项的那些项目,比如东风一号等项目。
尽管在当时来说,也是不缺这些资金,可当时很难啊,压根儿就没有那么多钱财。
钱学森当时都快要放弃了。
那会儿要钱是真的困难,但是现在看王多鱼呢,他要立项的项目,根本就没有因为资金的问题而推迟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