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423章 打赌,刘晓俪再次怀孕,要还是不要

第423章 打赌,刘晓俪再次怀孕,要还是不要(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绝世盛宠:皇叔,太腹黑 似水流年若羽曦 娱乐大亨的秘宠:甜心小呆妻 谢谢你,赠予我欢颜 蜜汁萌宠:龙少撩妻无下限 异世狂女:废柴二小姐 共渡 墨染倾城:哲少的预定新娘 都重生了谁还正经创业啊 名门盛宠:情迷小萌妻

一九九三年三月,北方的冰城,春寒料峭。

但在南方的南浔古镇,已然是天街小雨润如酥,气温升高,较为适宜。

“多鱼,吃饭了。”

刘晓俪推开书房门,冲窗前正在书写的王多鱼喊了一句。

“好,我马上来。”

王多鱼头也不抬,应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他这才起身走出书房。

来到客厅,他就看到了桌上较为简单的饭菜。

三菜一汤,并不多的份量,但只有他们两口子,这自然也是足够了。

为什么只有他们两口子?

因为王亦菲他们这些孩子,全都留在冰城,这一次,只有他们两口子出来游玩。

现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有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不过,每天晚上,刘晓俪都会跟孩子们进行视频通话,参与到他们的晚饭和小课堂当中。

所以现在王多鱼和刘晓俪两人也终于可以过二人世界了。

“下午我们出去逛一逛?”

“可以,不过要三点之后才行.”

“没问题。”

刘晓俪微笑应道。

对她来说,跟王多鱼一起出来游玩,也不会觉得无聊。

反正以王多鱼的工作为重就可以了。

更何况,一旦到了周末,孩子们就会来到这里,跟他们汇合,到时候才是王多鱼的工作时间。

古镇很小,王多鱼两口子最多会在这里待半个月的时间。

即便如此,不到三天时间,刘晓俪居然跟这边的邻居熟络起来。

这天晚上,临睡觉之前,她跟王多鱼闲聊道:

“隔壁邻居李大脚同志说他们古镇的生意很困难,现在的三月份就是旅游淡季一天到晚都接待不了几名游客。”

“就算到了旅游旺季,旅店客房的入住率也不到百分之七十”

“多鱼,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帮到他们吗?”

李大脚?

王多鱼眼神古怪,还有人取这样的名字吗?

“你有调查过么?确定他们在旅游旺季赚不到钱?”

刘晓俪怕不是被人利用了。

现在可是一九九三年,而不是一九八三年。

况且古镇就在上海周边,江浙财团最会做生意了。

当年民国时代,为什么会有‘十里洋场烟地,风云际会上海滩’的说法?

尽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特别是租界的出现。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跟江浙财团有很大关系。

当年的江浙财团有非常多人,比如大名鼎鼎的民国四大商业巨头之一的刘鸿生。

他被称为火柴大王、毛纺业大王,以煤炭起家后涉足火柴、水泥、毛纺等行业,创立大生纱厂、华商上海水泥公司等企业。

在抗战时期更是带头捐献物资支援前线。

还有民国时期的宁波商人包兆龙,此人当时在上海滩开设银行,在上海滩也是有头有脸的华商。

可以说,江浙一带,有太多会做生意的人。

现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十多年,江浙一带有海外华人华侨等‘老乡’的投资,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上辈子王多鱼在千禧年之后,就多次来古镇这些地方游玩。

发现古镇内的不少‘大师们’,身旁站着一位帮忙收钱卖字画的大美女,大师们只需要写字就可以日入过万。

当时可是千禧年第一个十年啊。

日入过万,简直不敢想象。

那会儿王多鱼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江浙一带的游客们,都这么有钱么?

毕竟来古镇游玩的人,大部分都是周边城市的人,较少来自全国其他地方,国外的游客就更少了。

所以这些大师们基本上都是靠江浙一带的富豪游客们养着。

要知道,江浙一带的文风盛行,他们在封建王朝时代,就是文人墨客最多的地区。

就算是近现代,鲁迅、矛盾、郁达夫、徐志摩、余华等很多文人,都是来自江浙一带。

王多鱼他们现在所待的这一处古镇,早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作。

看似每天来的游客并不多,但是来的客人,都消费不少钱呢。

再说了,旅游旺季才是古镇最赚钱的时候。

刘晓俪被王多鱼保护得非常好,她在商业上只是一知半解。

且家里有钱,刘晓俪根本不需要耗费精力去赚钱,她只需要照顾好王多鱼和家里的孩子就可以了。

甚至她都不需要做饭洗衣服,一天到晚可以说就是吃喝玩乐。

自然她被人利用了,也很正常。

李大脚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也不会去调查,真是单纯。

“现在淡季也没有几个游客啊,那肯定赚不到钱.”刘晓俪理所当然地说道。

王多鱼摇摇头:

“你呀,就图一乐呵就可以了,别当真。”

“为什么?”

“你不信我?”

“不是不信,而是你不也没有调查吗?”

怼自己丈夫,刘晓俪倒是伶牙俐齿。

可惜对外人没多少心眼,就是太善良了。

王多鱼乐道:

“要不我们打个赌,你要是赢了,我接下来半个月都陪你游玩,不工作;要是你输了,那就按照我说的来,半个月内都”

刘晓俪一听,满脸通红,害羞地拍了他一下,啐道:

“你说什么呢?”

“卧室内就只有我们两人,你害羞什么?再说了,这是增进我们夫妻俩的感情,闺房乐趣嘛有什么可害臊的呢?”

“呸,谁像你脸皮这么厚啊?”

“别打岔,你就说赌不赌吧?”

“你想怎么赌?”

“明天你去找李大脚,就说有人看上她家的旅馆,想要以市价的百分之一百三十收购,你看对方是否乐意,我猜对方肯定不乐意,因为她家的旅馆很挣钱。”

刘晓俪闻言,更加疑惑了:

“不是,多鱼你怎么会认为他们家旅馆挣钱呢?”

“不要岔开话题,你愿不愿意赌?”

“好,我答应了。”

“呵呵,晓俪,那你明天晚上就洗干净在床上等我吧。”

“你就这么自信?不怕翻车?”

王多鱼懒得跟她说,一把搂住她,继续完成还没完成的填空题。

明天说什么也要让她完成几道口算题。

转过天,刘晓俪在上午的时候,就又来到李大脚她家的旅馆门口闲聊。

闲扯淡过后,就提及了关于王多鱼打赌的内容。

一听有人按照市价的百分之一百三十收购自己的旅馆,李大脚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下一刻,她便推脱道:

“晓俪,这家旅馆可是我们家的祖宅,那肯定是不能卖的.”

刘晓俪有些难以置信,旋即便加价道:

“那要是按照市价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价格呢?你们家愿不愿意出售?毕竟淡季你们亏损厉害,旺季你们也赚不了多少钱,与其亏损,还不如卖了呢”

亏个屁!

李大脚心里破口大骂。

财不外露是很多国人的生存智慧。

别说他们古镇内的旅馆,确实不怎么赚钱,但是旺季一到,一个月就可以赚回一年的成本,其余几个月都是血赚。

怎么可能亏钱呢?

说实话,李大脚也没有想到,心思纯粹且率真的刘晓俪,居然有这样的商业头脑?

难道刘晓俪真的想要收购她家的旅馆?

切,这肯定不卖呀。

涨价百分之五十,看似很不错,实际上,一旦卖了旅馆,李大脚他们家想要继续投资,可未必能够找到像现在这样的好路子了。

“不卖,都说了这是祖宅,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

听到李大脚的话,刘晓俪心里也明白了。

同时非常不爽地说道:

“那看来你们家旅馆还是蛮赚钱的嘛,但你居然说不赚钱,呵呵,你们生意人还真是两面三刀啊.”

说完,刘晓俪起身离开了。

在她看来,南浔古镇这边民风淳朴,大家互帮互助。

但是刘晓俪没想到对方居然跟她玩心计。

这种人,不值得交往,甚至多说一句话,都是在浪费她的生命。

气呼呼离开的刘晓俪,回来之后,本来想要去书房找王多鱼。

可是她想到昨晚王多鱼说的赌局,突然俏脸一红,滚烫无比,便收回敲门的手,悄悄地往后退,去楼下会客厅看电视去了。

午饭时间,刘晓俪避无可避,跟王多鱼坦白了情况。

“我说的没错吧?哈哈,今晚记得洗白白等我哦。”

“哼!”

刘晓俪给了他一个白眼,随即皱眉道: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晓俪,让你多读书,你不信,你要是读多一些书,就不会被人骗了”

王多鱼笑呵呵道:

“你知道国内最会做生意的人有哪些吗?”

潮汕、徽商、江浙财团等等,但事实上,江浙一带才是最会做生意,也是做生意最成功的群体。

并不是说江浙一带的人,全都是商人。

最起码来说,他们这边有很多人都会做生意,并且做得还不小。

尽管在王多鱼穿越前的那几年,南方的gd省已经是连续三十多年蝉联国内经济冠军。

但那是因为深圳特区的关系。

并且在深圳崛起之前,还有汕头这个经济特区。

然而江浙一带呢?

根本没有经济特区,全是靠他们自己发展。

十三太保就不说了,浙江非常有钱,而且还较为平均。

可不像广东,除了深圳、广州、东莞、佛山这几座城市能够拿得出手外,其他城市,全都是贫困市。

比如清远、河源、韶关、梅州等地方,这些城市都在全国城市排名当中倒数的位置。

跟江浙相比,差距确实很大。

江浙本地人不仅会做生意,也十分重视教育。

在广东这边还在忙着准备宵夜的时候,江浙一带的孩子已经写完了不知道多少套试卷,然后准时入睡。

夜生活就是刷试卷,查看错题集。

这就是差别。

“多鱼,这些书本上好像没有说吧?”

“呵呵,怎么会没有说?”

王多鱼反问道:

“我们去过鲁迅故居,也去过矛盾故居,还去过很多地方,你还记得他们都是什么地方的人么?”

刘晓俪再次翻白眼:

“谁记得这些啊?”

“所以你看的的书,还是不够多,否则的话,不会记不住.”

摇摇头,王多鱼接着道:

“明天是周五,孩子们到了之后,你就逐个考察他们,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徐志摩、郁达夫、矛盾、鲁迅他们都是哪里人”

“好!”

当天晚上,他们两口子过了一个非常充实完美的夫妻生活。

只不过刘晓俪第二天有些干呕,让王多鱼有点害怕:“你不会是孕反吧?”

然后他就收到了一个白眼:

“怎么可能?我们的措施一直做得非常好,不可能有孕反!”

尽管刘晓俪今年才三十四岁,要是生孩子的话,依然可以。

但不管是王多鱼还是刘晓俪,都不想再生了。

毕竟他们家有四个孩子,在哈工大的年轻教师团队当中,相当扎眼。

即便他和刘晓俪至今都没有领证,孩子们也都是挂在刘晓俪的户口下。

可四个孩子啊,对比其他老师只有一个孩子,还是太显眼了。

当然,王多鱼并不怕再多生一个孩子,不过没必要。

“不是孕反就好.”

王多鱼松了一口气,刘晓俪却是抬手给了他一巴掌:

“哼,就知道作践我.”

“哪有,这不是愿赌服输嘛,你同意”

刘晓俪懒得跟他计较,反正孩子们今天来了,晚上他想干嘛也不行。

当天晚上九点半,王君宏他们这十个孩子,全部抵达南浔古镇。

时间有点晚,所以当天晚上,都没怎么闲聊,就先睡觉了。

第二天周六,上午八点,孩子们全部起床。

吃过早餐之后,刘晓俪就开始询问孩子们。

结果还真别说,连王君康都知道郁达夫是浙江富阳人,徐志摩是海宁人。

王君宏、李蓉蓉、王君安、陆月柠他们这些大孩子,就更别说了。

这可把刘晓俪给打击到了。

万万没想到,孩子们比她懂得还要多。

大概这就是多读书的一个好处吧?

上午十点,小课堂结束之后,王君宏他们也顾不上吃午饭,便出去溜达了。

他们今天要去其他地方溜达,估计晚上都不回来了。

南浔古镇这地方,他们也常来,对这里的街道都十分熟悉,自然不会在古镇内闲逛。

春天的南方,气候适宜。

所以王君宏他们也非常乐意在这边游玩闲逛。

第二中午,吃午饭的时候,王亦菲突然道:

“爸爸,下周你和妈妈要去哪里呀?要不去广州怎么样?我好久没有去过了”

小家伙现在也要上幼儿园,每周要跟她父母分开好几天,只有周末才能见面。

绕是这样,小家伙似乎也已经习惯了。

四五岁的孩子,更喜欢玩耍,而不是缠着父母撒娇了。

“爸爸,我也想去广州,我看新闻说,那边又兴建一座大医院,有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

老三也来凑热闹,期盼地看着他父亲。

李蓉蓉、陆月柠他们几姐弟则是没有开口,不是他们没有想要去的地方,而是他们也喜欢去广州。

“那就去广州吧。”

王多鱼笑着应了下来,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地蹦跳起来。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三月下旬。

《哈工大数学期刊》主编办公室,怀尔斯又收到了王多鱼的邮件。

“又来一篇论文?”

怀尔斯瞪大双眼,满脸不敢置信的表情。

上个月才发表了一篇论文,这才多久又有一篇论文,王教授可真是高产呀。

已经抵达广州的王多鱼,并不知道安德鲁怀尔斯的震惊。

他现在已经完成了三篇论文,等四月清明节过后,他就会开始推论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这道题。

广州江中岛附近,王多鱼坐在大榕树下,一边钓鱼,一边眺望远处的珠江新城。

江中岛是他家,岛上移植了大量高大的南方树木,有好几棵大树都是超过百年树龄。

而大榕树这样的树木,枝繁叶茂,在晴空万里的烈日下,这就是最好的乘凉处。

三月底的广州,气温已经来到二十六七度了。

然而现如今的冰城,气温也才零上七八度,甚至偶尔还会下雪。

在北方,其实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坐在大榕树下钓鱼,当然十分舒服。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面的珠江新城,每天都在duang、duang、duang,发出噪音。

主要是因为最近一两年,珠江新城开始改造。

王多鱼投资建设的三栋大厦,也已经开始深挖地基。

此前他跟袁友兰他们商量过,是在广州东站附近这边修建一栋高楼大厦,而这栋大厦已经修建到了五十多层。

之后,珠江新城改造的这处地方,也就是邻近珠江边的位置,将会修建两栋摩天大楼。

这两栋摩天大厦,其实就是在原时空历史上的东西塔位置建造的大楼。

一旦它们建成,将会是国内第一高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半岛:我的恋爱日志 系统离开后,一切从华娱开始 婚前当宝婚后草,离婚不伺候了 说好星空爽游,开局无期什么鬼 难產夜,渣总向白月光求婚 你和秘书天生一对,到我婚宴跪什么?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吸血姬假装被催眠?我也跟着演! 捡到的少女想成为我的妻子 八零:她过分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