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奉天殿内!朱元璋牵肠挂肚!(2/2)
朱元璋清楚,这一次,彻底赢了。
“传咱旨意。”
朱元璋大声道。
在大殿一册负责记录旨意的御史,还有大学士立刻提起了笔。
“摊丁入亩国策,彻底定为国策,不容更改。”
“谁若是胆敢质疑此国策,谁若是反对此国策,一律按叛国罪论处。”朱元璋大声道。
自此刻起。
摊丁入亩国策。
彻底成了过去式。
“皇上圣明。”
满朝文武纵然其中有些不愿,可到了这一步,一切就彻底定论了,再无人可以质疑了。
“另外。”
“咱孙子在北上之前,还给咱留下了两条国策,只待摊丁入亩国策施行完善后,便可着手施行。”
“同样也是有关国之赋税。”
朱元璋又缓缓开口道。
一听这。
大殿内的臣子都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摊丁入亩级要了他们半条命,如今朱应又留下了什么国策了?
“太子。”
朱元璋也不亲自解释,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朱标。
在群臣注视下。
朱标缓缓开口,扫视了一眼后,道:“太孙给孤与父皇留下了两道补充国策。”
“一为赋银收取损耗。”
“二为商税改革。”
“第一,火耗归公。”
“从今以后,凡是地方官府收取而来的赋银,以及纳税之银,一律不允许私铸,收取统计之后,直接送至各地府域府城,无需地方官府熔炼成官银。”
“第二,商税改革。”
“从今以后。”
“凡吾大明疆域内臣民,名下有产业,工坊,酒楼,各类产业者,皆需按新商税缴纳赋税,赋税最高收取十之二成,最少收取百之一。”
“未来户部也会下发商税细则入天下各地府域,官府。”
“纳税越多,可得朝廷官府扶植越大,纳税越多,可废商贾不可穿华服之令。”
“倘若有偷税漏税,轻则下狱,重则处斩。”
朱标缓缓开口,直接将这最新的两种国策说了出来。
话音落。
朝堂上不知多少大臣的脸色大变。
在商税上。
或许如今细则还没有公布,并没有让群臣看出太多来。
但这火耗归公!
则是非常明显的。
要知道。
赋税收取除了实打实的粮税外,还有银税,就是与粮食同等价值的粮食上缴。
可以直接缴粮,也可以缴纳同等价值的银子。
但银子是由地方官府来收取,想要上缴到中央朝廷,那就必须重铸成足秤的官银,毕竟民间使用的大多是碎银子,都需要重新熔炼的。
而熔炼自然就会有损耗。
而且地方官府收取赋税,必然会对民间百姓在损耗上做文章,而融银的损耗自然是算在了百姓身上的,这也是地方官吏获得不义之财的大好机会。
“皇上。”
“这火耗归公听起来似不错。”
“但从地方官府运来的都是碎银子,散铜钱,全部交由我朝廷来熔炼,是不是会耗费人力?”
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
“相比于无端的损耗,相比于地方对百姓的苛责,这些人力耗费又算什么?”
“碎银子,铜钱又并非不可用。”
“如今重铸与发行钱币之权都在皇家银行,未来各地县城的赋税银钱先全部运送到各地府域的银行封存,待得银行清点之后,再行造册熔炼。”
“至于没有银行的府域也要尽快开设银行,由各府域收取直接运送至应天,由户部与兵部协调。”朱元璋当即开口说道。
显然。
在此间宣布之后,这国策就不会有所更改的。
“这两道国策。”
“孤与父皇已经定下了,倘若诸卿有异议,现在就可以说。”
“如若没有其他事,这两项国策便由今日开始施行。”
朱标此刻也开口道,目光扫视。
可随着他话音落下后。
朝堂群臣无一人开口。
显然。
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对于国策施行上面是有着绝对的掌控权的,特别是朱元璋这种开国皇帝。
“既然诸卿无异议,那此事如此定下了。”
“文渊阁拟旨,交由户部施行,吏部配合下发各大府域。”朱元璋也是直接拍板了。
“臣领旨。”
户部与吏部两个尚书立刻领旨。
朝议散去。
文渊阁内。
“哈哈哈。”
“这次可让他们全部都吃瘪了。”
“原本不知多少人想要看咱们的笑话,觉得摊丁入亩无法推行下去,可如今天下赋税都出来了,没有一个府域的赋税低于去年六倍以下的,如今我大明国库相比于往年盈余了七倍。”
“很多事情都可以施行了。”朱元璋大笑着道。
“不仅如此。”
“等火耗归公推行下去,赋税真正收取上面也不会有多少损耗了,至少有九成之上都会完全收归于国库。”朱标也是极为动容的一笑。
“就是不知道这商税究竟能给我大明带来怎样的税收。”
“雄英那小子说商税未来会比田税都多,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朱元璋带着几分好奇道。
“雄英所提国策每一个都有大成果,他说的不会有假的。”
“既然他都已经定下了,我们全力施行就好了。”朱标笑着道。
闻言!
朱元璋也是点了点头:“这小子已经离开应天快四个月了,也不知道怎样了?”
看着朱元璋这牵挂的样子,朱标无奈的一笑:“爹,你这就是过多担心了,现在雄英在北平做成的事情可不少,原本北方没有银行,如今北边各个府域都有了银行,皇家产业也是顺势铺开,甚至军改都已经在进行了,整编大军超过十万了,或许再过几个月,雄英想要的就可以完成了。”
显然。
哪怕朱应去了北平,也是照常派人回应天传讯的。
“新都修建没有一两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至于军改,由他去吧,咱也看看他能够将军队改成什么样。”朱元璋笑了笑。
“对了。”
“云雨已经有了五个多月身孕了。”
“虽然她还没有与允熥完婚,可毕竟是我皇族血脉,理当照顾。”朱标忽然开口道。
“你儿媳妇比你想得远,昨日玉儿就让人将云雨接到了府上去照顾了,你就放心吧。”朱元璋瞥了一眼,笑道。
“有玉儿她们照顾就好。”
“等允熥回来,有了自己的子嗣也不错。”朱标笑了笑。
“雄英这小子啊,还真的舍得让允熥去北疆。”
“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