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风波再起,最高3400亿美幣?老马:(2/2)
看上去不多,可它的质量胜於数量,包括半导体、显示屏、通信技术、內存、摄像头模组等核心元器件,以及手机整机的设计和软体。
另外,苹果在2013年支付给高通、诺基亚、爱立信、interdigital的累计专利费为43.6亿美幣。
橙子科技仅为4亿美幣不到!
这说明橙子科技在通信、半导体、显示屏和电池领域,拥有著大量核心专利。
並且,隨著极光未来 os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橙子科技在应用分发领域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所以,谁要是敢说橙子科技的估值低於2000亿美幣,绝对没过脑子。
这场估值论战很快蔓延到资本市场。
港岛多家券商连夜发布研报,高盛给出“中性偏多”评级,预估估值区间1400-1800亿美幣。
摩根史坦利则更为乐观,將目標估值定在2000-2600亿美幣,理由是“橙子科技在新兴市场的渗透率已达25%,远超苹果的17%和山星的18%,未来增长空间可期”。
普通投资者的反应则更为直接。
在港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短短两小时內就涌现出上千条提问,有人关心“普通散户能否参与打新”,有人担忧“估值过高会否导致上市即破发”。
而在橙子科技总部,周受志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態。
对他而言,公司市值越高,他手里持有的期权价值就越高。
毕竟,谁又能不爱钱呢?
橙子科技从上到下的八千多人,无一不在期待著上市。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先拆股。
因为橙子科技的总股本只有10亿,若是按1500亿美幣的估值计算,一股的价格就得设置150美幣,相当於900多华元。
价格太高了!
股价过高,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拆股势在必行!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来,降低投资门槛,扩大投资者群体;
二来,提高股票流动性;
三来,提升市场影响力与纳入恒生指数可能性。
为此,周受资与高伟林碰了一面,经过研討,最后决定『一拆十』,將总股本扩大到100亿,从而方便用户投资,进而吸引到更多的海內外资本。
拆股方案敲定的当天下午,橙子科技便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將以“1拆10”的比例进行股本拆分,总股本从10亿股增至100亿股。
內容里特別强调,此次拆股仅为优化股权结构,不改变公司总市值及股东权益,预计拆股流程將在港交所首轮反馈意见通过后、聆讯前完成。
港岛、內地和海外的投资人在得知后,顿时兴奋不已。
mimo、斗音和今日头条上,充斥著网友的各种留言。
“拆股后打新门槛是不是降了?”
“100亿股的流通盘会不会影响股价稳定性?”
“之前100多美幣一股压根不敢想,拆股后十几美幣一股,买起来毫不费力!”
財经论坛上,甚至有人自发组建“橙子科技投资交流群”,不到半天就吸引了上千人加入,群內热烈討论著融资额度分配、申购策略等细节。
可现实却是,橙子科技不过才刚刚递交ipo申请书罢了!
没办法,主要是当初拼唄上市时,只有极少数人敢冒险投资,最后却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橙子科技上市,受到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追捧,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远在沪城的陈延森,原本计划休息一天,可从早到晚,他的电话就没停过。
来电的大多是券商机构,对方说话格外客气,意思也很直白,都想为橙子科技的上市“发光发热”,爭取合作机会。
其中既有此前合作过的高盛、摩根史坦利,也有港岛本土的耀才、辉立和盈立证券。
就在陈延森忙著筹备橙子科技上市事宜时,马立云也已返回杭城。
他先是为阿狸的成功上市举办了庆祝活动,隨后便立刻召集了张涛与唐永波。
说白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他还是捨不得o2o这块“大蛋糕”,想趁机分一杯羹,並与陈延森正面碰一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