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君恩圣宠,享之不尽(2/2)
太常寺的同僚们兴高采烈的商量着稍后要找地方去庆祝一番,却都颇有默契的避开了平康坊三曲和左右教坊之类的风月场所,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筹备庆典的这段时间里各种表演看得想吐,现在也只想让耳目清闲一些。
眼见众人议论纷纷,张岱只让他们商讨出一个结果后告诉自己一声,他则还要和宋卓一起去门下省领取担任寿王府东西阁祭酒的告身,稍后才会赶过去。
对于担任王府官这件事,宋卓还有些迟疑,途中忍不住小声对张岱说道:“我知六郎与寿王有中表之亲,所以特相友爱。但时流难免窃议前车之鉴,或许就会有歹恶言语、物议中伤。如今东宫非虚,寿王却幼少见宠……”
“我知宋郎所虑者何,但这都不过只是庸人自扰的杂念罢了。当今圣人曾力挽天倾,今又兴创盛世,治国如弈棋,用才若执子。天下万事不过至尊掌纹,区区家事又会有什么纷扰不安?”
张岱听到宋卓这么说,当即便正色答道。对于当今圣人,他是发自肺腑的崇拜,十二万分的相信,凭圣人之英明才智,怎么可能在家务小事上犯糊涂!
宋卓听到张岱如此称颂圣人,一时间也不免有些赧颜,深为自己的杂乱思绪而感到羞惭,便也连忙垂首说道:“我也是以小观大、短见薄识了,事有纲常,人有伦序,这样浅显的道理圣人又如何不知?今朝天伦举世称美,妄以小人之心度之,反而有失大体,非人臣之义!”
这就对喽,咱圣人干什么都是有道理的!哪怕未来扒灰杀子、丧尽天良,他难道就不是咱们大唐至尊了吗?谁要瞎哔哔,那是他自己心脏。
虽然张岱有意通过捧杀圣人来掩饰自己的小心思,但也不得不说,到目前为止,当今圣人作为一个帝王,在大唐百姓心目中那就是完美无缺的,并不需要进行质疑。
两人虽然获授寿王府东西阁祭酒,但也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加衔而已,第一根本没有办公的场所,第二也根本没有需要他们处置的职事,第三更加不需要整日陪在寿王的身边。顶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叩拜问安一番而已。
可如果未来寿王出阁,真的掌握了什么政治权利,需要团结时流的时候,这一层关系就成了彼此间最好的沟通桥梁。更甚至如果未来寿王当真履极,他们更会因此而成为资历最老的潜邸元从。
在门下省接受了告身之后,张岱正待要和宋卓一起返回太常官署,转头却见到武惠妃宫中的牛贵儿匆匆而来。
“仆奉惠妃命,邀六郎赴南内相见。”
牛贵儿趋行来到张岱面前,对其躬身说道。
张岱闻言后便与宋卓暂且告别,然后匆匆往南内兴庆宫而去,在萼楼别院见到了武惠妃。
此时的萼楼周围一些喜庆布置还没有完全拆除,武惠妃坐在富丽亮堂的侧堂中,堂内还有其儿女亲信,以及一个瞧着比较陌生、身穿时服的中年人。
“好孩儿,快快入前来坐!日前筹备盛会,真是辛苦你了。你表弟也蒙你带契,受他阿耶诸多恩赏。六郎啊,姨母真不知该怎么谢你!有你帮忙操持诸事,真是我母子的福气!”
见到张岱入堂来,不待其俯身作拜,武惠妃便满脸笑容的对他招手说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张岱倒也没有因此而生骄慢姿态,仍是恭恭敬敬入前作拜,然后才又说道:“姨母与大王的福气乃是享之不尽的君恩圣宠,孩儿也是趁此爱屋及乌而屡得嘉赏!昨日得与大王同殿受赐,满朝文武皆称羡不已,若非姨母赐给这一份机缘,孩儿又安得享此!”
这一番话自然又是让惠妃笑逐颜开,待到张岱入席坐定下来,才又笑语说道:“我姨甥俩自有悠长岁月可相叙事,今日先给你引见介绍一个同门的亲戚。”
说话间,武惠妃便又抬手指向堂中那个中年人,而中年人早在张岱登堂的时候,便也站起身来,低调的垂首站在席外。
待武惠妃言及他,他便微微上前一步,向着张岱长揖作礼道:“小民武温眘见过六郎,六郎大名如雷贯耳,今得惠妃引见而与六郎结识,幸甚幸甚!”
张岱听其自报家门,却仍然没有什么印象,但听其自言姓武,而武惠妃又说乃是一门的亲戚,于是便也起身稍作回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