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伟大的爱国者(2/2)
说着,邹伯奇一一为阿祖介绍,这三十来名青年才俊,进入的学校、所修的专业,以及获得的学位。
这三十来人当中,有十来人和邹伯奇一样,不仅读完了本科,而且拿到了各自专业的博士学位。
“果然是林则徐老大人精挑细选出来的青年才俊,个个都是了不得的人才!”
逐一和这些归来的学子,亲切握手之后,阿祖忍不住感慨万千。
邹伯奇答道:“还是多亏了老板你的全力支持,这几年不计回报的鼎力资助,才让我们心无旁焉,全力求学。”
“我们算过一笔账,这几年时间,老板你资助我们至少十万美元以上……这可是足足三千两黄金啊!”
“我们学到的知识、获得的学位,都是老板你用真金白银,真真切切堆出来的。”
邹伯奇等人感动无比道:“现在我们学业有成,正是全力回报老板你的时候。”
“老板,你就说吧,要我们做什么?”
“只要老板安排的,哪怕刀山火海,我们都一定闯到底!”
“好好好!”阿祖欣慰的拍着众人肩膀:“有这份心就好!”
“不过,眼下不急,你们旅途劳累,先休息休息,一切等过完春节再说。”
“一切听凭老板安排!”
说着,邹伯奇从队伍的最后面,拉出一个青年,到了阿祖面前,亲自介绍道:“老板,这位是我们在耶鲁的学长——容闳,容学长!”
“他是我们中国人的第一位海外留学生,也刚刚从耶鲁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因为仰慕老板您的威名,所以,他万里迢迢和我们一同来到加州,来拜会老板您!”
这位就是容闳?
阿祖上下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个身材高大、英姿勃勃、一表人才的青年人。
在后世,近现代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和这位容闳,紧密相关。
历史上第一个洋务企业——江南制造局,他参与了创建;
洋务运动的兴起,也是他一手大力推动;
留美幼童,是他一手亲自操办;
积极参与“百日维新”;
维新失败后,积极参与革命运动,甚至一度被推举为革命成功后的大总统,是他自己将位置让给了孙逸仙……!
在海外,他积极为革命筹款筹饷、训练武装力量,全力支援国内革命……!
遗憾的是,革命刚刚成功,容闳就病逝在美利坚。
……
可以说,眼前这个英姿勃勃的青年,在一定程度上,亲手推动了近现代的历史。
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为祖国的近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那日渐沉沦的祖国,摆脱积贫积弱的命运,而奔波操劳!
……
回忆完眼前这位青年的历史足迹,阿祖也忍不住心潮澎湃,上前两步,双手紧紧握住容闳的大手。
“容闳先生,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我知道,你是我们国家第一位留学生!”
阿祖继续道:“容闳先生,欢迎你来到加州!”
“在这里,就像回到家一样,千万别见外,更别客套!”
容闳对这位自己仰慕已久的中国人州长,突如其来的热情,显得些微的不适应。
而更不适应的,是这位传奇一般的州长,是如此的年轻、是如此的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春风!
“州长先生,我容闳区区学子,万万当不起州长先生如此厚待!”
“哈哈哈!”阿祖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手臂,相当亲热道:“我才刚说过了,千万别客套,你看你,还是和我客套上了。”
容闳打量着这个比自己还年轻两岁的州长,心头忍不住感慨万千。
怪不得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当中,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单凭这一副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恢弘气量,就活该他崛起!
“来来来!”
阿祖左手拉着容闳,右手拉着邹伯奇,一直走到了宴会主桌,将他们直接按在了自己左右坐下。
容闳和邹伯奇的屁股,刚刚沾着椅子,立刻像被火燎了一样,一弹而起。
“使不得,使不得……我们是什么身份,怎么敢坐主桌……还坐在您左右……!”
阿祖按着他们的肩膀,笑道:“我让你们坐,你们就乖乖坐好!”
“在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你们不远万里求学,如此不易。”
“而今学成归来,正是该为你们庆贺的时候!”
“择日不如撞日!趁这个机会,我和在座所有人,祝贺你们学成归来!”
说着,阿祖率先高高举起了酒杯。
“学成归来,可喜可贺!”
爱伦·坡和左宗棠等数百人,几乎同时高高举起了酒杯,向学成归来的学子们,齐声道贺。
这场面、这氛围、这荣耀……!
包括邹伯奇和容闳在内,三十来名学成归来的学子,纷纷泪如雨下,感动之极!
在这一刻,他们注定了会成为其中一员,绝难割舍!
……
在春节假期结束之后,这三十来名学成归来的学子,都获得了各自的分配和安排。
容闳,被安排成为了左宗棠的秘书,协助总督巴拿马一切事务,等他熟练政务之后,还有大用。
邹伯奇和十多名喜好钻研的学子,被安排进入到新成立的加州高等研究院,专门研究各自的课题。
对于他们研究的方向,阿祖也格外宽容,任凭他们研究各自最感兴趣的方向。
尤其是邹伯奇,这个新出炉的物理学博士,对刚刚兴起不久的电学、电气以及无线电等等,非常感兴趣。
于是,阿祖就安排他,专门研究发电机、无线电报、电话、电动机等等。
在未来几十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革命即将兴起,所以,邹伯奇的研究极其关键。
谁能将发电机和电动机,率先应用于工业领域,谁就掌握了打开未来的钥匙。
而无线电报和电话这些通信手段,对于将来疆域无限辽阔的国度来说,更显得至关重要。
没有先进的通信手段,根本无法想象,如何管理和控制,疆域如此庞大的国家。
所以,不仅仅是邹伯奇专心致志的投入了研究,阿祖还给他配备了一个相当强大的团队。
无论是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加州大学教授,还是掌握了实践知识的机械工程师,阿祖为这个研究团队,配置了足足三十多人,基本上面面俱到,要什么人才有什么人才。
而阿祖自己,只要有时间,也钻进高等研究院,亲自参与和指导电气研究工作。
以阿祖领先一二百年的知识和眼界,只要稍加点拨,就能极大的推动研究工作的进程。
因此,加州高等研究院在电气方面的研究,进展极快,硕果累累。
也许用不了一两年,实用化的发电机、电动机,以及有线电话等等,就能提前诞生在华美公司的工厂当中。
至于无线电报,时间稍长,但顶多在三五年内,就能变成现实。
而电灯……那就更简单了,只要阿祖想,随时可以将这种简单的电器,给研究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