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炮打香江!(2/2)
甚至就算是洪天王,也几次三番被杨秀清公开羞辱!
而冯云山的回归,无疑是威胁到了杨秀清的地位。
要知道,在整个天平天国內部,冯云山的威望和人脉,完全不在杨秀清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冯云山回归的这一年时间,和洪天王一样,基本都被杨秀清架空,手上基本没有任何实权。
甚至当冯云山宣讲全新理念的时候,还被杨秀清公然驳斥为“妖言惑眾”,並禁止冯云山在公开场合露面。
直到这个时候,冯云山才悲哀的发现,整个太平天国,都已经沦为了杨秀清的一言堂,他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威胁和挑战他的权威和地位!
至於海外归来、满怀雄心壮志的冯云山,更发现,自己已经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明知道太平天国如此下去,必定会一步步走向覆亡,但自己却偏偏无力阻止,这种无力的绝望感,让冯云山备受煎熬。
幸而,在太平天国內部,还有石祥禎等一眾將领,明里暗里支持自己,多多少少,给了冯云山一点慰藉。
只听石祥禎兴冲冲的继续道:“南王,我斗胆问问,您是如何打算的?”
“如何打算……?”
冯云山想起,在离开加州之前,那位的谆谆嘱咐。
“是啊!”石祥禎重重点头,然后左右看看四下无人,这才压低声音道:“这太平天国,我算是看透了……根本就难成大事!”
“洪天王,无才无德;东王,有才无德;北王,卑鄙无耻小人尔……其余诸將,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难成大器……!”
“唯有南王您,德才兼备,偏偏被排挤架空!空有一身抱负,却无用武之地。”
石祥禎看似大老粗,但外粗內细,看人极准:“南王若久在此间,不仅难以施展抱负,甚至……早晚有性命之忧!”
“唉……!”冯云山无奈,只有一声慨然长嘆。
石祥禎都能看清楚的事情,冯云山如何能看不透?
但要他就此捨弃十年的心血,就此脱离太平天国,他真的心有不甘!
只听石祥禎继续道:“南王,与此在此坐以待毙,不如我们往南去,投了我那堂弟!”
“我堂弟那人,南王你最是清楚的,气量恢弘,忠勇耿直,只要和南王您和他联手,何愁大事不成?”
“话虽如此,但是……!”冯云山还是相当犹豫。
“南王,我知太平天国乃是你毕生心血!”
石祥禎继续道:“但是,眼下的太平天国,已经无可挽回!”
“与其如此,不若和我那堂弟联手,有朝一日,定然能够打回来,再造一个新的天国……!”
冯云山上下打量了一眼石祥禎,奇道:“祥禎,这可不像你能说出来的话?”
“嘿嘿!”石祥禎摸摸后脑勺,訕笑道:“这两句,是我那堂弟给我写的信中所言……!”
“原来如此!”
“不过……!”石祥禎正色道:“南王,我们私下里,也联络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兄弟,他们也对眼下的太平天国,失望透顶,都愿意追隨您……!”
“哦……?”冯云山眉头一挑:“都有哪些人?!”
“除了我们石家族人之外,还有罗大纲、陈玉成、李秀成……!”
罗大纲,也是太平天国的老人了,冯云山那是相当清楚和了解的!
罗大纲驍雄劲悍,用兵剽迅如风,雄冠诸將。特別是他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极受拥戴。
眼下的罗大纲,负责镇守镇江,乃是金陵的东部门户,位置相当重要。
而陈玉成和李秀成,这两个名字,冯云山就稍微有点陌生了,只偶尔听说是两个崭露头角的新秀將领。
石祥禎见冯云山面露疑惑的样子,於是解释道:“罗大纲是我们的老兄弟,早就对东王弄权,极为不满。”
“所以我稍加劝说,他立刻就同意追隨南王!”
“至於陈玉成和李秀成,此二人,是我那堂弟一年之前就曾来信,点名要结交游说之人。”
“原来如此……!”冯云山恍然大悟。
既然是石达开的来信,自然是那位的授意。
以那位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刻意结交和游说这二人,那定然另有深意。
冯云山虽然不解,但丝毫不会质疑那位的用意。
事实证明,那位的预言,从来就没有错过。
包括自己返回太平天国后的一切遭遇,都完全印证了那位的绝对正確!
冯云山沉吟良久,终於下定了决心:“祥禎,我等要脱离太平天国,动静必定不小。我不愿和老兄弟们,兵戎相见,你可有什么计策?”
石祥禎低声笑道:“我那位堂弟,早有定计……!”
“罗大纲眼下镇守镇江,我们石家族人的兵马,都集中在九江,而陈玉成眼下在武昌城……南王和李秀成,则在金陵……只需如此如此……!”
於是,石祥禎附在冯云山耳边,低语良久。
直到听完了之后,冯云山思索片刻,才缓缓点头:“如此,甚好……!”
石祥禎兴冲冲道:“南王,既然已经定计,那我就和我那堂弟,联繫安排好一切!”
“可……!”
下定决心的冯云山,再没有丝毫犹豫,重重点头。
……
1854年10月中旬,在长江那宽阔的江面上,突然出现一支极其庞大的舰队!
由十多艘蒸汽战舰,以及一百多艘蒸汽商船,组成的庞大舰队,轻而易举的击溃了满清水师的拦截,堂而皇之的,冲入了长江航道。
十多艘蒸汽战舰打头,沿途凡是敢於开炮的炮台,全都被这些战舰的舰炮,统统轰上了天。
甚至满清和太平天国布下的铁索横江,也直接被炮火轰成铁屑碎片。
这样一支突如其来的庞大舰队,完全无视了正在交战的清军和太平军,一路逆流而上,直奔上游的武昌城。
沿途的清军和太平军,对这样一支从天而降的舰队,根本束手无策,只能坐视其耀武扬威,横行无忌。
无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都试图搞清楚这支庞大舰队的来意。
但无论是打信號还是派出使者,这支舰队都完全没有任何回应,只是自顾自的逆流而上。
一直到了武昌城下,这支庞大舰队,才终於停了下来。
在这里,这支舰队接应上了一支千余人的太平军小部队,然后又在清军和太平军的目送之下,旁若无人的顺流而下。
然后,在九江城,这支庞大舰队,又接应上了两万多人的太平军,然后继续往下游而去。
之后,这支舰队又停留在了金陵附近的江面,接应上了一支仅仅只有数百人的小队伍,然后继续顺流而下。
最后,这支舰队停靠在了镇江港。
在这里,又接应到了三万多人的太平军部队。
装满了足足六万人的太平军,这支舰队才心满意足的,最终消失在了长江口,扬长而去!
对於这一支突如其来、又突然消失的舰队,满清军队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而反应过来的太平军,则是暴跳如雷!
……
金陵,东王府!
年仅三十一岁、目不识丁的东王杨秀清,此时正在大发雷霆。
“韦昌辉,你这廝在说什么……?”
暴跳如雷的杨秀清,指著跪在玉阶下的韦昌辉,骂道:“冯云山消失了、罗大纲消失了、石祥禎消失了、李秀成和陈玉成,全都消失了……?”
“跟著他们消失的,还有足足六万太平军……!”
“连带九江和镇江,都落入了清军之手……!”
狂怒的杨秀清,抓起桌案上的镇纸,朝跪著的韦昌辉,就砸了过去。
“嘭……!”
猝不及防的韦昌辉,登时被砸的头破血流!
但就算如此,韦昌辉依旧跪的规规矩矩,丝毫不敢动弹。
“东王……东王息怒!”
此时的韦昌辉,虽然贵为北王,但在杨秀清面前,甚至不如一条哈巴狗,温顺得连稍微叫囂两声,也根本不敢。
韦昌辉“协理天事”,太平天国所有大小事务,先要向他报告,然后他才再向杨秀清稟告,定夺取旨。
所以,现在直面杨秀清怒火的,也就只有他这个倒霉蛋了!
怒不可遏的杨秀清,指著头破血流的韦昌辉鼻子,继续骂道:“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竟然提前没有听到一点风声,你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偌大个南王府,一夜之间,人去楼空,也就罢了!”
“冯云山那廝自从归来之后,就和我们这些老兄弟不是一条心,走就走了。”
“可罗大纲和石祥禎,他们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將!”
“这二人一个守镇江、一个守九江,都是拱卫我天京至关重要的重镇!”
“镇江和九江一失,天京岌岌可危!”
“还有我那六万精兵……真是气煞我也!”
眼下的太平军,正是军力巔峰时期,但可堪一战的总兵力也就三十万上下。
一夜之间,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
这让杨秀清如何不痛心!
匍匐在地的韦昌辉,战战兢兢的回道:“稟……稟东王,冯云山和六万精兵失踪,我……我等推测,和石达开那廝,脱不了干係!”
“石达开……!”
杨秀清的脑海中,又浮现起那个英姿勃发的身影。
在拜上帝会起事之前,石达开也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和韦昌辉相当,仅仅只在洪教主、冯云山、杨秀清和萧朝贵之下。
但就在起事之前,石达开却莫名失踪。
直到许久之后,才偶有听说,石达开只身远赴海外。
而直到最近一两月,才听说石达开领兵打回来了,而且一举夺取了整个广东。
一个多月前,刚刚听说石达开领军夺取广东的消息,杨秀清等人,还异常高兴。
不管怎么说,石达开也是广西拜上帝会的老兄弟。
现在,老兄弟一举夺取了广东,无疑是帮了太平军的大忙。
要知道,广东可是满清朝廷最重要的钱袋子。尤其是在江南打得不可开交、一片残垣断壁的今天,广东税赋,对於满清朝廷来说,无疑就更加重要了!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无疑就是在比拼谁的钱袋子更深!
现在,广东这个钱袋子一丟,满清朝廷的实力,必定遭受最沉重一击!
一个多月前,杨秀清甚至还给石达开,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信中大致的意思是,邀请石达开儘快挥兵北伐,和太平军合併一处,共夺满清天下,然后裂土分王云云……!
但是,自从这封信写出去之后,就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回应。
没想到,今日韦昌辉再提石达开这个名字,却是在这样一个让人气急败坏的场合。
只听韦昌辉继续道:“石达开那廝,领兵从海外归来,一举夺取了广东,却对我天国的邀约,置若罔闻,明显已经和我们不是一条心!”
“再说,冯云山据说也是去往了那什么北美加州,和石达开正是一个去处。”
“冯云山在海外这一年多时间,两人早不知道商议了什么勾当。”
“冯云山自从归来之后,就和石祥禎等人,过从甚密。”
“而石祥禎,正是石达开那廝的堂兄!”
韦昌辉又道:“而罗大纲等人,当初就和冯云山、石达开、石祥禎等人,交情极厚!”
“冯云山和石达开先后归来,多半就说动了罗大纲,一同去投了广东……!”
“前些日子,出现在江面上的那支庞大舰队,多半就是石达开派来的……!”
韦昌辉虽然是个卑鄙小人,但脑子是绝对灵光的,否则此人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战功,偏偏却能爬到如此高位,投机钻营、操弄人心的本事,可见一斑。
三言两语,韦昌辉就將此事的箇中內幕,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杨秀清也是一代梟雄,迅速平復了心头的怒火,缓缓在宝座上坐了下来。
“这么说……冯云山、石达开、罗大纲、石祥禎,还有那谁谁谁,勾结在了一起,拐走了我六万太平精兵?”
依旧匍匐在地的韦昌辉,点头如捣蒜:“回稟东王,除此之外,卑职想不到別的缘由……!”
“若果真如此,那可有办法挽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