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大汉不能步隋朝后尘!萧和:我要把(2/2)
他会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待自己过目确认无误之后,再送往邺城给刘备。
那时的刘禅,在他们眼中,是一个谦逊好学、懂得尊重长辈的太子。
可没想到,这一次的渭水大捷,刘禅竟跳过了他们,自己亲自撰写捷报给老刘!
而且,连捷报中的内容,都没有征询过他们的意见。
这其中的变化,实在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大司马,太子殿下这是何意?”
赵云没能看明白刘禅的动机,眼神茫然看向萧和。
萧和淡淡一笑,笑容中却蕴含着意味深长:
“子龙啊,你忘了么,我们这位太子殿下,本就是三军统帅,从名义上来说,他本来就有权不征询你我意见,独自向天子上奏的权力。”
“只是以往他出于对我们的尊重,才一直如此行事罢了。”
赵云心头一震,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立时听出了萧和言下之意。
渭水一战,刘禅作为三军统帅,在这场一战中自然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如今,他自觉威名已立,翅膀硬了,便有了亲掌军权的意图,不想再受他们这帮“老东西”的钳制了。
想到这里,赵云眉头一皱,不禁长叹一声:
“当初也是他自称资历经验浅薄,说凡呈报天子奏书战报,皆由我们拟定,他稍稍过目便可。”
“那时的他态度诚恳,言语何其谦逊,我们方才答应的。”
“如今太子若想收回这份权力,大可明言便是,我们还能反对不成?他何必用这种方式收回,实在是没必要呀…”
赵云也是心直口快之人,他毫不掩饰地将心中的不快坦诚相告,话语中透露出对刘禅做法的不满与失望。
萧和自然听得出来,赵云对刘禅这个太子的做法,心下也颇有微词。
于是,他便找了个借口,将马谡暂且支开。
待马谡离开后,大帐之中左右无人,只余下了他们这两个老战友。
萧和目光望向上游方向,语气玩味问道:
“子龙,你觉得,咱们这位太子殿下,算得上是一位贤明豁达之主吗?”
这一问,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萧和心中深藏已久的念头。
他开始将那个念头,付诸于行动了。
因为在萧和看来,刘禅近期的种种表现,让他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他觉得刘禅的身上,杨广的影子已是越来越重。
杨广祸害的可不止是国家,让曾经繁荣昌盛的大隋王朝迅速走向衰败,最终灭亡。
百姓在他的暴政下,生活苦不堪言,被他祸害致死的竟有几百万之众。
而且,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对功臣勋贵也毫不留情,大肆杀戮,使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倘若将来刘禅继位,当真学起了杨广,那自己这个季汉第一功臣,能有好下场吗?
想到这里,萧和不禁心中一寒。
于国而言,若刘禅成为像杨广那样的暴君,必将使大汉江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百姓将再次遭受战乱之苦,国家也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于私而言,自己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都将毁于一旦。
因此,无论是从大汉朝,还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萧和都必须把刘禅,从太子之位上给拉下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