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小项羽VS小韩信!冉闵遗言有多霸气(1/2)
天幕继续讲述最后部份。
【一系列的胜利,拓展了冉魏的控制范围,暂时压制了后赵残余势力的反扑。】
【进一步展现了,冉闵作为一代枭雄的军事才能。】
【此时苍亭战后的巅峰冉魏,拥有三十万精兵,大军旌旗绵延百里。】
【即使是后赵巅峰时期,也没有如此浩荡的军威。】
【但这也是最后的辉煌了。】
【随后冉闵率领十万围攻襄国,在强攻不下后,改为长期围攻。】
【襄国石祗自去帝号,向各方胡族求援。】
【羯族石琨、羌族姚襄、鲜卑慕容儁纷纷率军来援,三方胡族加起来精兵十万。】
【冉闵率军主动进攻,却被包围击败,全军覆没。】
【虽然随后,冉闵再一次在邺城,以少量残军击败了石祗派来的七万大军,并最终反杀,攻克襄国。】
【基本上消灭了后赵残余,从此北方再无羯族势力。】
【但就在这来回拉扯的期间内。】
【国家的经济已经崩溃,土地无人耕种,百姓存活只有十之二三。】
【加之杀了李农之后,冉魏政权内部开始离心离德。】
【黄河以南的徐州、兖州、豫州、荆州等地,尽数投降东晋。】
【冉魏的实控土地越来越少,赋税也收不上来。】
【根本养活不了邺城的大军。】
【冉魏的军队陷入山穷水尽,不断离散,冉闵自己都只能带着剩余的士兵,离开邺城,前往其他地方就食。】
【而致命的阴影已从东北方向急速逼近。】
【前燕皇帝慕容儁,在慕容恪、慕容垂等名将辅佐下,趁着冉闵主力在南方和西方鏖战、河北腹地相对空虚之际。】
【于公元351年十月,亲率二十余万大军,分三路大举南下入侵。】
【慕容鲜卑的军队,是当时北方最精锐的力量之一。】
【其鲜卑铁骑更是号称天下无敌,早在石勒时期就闻名天下。】
【如今后赵内部全部打烂,在辽东发育多年的慕容鲜卑,已然成为了北方实力最强的势力。】
【冉闵闻讯,迅速调集所能集结的所有精锐部队,由他亲自统领,北上迎击燕军。】
【公元352年正月,冉闵与慕容恪率领的燕军前锋在安喜首次遭遇。】
【冉闵身先士卒,魏军士气如虹。】
【虽然魏军都是步兵,但初战便击退燕军铁骑,展现出了冉魏核心精兵的强悍战力。】
【慕容恪在网友们称为小韩信,用兵灵活多变。】
【慕容恪深知冉闵勇猛,魏军抱死战之心,锐气正盛,不宜硬拼。】
【于是审时度势,主动后撤,诱敌深入。】
【冉闵这边后方不稳,粮草紧缺,求战心切,想要速战速决。】
【渴望一举击溃燕军主力,遂率军一路追击。】
【冉闵十战十捷。】
【慕容恪则且战且退。】
【将冉闵引向预设的战场。】
【廉台的旷野,适合铁骑作战。】
【这正是慕容恪选定的战场。】
天幕外。
曹操。
“鲜卑人能骑善射,确实是优秀的骑兵。”
“这慕容鲜卑,又有精良的铁甲重骑,声势只怕是不亚于虎豹骑。”
“冉闵能率领劣势兵力的步兵,连战连捷,属实不易。”
“看来我之前,还是低估了他的军事才能。”
一旁的曹丕听了曹操的话,陷入思考。
他疑惑地问道:“父亲,冉闵能以步兵连续战胜骑兵。”
“而且还是数量处于劣势、吃饭都吃不饱,疲倦不堪的步兵。”
“战胜养精蓄锐、来势汹汹的鲜卑铁骑。”
“这确实困难。”
“但会不会是那慕容恪故意战败呢?”
“毕竟天幕上也说了,慕容恪抓住冉闵想速战速决、拖不起的心态。”
“主动不断后撤,把冉闵的魏军主力,引向对鲜卑骑兵最有利的地形。”
“然后再一击必杀!”
“不出意外的话,天幕接下来就要讲述,落入慕容恪陷阱的冉魏大军,被骑兵在平原上反复冲杀战败的场景了。”
不得不说,曹丕的分析很有道理。
但曹操还是摇了摇头。
心中甚至对曹丕的军事能力有些失望。
但曹操还是耐心的解释说道:
“诈败诱敌,这确实是一个策略。”
“但实际战况,绝非慕容恪能赢而不赢。”
“慕容鲜卑兵力本就占优势,又是养精蓄锐的骑兵。”
“若不是冉闵所部确实能打,何需连战连败、诱敌深入呢?”
“要知道,故意诈败、佯装不敌、诱敌深入。”
“这固然是好计策。”
“但风险也极大。”
“稍不注意,佯败就会变成真正的溃败。”
“连败十场,更是会导致士兵畏敌如虎,后续战斗更容易溃败。”
“慕容恪应该也想正面击败冉闵,可经过战斗,发现不行。”
“所以没有投入所有兵力,而是放任前锋军战败。”
“如果不是确实无法迅速击溃冉闵。”
“慕容恪,他又何必冒着全军溃败,连续输十场的风险,把冉闵引入包围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