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43章 言之尚早

第243章 言之尚早(2/2)

目录
好书推荐: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北美暴警:从抓捕吹牛老爹开始! 从地下城到游戏帝国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围棋:谈恋爱哪有头衔战重要

他愣了好一会:“老师,那这工还开不开了?”

“还开什么开?”水即生叹了一口气,“小林压根就不信这个!”

任新波怔了一下,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他感慨的不是林思成信不信这个,而是就半天的功夫?

明天才开工,林思成今天就把活干了快一半……

任新波有些狐疑:“但感觉,他兴致不是很高?”

“得有多高才算高?”水即生看了他一眼,“像你一样,喜形于色,欣喜若狂?”

不然呢?

国内首次发现,填补空白,改写历史,搞不好就能上教科书,换谁不激动?

但林思成别说激动,脸色都没变一下?

任新波嗫动嘴唇,刚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嘴:与他半天找到了两层遗址相比,这算个毛?

包括到现在,他都没想明白,林思成是怎么判断的,又凭借的是哪些依据……

也不止任新波想不明白,还包括田杰、高章义、商妍、赵修能,以及王齐志,何志刚。

食堂安排在村小学,谈武联系市(县)宾馆,临时送的快餐。不可谓不丰盛,但都没什么胃口。

唯有林思成,不疾不徐,细嚼慢咽。

“其实并不难判断,包括窑神庙、窑厂布局、窑炉走向,以及烧煤,焦炭,等等等等……”

“要说依据,那就更多了,包括山势、河道、地形、方位、瓷土成份、矿藏分布……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水总工的那只碗,以及那些瓷片……”

他们也知道,林思成依据的肯定是这些因素,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具体因素的因体作用,具体怎么体现,以及相互间形成的是什么样的印证关系。

“说起来有些复杂,我说简单一点……”刨完最后一口饭,林思成放下碗,又接过方进递来的茶杯:“就比如数学公式,做的题多了,自然就会套了……”

几个人愣了一下。

明白了:读书万遍,其意自见。

就好比一群学渣和一个学霸,他们读的书没林思成的多,林思成说的再多,也没办法理解。

问题是,平时也没见林思成怎么读书啊?

“但焦炭呢?”王齐志想了一下,“这个没有任何依据,甚至没有任何记载和发现,你是怎么判断的?”

林思成顿了一下:其实依据还是有的,也有发现,但不是现在发现的,而是还得过好多年。

2023年,禹州下白峪钧窑遗址群第三次发掘,出土唐代陈设类官窑器,黑、白、青、彩釉均有出土。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一只釉瓷的玉壶春瓶:

此次发现,不但将这种器形的发源年代从宋代推到了唐朝,更是改写了钧窑的发源地:之前为禹州市中心的八封洞,此次发现则证实,在西南约四十公里的神垕镇下白峪。

更是将钧窑烧制彩色窑变瓷的历史从北宋初,提前到了唐代开元年间,整整提前了两百年。

除了这只玉壶春瓶,当时遗址中还发掘出孔雀石釉料遗迹,同步证明唐代中期,钧窑就已经具备烧制高温窑变瓷的工艺和技术。

问题随之而来:这种海棠红的釉色,需要在1350度到1380度的还原气氛下,使孔雀石中的氧化铜还原为单质铜,再合成氧化亚铜,否则红色无法呈现。

但是,以唐代柴窑的技术,窑温达到一千两百度都难,遑论接近一千四?

直到第二年,也就2024年,窑址附近再次发掘出土法炼焦炉遗址,才有了猜测:很有可能在唐代时,钧窑就掌握了炼焦技术,并用于烧瓷。

但因为那一块儿是钧窑遗址群,大窑小窑几十座,从唐到明哪一朝的都有。又因为地层破坏的很严重,无法证实炼焦炉是唐是宋,是元是明,所以一直没有定论,

当时,林思成还去看过,他倾向于北宋,更或是唐。

至于之后是怎么定论的,他已经不知道了,但不妨碍他以此做为依据:

既然唐代开元时期的钧窑有可能炼出焦炭,再烧出一千三百八十度的铜红釉,为什么同时期或是更晚一些,离钧窑不过三百公里的河津烧不出一千四百度的白釉瓷?

反正只是猜,只是推测,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包括当时和水即生探讨,他也只是随口一说,就连林思成自己也没抱多大希望。

不料一猜就准?

干了两辈子,林思成太清楚,如果那堆焦炭确实是唐代的,意味着什么:工业革新、技术革新、燃料革新。

甚至于有可能达到“探源中华文明工业基因,改写全球技术史”的高度:炼焦历史早于欧洲约1000年,凸显中国古代工业技术的前沿地位。

与之相比,省内国内首次发现,填补历史空白等等,都如小儿科。

当然,只是可能。所谓孤证不立,孤据不考,光靠这一处遗址远远不够,至少还得发掘两到三处同时期遗址,相互论证。

但绝对不至于像任新波说的,兴致不高。

只是他性子比较稳,脸上看不出来罢了。像商妍、田杰、高章义,乃至已经回了市了做化验的黄智峰,早已兴奋的不知所措,连饭送到嘴里是什么味都尝不出来了。

想像一下:光是这一处窑址,能写多少论文,能发多少期刊?

何志刚点了一根烟:“既然不开工,我下午就回去了,局里这边好办,都是之前谈好的,最多发一份通报。但学校这边,你准备怎么汇报?”

“学校这边也是谈好的,肯定还是按照约定来。”林思成笑了笑:“况且这边聘书照颁,工资照发,半点折扣都没打。不能突然发现好处,就反悔变卦!”

稍一顿,何志刚点点头:“对!”

谈武坐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当没听到一样。

但他心知肚名:何局长和林思成说的是有关遗址的发掘报告,以及后续的论文和期刊发表。

其它都不提,就说一点:唐代炼焦,这四个字只要一见报,全国都得震三震。包括历史、考古、陶瓷、工业、文化等等等等学术界,以及中管部门。

别说彻底证实,只要能研究出点成果,相关的期刊想怎么发怎么发,而且绝对是最核心,最权威的那一种。

都不需要多,至多两三篇,升一级职称绰绰有余:从讲师到副教授,从副教授到教授。

而西大作为全国考古学排名第二的顶尖学府,简直是天赐良机。说不定,就会有人动脑筋。

认识这么久,何志刚当然清楚林思成的性格。虽然说这些还早,说不好发掘就得以“年”计,但所谓未雨绸缪,于情于理,他都得提醒一下林思成。

转念间,他又看了看王齐志,王齐志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就如之前他给林思成保证的:你只管搞学术,搞研究,剩下的,全交给老师。

别说校长和耿院肯定不会动这样的心思,哪怕动了,他也保证第一时间顶回去。

话再说回来:林思成,他这个老师,商妍,方进,以及中心的李贞、实验室的朱开平、冯琳等等等等,这些是不是都是学校的人?

不用多,每人发个一两篇,是不是都算西大的?

t类(特种)和a类(权威核心)让林思成发,剩下的b类、c类和普刊,肯定要给当地协助部门分一部分。然后还要加上田杰、高章义、几个考古分队长,以及黄智峰,两个实验组长。

这又是多少人?

哪里能轮得着临时插队的?

转着念头,他给何志刚递了一个放心的眼神。

两人对着眼神,商妍后知后觉:“那当地部门呢?”

“说是那么说,但不好真的吃独食,分肯定是要分一部分的!”

林思成笑了笑,“当然,说这些还太早,万一是元代炼的焦,那提都不用提!”

几个人齐齐的摇头:两个文化层的土层构造那么相似,怎么可能跑到元代?

至不济,也是宋……

正思忖间,电话“嗡嗡”的一震,林思成顺手接通,里面传出黄智峰的声音:

“林老师,焦炭的断代结果出来了……”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嫌疑人开始的密教人生 创世纪超能鹿战队 半岛:被做票的我不再躺平 二周目,她们的救世剧本是假的 重生后,她们抢着给娃当妈 华娱从忽悠富贵花开始 说好合租群友,咋成了可爱学姐? 请公主称父皇! 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 恶婆婆穿成小奶团,擼起袖子揍全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