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2/2)
检测、化验设备更简陋,大部分都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古董。
但这并非是林思成不想弄,而是条件不允许:好多都需要进口,没有国家文物局批准和配合,他有钱都买不到。
关键的是他这个思路:吴晖搞了半辈子文物保护,孙嘉木搞了半辈子考古发掘,一眼就能看出,林思成的这套设计有多合理,有多实用。
他们觉得,局里压根就不用耗时间和精力搞什么设计,直接照着这儿抄就行。
但问题又来了:林思成也是第一次出野外,第一次实践,一点儿经验都没有,对吧?
局里也只是开了两次会,只说为什么要这样干,至于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一个字都没提。
更没有什么思路可言,那为什么一搞,就能搞这么标准?
真就一学就懂,无师自通?
暗暗转念,吴晖和孙嘉木对视了一眼,眼底泛起了光:何需等到校招?
所谓特事特办,只要林思成愿意,他俩现在就能给他挖个萝卜坑……
王齐志比他俩还奇怪:没错,林思成是让他帮忙找了份文件,但那里面只有倡议,顶多只算是指了个方向。林思成即便想琢磨,也无从琢磨起。
那这座可移动式实验室区是怎么搞出来的?
如果要问林思成:当然是抄的。
2018年,国家文物局计划对三星堆进行全面发掘,考虑到“文物出土后会劣化”、“移动过程中出现二次破坏”、及“细碎文物难清理”等问题,经过专家团队研究,集“自动作业”、“环境监测”、“就地保护”、“就地研究”等等功能的自动化考古舱应用而生。
功能大致就是这么多,设备当然比这一座更先进,更智能,但第一次应用,已经是2019年。
等于林思成把十一年后的成熟理念搬到了现在,又实地改良,就地取材,自然而然,吴晖就觉得既合理,又实用。
转念间,专家团围着遗址转了一圈。包括文物暂存室、化验室、修复室。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一群人还是止不住的感慨:即便让他们亲自发掘,也就到这个程度。
所以,这还怎么指导?
专家们都觉得挺为难,吴司长和杨处长却觉得挺好办:来去几千公里,不可能白来一趟,该指导当然要指导。
但又没说让谁指导?
参观完,已接近十一点,市招待办在县宾馆准备了午餐。
做为现场负责人,林思成照例陪同。
赵二开的大切,王齐志刚要上车,吴晖招了招手:“来来来,王教授,坐我这辆!”
师生俩对视了一眼,王齐志轻轻的点了一下头,走了过去。
崭新的奥迪,刚从市里调过来的,两人上了车,吴晖拿过烟盒。
“啪”的点着,吴晖开门见山:“你给小林说了没有?”、
“说了!”王齐志叹了口气,“但他觉得,趁着年轻脑子好使,还是多读点书的好!”
吴晖怔了一下:“下个月不是就毕业了吗,他还读什么书?”
“当然是读研究生!”王齐志吐了一口烟,“导师是我!”
吴晖眼中泛起古怪:王齐志,你摸摸胸口问问自个,你能不能教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