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相谈甚欢(2/2)
爱丽丝便跟随母亲蕾欧诺拉,一起来到了北欧,并在这里生活了足足有十年之久。
这十余年,她难免是孤独的。
一方面,她每天要待在实验室里,研究各种化学、物理、食物、高新仪器等理论和东西,很少有时间能出去走动走动,去认识一些朋友。
另一方面嘛。
她擅长分子料理,而远月的精英教育,又迫使她曾想用料理去征服他人。
然而,北欧文化向来强调平等与简约。
在如此环境中。
好胜心极强的她,自然难以适应。
以前,她会特别想念远在天边的堂姐妹薙切绘里奈,会多次写信给她,以此来寄托和倾诉自己的那些痛楚和孤独。
可无论她寄出去多少封书信到霓虹,结局都是只有一个:
杳无音信!
故此。
她是真的很孤独孤独。
若不是有母亲自始至终陪伴在她身边,她指不定都快要整出抑郁症了!
现如今,好不容易碰上了一位年龄跟她相差几岁的男生,而且此人还颇具有神秘感。
因此,爱丽丝很快就跟他畅聊起来。
……
“你说什么?”
“市面上的那些豆腐,也是分子料理?”
“啊?”
“我怎么知道豆腐如何制作?”
聊着聊着,当得知分子料理也可以不必高大上,也可以亲民化的时候,爱丽丝是明显感到震惊。
特别当林旭拿豆腐来举例,她更是陷入了瞠目结舌的状态。
蕾欧诺拉,见着自家女儿竟是跟刚认识不久的林旭聊得火热,都没有她插嘴的余地了,不由觉得非常诧异。
紧接着。
她开始思索起来。
最后,似是想到了什么,道:“好像是呢!”
“如果从破坏分子结构来看,豆腐反而是一种最完美的龙吟料理,不仅能完全解决了豆子的腥味,还能发挥它最完美的蛋白质味道!”
显而易见。
分子料理并不只有高大上,也可以很接地气。
有不少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也属于分子料理,不管家里有没有矿都吃得起,比如:
小朋友最爱的。
制作,需要高温加热。
白砂热量打破了晶体结构,将类变成浆,在高速旋转的机器中,通过离心作用甩出极细的丝。
再遇空气冷却呈絮状,从颗粒状变成丝状,风味也随之改变。
餐桌上最常见的豆腐制作,亦是如此。
豆腐。
需要先煮豆浆。
豆浆,则是黄豆蛋白质的胶体溶液。
由于蛋白质胶粒表面的相同电荷互相排斥,胶粒之间不会碰撞,粘结状态相对稳定。
卤水豆腐,是在蛋白质胶体中加入足够的电解质。
让电解质中带正电荷的钙,镁离子中和掉蛋白质胶粒所带的负电荷,促进分散的蛋白质胶粒聚集沉淀为固体,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豆腐。
从豆浆到豆腐,蛋白质形态变了,口感也不一样。
此外,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果冻、皮蛋、芝士奶粉等等,都可以算作广义分子料理的范畴。
“昂贵”一词。
与分子料理本无关系。
只是因为新奇,噱头十足,所以坐地起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