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既然掉马,那就秀一把(2/2)
程夫子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你这是一言中的啊!是我多虑是我多虑了,哈哈!”
齐政笑了笑,顺带着借机抬了一手周坚,“学习总是一个不断淘汰的过程,学不下去的只能退出,耐不住寂寞的跟着离开,最终也会有人继承和发扬圣人教化和先贤大义的。便如我家公子,虽然入门稍晚,但一颗向学之心,却也热忱,若得名师之教,将来未必就不能后发而先至,在学问之道上有所成就。”
程夫子点头,指着一旁懵懂的周坚,“你小子,真是好福气!走了,回课堂了。”
不多时,结束课间休息的众人重新在课堂上坐下。
程夫子目光扫视众人,没有半点方才面对齐政时的轻松与欣赏,严肃道:“这些日子,为师时常在观察你们,你们是不是觉得,拜入了为师门下,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轻松自在了?为师告诉你们,你们还差得远!”
“今后的你们,不论是要治学还是要入仕,都有的是关卡和考验,你们若是懈怠,趁早回家,熄了这颗向学之心!”
众人噤若寒蝉,低着头不敢吭声。
就连觉得已经跟程夫子拉近了许多关系轻松了不少的周坚,也是绷着一张稚嫩的脸,不敢有丝毫的表情。
唯有齐政,早就习惯了这等场合,同样的面无表情之中却透出一股子平静从容。
“昨日,周坚的那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写得很好,也是为师对你们未来的期许。”
“但只有那样是不够的,你们日常治学的态度,也太差了!整日只知埋头书本,不懂活学活用,哪怕老了,也不过皓首穷经一腐儒尔!哪儿称得上我程硕的弟子!”
程夫子站起身来,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竭力避免自己和齐政对视,免得老脸臊红。
“这两日,一个小友送了为师一首诗,为师觉得可堪为尔等之榜样!”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们瞧瞧,人家也同样年不过二十,却能有这样的觉悟和才华,你们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为师回头将它裱起来,悬于此壁,当为尔等座右之铭!”
程夫子一通训诫,将众人说得服服帖帖,脑子灵光的厉飞心念一动,主动表态。
“先生,您的训诫弟子知道了,今后定当以这位仁兄为榜样,学习其治学之态度,不埋首书本,不读死书,争取做一个于国有用之人!”
程夫子欣慰颔首,“有这个觉悟,那就不枉为师方才的一番口舌。”
见厉飞打了头还得了好,其余几个程氏子弟也纷纷开口,“先生,弟子一定将您的教诲铭记于心,日日感念!”
“先生,这位作诗的大才,竟然如此年轻有才,弟子一定以他为榜样,好生学习。”
程夫子点头,“好好好,你们有这份心就好。此事就说到这儿,咱们上课。”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堂课上完,今日的学习也宣告结束,程夫子直接拿着书册走了出去。
而周坚和齐政也收拾笔墨准备离开。
一个坐在他们旁边的程氏子弟嘲讽道:“咦,周坚,你怎么不笑了?昨日献上对联你不是笑得很开心吗?”
另一个程氏子弟也上前唱和,“三哥,你怎么能揭人短呢!人家那对联能比得过那位天才仁兄的诗吗?那就是米粒之于皓月,能争辉吗?人啊,总得有些自知之明不是。”
“可不是么,有些人还得意忘形地真的把书童带来,尊卑都不分,这下不嚣张了吧?”
厉飞也笑了笑,“周坚,别以为写了对联就了不得了,诗文方是大道,好好学学那位大才,说不定今后先生还有机会带你去见一见人家。”
若是往日,听见这些嘲讽,周坚说什么也要怼回去。
但此刻,他只是竭力地绷着嘴角,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他看着眼前这帮人,嘴唇微动,无声地说了一个这两日从齐政那儿学来的词。
“傻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