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37章 明升暗贬

第337章 明升暗贬(2/2)

目录
好书推荐: 同时穿越从尊者大帝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 权游:我多斯拉克,不是蛮人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 全球影帝:我拍戏就是为了杀青! 从听云轩开始说相声

沈鲤对于国子监预科十分重视,给第一批预科配备了五经博士作为老师。

明初以来,国子监的教育水平下降,很多举人都不愿意入监学习。

但是这是对举人来说,对于国子监预科生来说,这些五经博士已经是他们原本这辈子都接触不到的良师了。

让沈鲤意外的是,本以为这些五经博士会有怨言,可没想到这些五经博士们却很乐意去教预科生。

胡伦就是这样一名五经博士。

原本国子监中,监生嫌弃五经博士教学水平低,捐钱进国子监的更不会去听课。

这些五经博士授课,也就是按时上课讲课,讲完课就走。

胡伦想起自己第一次给预科生上课,面对课堂中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自己上完课后,那些围着自己答疑的学生,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些国子监预科生是地方学政推荐上来的,本来胡伦还担心这些寒门学子基础不好。

但是很快胡伦就发现,基础不好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这帮学子的求学之心。

老师和学生也是互相感染的。

胡伦幼年家贫,也知道读书不容易。

面对这些同样出身的寒门子弟,胡伦也拿出了热情,还专门拿出课余时间给学生答疑补课。

胡伦甚至还仿照《送东阳马生序》,给自己的学生写了一篇劝学的文章。

这篇文章胡伦用了真情,写出了自己少时求学的不容易,又对在场预科生提出了未来期许,写完以后胡伦又在课堂上念了一遍,让课上的学生都感动不已。

等着下课的时候,名叫孙文启的预科生找上了自己。

原来这个孙文启原本是京师的报童,因缘际会被推荐入了国子监预科。

孙文启是整个班上基础最差的学生,但是孙文启又是班上天资最高,学习最刻苦的。

孙文启听完了胡伦的文章,向胡伦建议向《乐府新报》投稿。

胡伦原本是不敢投稿的。

京师大报发行至今,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录用的标准也越来越高。

胡伦就知道国子监中,就有几位五经博士经常给《乐府新报》投稿,想要在报纸上一夜扬名。

但是至今没有人能在《乐府新报》上发文章。

但是在孙文启的劝说下,胡伦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乐府新报》投稿。

结果是这篇文章很快被《乐府新报》录用,直接刊登在了下一期的报纸上。

这也让胡伦狠狠在国子监露了一次脸。

胡伦拿到稿费之后,用这笔稿费帮着预科班买了很多书,又传为国子监内一段佳话。

很多五经博士都在教学中找到了新的目标,明白先贤教书育人的意义。

这种变化让沈鲤十分欣喜。

他接手国子监后,曾经用了很多办法,试图重振国子监。

但是除了挑了一批贡监生尖子外,沈鲤重振国子监没什么成果。

没想到自己重振国子监的想法,会以这种方式成功。

沈鲤又说道:“子明(胡伦字),我记得你是卫学出身?”

胡伦说道:“司业,下官是福建海卫出身,年少失怙,是在卫学读书,后来科举中第的。”

沈鲤其实也是看了胡伦在《乐府新报》上的文章,才知道他是沿海卫所的卫学出身。

大明很多卫所可以办学,卫所子弟可以在卫学就读,以卫学生的身份参加科举。

沈鲤说道:“子明,今天殷阁老召我去礼部,谈起了水师学堂预科的事情。”

听到这里,胡伦脸色微变。

殷士儋这个新入阁的专务大臣,现阶段主要经历就放在三大预科上。

国子监预科是最容易的。

国子监预科就在国子监内,直接用国子监的老师就行了,校舍稍微整修一下能用。

武监的预科难度也不大,武监本身就设置了预科,建造的时候就预留了校舍,师资用武监的教官就行了。

只有这个水师学堂预科,才是殷士儋和礼部最头疼的事情。

别说是水师学堂预科了,水师学堂的师资力量都不足。

沈鲤说道:“子明啊,昨日张阁老也关心了水师学堂的事情,户部专门拨发一笔银元,给愿意去莱州的教师安家。”

“安家费?”

沈鲤说道:“是啊,子明在京师还是租房吧?”

胡伦点头,沈鲤说道:“莱州的房子可要比京师便宜多了,户部给愿意去莱州的教师费用,帮助他们在莱州置产安家。”

“水师学堂和水师学堂预科还有水师的补贴,算下来俸禄要比京师高一倍。”

听到“高一倍”,胡伦的呼吸也急促起来。

京师居大不易,胡伦中进士太晚,最后只能来国子监混日子。

原本还能勉强支撑,但这些年来,京师的商品越来越多,胡伦家中有两个儿子,开销也越来越大。

想起家中老妻的埋怨,胡伦原本也想外任,但是自己一没钱聘请师爷,二没过硬的关系,去地方搞不好还要被胥吏欺负。

沈鲤又继续说道:“另外吏部也发了新规,水师学堂和预科虽设在莱州,但是也是大明官方三大学堂之一,所以水师训堂的教官还是京官。”

接着沈鲤又说道:

“京官子弟,按例是可以在顺天府科举的。”

听到这里,胡伦终于下了决心。

他家中有二子都在准备科举,之所以不肯外任,也有为了儿子前途的考量。

既然朝堂上的大佬们都已经考虑周全了,胡伦答应了沈鲤的要求

胡伦下定决心后,回家和老妻说明了情况,听说又能保留京官待遇,俸禄又能翻倍,胡伦的老妻也支持他去水师学堂任教。

胡伦的妻子带着两个儿子留在京师读书,他先去莱州看看情况,如果莱州的环境好就把妻儿接过来。

胡伦临别的时候,又舍不得自己预科的学生,又在国子监预科讲了最后一课,劝导学生们好好努力。

在场的预科童生也都舍不得胡伦,相执泪眼后,胡伦终于踏上了前往莱州的路。

这一次水师学堂来京师“挖人”,给的待遇确实不错,胡伦见到了几个相识的官员,甚至还有一位翰林院不得志的老翰林。

一行二十人,在水师军官的护送下,乘坐漕船前往直沽,再乘坐海船前往莱州。

等到胡伦看到直沽港口云集的商船,又看到巨大的水师战舰直沽号,原来水师是这么财大气粗的吗?

这下子胡伦也对前途有了信心。

——

五月,报馆中的苏泽,听到窗外的咕咕声。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大腕崛起 土匪营 大明钉子户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皇恩荡漾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第三次机遇 戏闹初唐 狮子与兔(BDSM) 宋时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