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关于曹操重生成皇叔的那些事 > 第16章 可是梁国桥公?

第16章 可是梁国桥公?(2/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罗:龙王之神明哀歌 芙莉莲:开局支配阿乌拉 女侠,听我解释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佣兵战纪 洞玄灵境 拿着MC系统假装灵气复苏 骑士不好当 重回港岛百年

二人并肩而行,亦心知肚明,既然是在此时引荐的贵客,自然是会对大业有所帮助的。

——

东汉儒家思想盛行,强调“亲亲”“尊尊”,人际交往中注重情感与礼法的结合。

通常成年男性间的正式拜访多为单人或携带仆从。

而携家人,尤其是女性晚辈,往往体现二者关系已超越普通的同僚之交,达到“通家之好”的私交层面。

东汉官场复杂,高位者病重时,单纯的官员拜访易被视为攀附或探听虚实。

幼女作为家庭中纯真无涉的象征,携带幼女以“私人探访”而非“公务拜谒”的形式出现……

可淡化政治色彩,使拜访更显纯粹,凸显故交之情,避免引发关乎朋党或利益的猜忌。

同时,也可以表明拜访者对老友权威与德行的信赖,对二人之间深厚情谊的重视。

尤其在老友重病时,此举暗含“晚辈承继旧谊,世交延续”的心意,更是委婉的表明自己会对老友身后事进行庇护与关照。

——

凉风裹着碎雪掠过斑驳的朱漆门,檐角铜铃发出微弱的呜咽。

一位老者身着素色深衣,袖口已洗得发白,手中紧紧攥着一卷布满批注的竹简。

身旁女子垂鬟分肖,鬓间斜别着半枝残梅,瓣上凝着的霜珠,衬得她眉眼格外清冷淡然。

“父亲,皇甫公的病……”

女子声音轻得如同飘落在地的雪,带着丝丝担忧。

老者重重叹了口气,浑浊的眼中泛起追忆的神色:

“威明兄与父有总角之谊,更为莫逆之交……”

话音未落,门内突然传来急促的靴声,朱漆门“吱呀”一声缓缓推开。

“威明兄可是歇息了?”

老者急切地问道,这问候随着灌入的风,轻轻飘到众人耳边。

皇甫节快步迎上前去,双手抱拳行了一礼,道:

“正是……让公祖久等了。”

刘方依礼踏入,先是颔首致意,可当听到“公祖”这个称呼时,他猛地抬起头,直直地看向那位老者。

这位……

“可是梁国桥公?”

刘方迅速调整仪态,恭恭敬敬地长揖及地,声音清朗如松:

“晚生刘方,字元义,得蒙威明公不弃,忝列门墙。”

他的话语中充斥着敬重,也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期待。

这位梁国桥公,名为桥玄,字公祖。

前世曾是他引路之人,更有知遇之恩。

遥想当年,刚举孝廉的他,还未赴任雒阳北部尉,手持父亲曹嵩所给拜帖,以晚辈之姿拜访桥玄。

那时士人皆道他任侠放荡、不修品行,作为宦者之后,若想在宦海立足,急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正名。

他本以为桥玄也会如其他士人般轻视他,却不料桥玄毫无门第之见,热情相待,任他畅所欲言,静静倾听。

最后,桥玄一句“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将他送入士人视野。

与许劭的捧杀与污蔑不同,桥玄字字句句,皆是出于真心。

桥玄与他后来能成为忘年之交,与桥玄的生平不无关系。

桥玄年方弱冠,就单骑入陈国,擒陈国相羊昌及其食客十余人,昼夜审讯。

那是桓帝年间,大将军梁冀急派快马送来赦书,桥玄却将文书掷入熊熊火盆,厉声喝道:

“羊昌罪证确凿,岂容权贵庇护!”

最终将羊昌锁入囚车押解雒阳,百姓听闻,无不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后来调任洛阳左尉,谒见河南尹梁不疑时,面对对方“汝这等寒门,也配与吾同朝?”的刁难。

桥玄怒目圆睁,愤然拂袖:“吾宁可归耕陇亩,不事谄媚!”言罢,直接挂冠而去。

归乡的三年间,他躬身耕作、潜心读书,暗中查访民情。

当发现豪强侵占良田,便默默搜集证据,待朝廷征辟为齐国国相,一纸弹劾,将豪强田产尽数削夺,分与流民。

百姓欢呼:“桥公归来,如旱苗得雨!”

任汉阳太守时,上邽县令皇甫祯仗着是皇甫规从子,贪墨无度。

桥玄微服查访,只见饿殍遍野,而县仓粮食却已腐臭。

次日升堂,他怒拍惊堂木:“拖那蠹虫上来!”

皇甫祯匍匐阶前,桥玄亲自批下“髡笞”之刑。

皮鞭落下,鲜血四溅,皇甫祯哀嚎求饶,桥玄却目眦欲裂,毫不留情,最终将其杖毙于市曹。

自此,汉阳郡吏治清明。

事后,桥玄亲赴皇甫氏叩门请罪,皇甫规不仅毫无责备,反而回以大礼,谢他清理门户。

从此,二人原本的总角之谊更进一步,成为莫逆之交。

当北狄犯边,鲜卑铁骑连破三郡。

桥玄临危受命为度辽将军,持节黄钺,单骑巡营,点齐五万精兵。

时任雁门太守的皇甫节闻讯,昼夜奔驰,一马当先,鼎力相助,与桥玄并肩而战,生死相依。

历经数场大战,败鲜卑、破南匈奴、退高句丽,保境安民,胡虏远遁,边境炊烟再起……

或许在桥玄眼中,看到当年的曹操所经历的一切,何尝不是看到年少的自己?

棒杀蹇图得罪权贵,任顿丘令让百姓和乐,迁济南相整肃吏治,心怀征西之志,也曾挂印归乡……

每一步,都似曾相识。

前世,桥玄与他“士死知己,怀此无忘”,更让他“登堂见母”,在大汉这是一位名士能给到晚辈的最高礼遇。

临终之际,桥玄更是将身后事托付于他:“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

桥玄一生清廉,严于律己,未曾扶持任何子弟族人任高官,离世时家无余财,丧事简单朴素,甚至不成殡礼。

可桥玄离世之时,正值黄巾之乱,他一时疏忽,未能照顾好桥玄的家眷,直至其流亡南方之后,才得知消息。

那个时候,早已追悔莫及,他更无颜面对桥玄后人……

建安七年(202年),他途经桥玄坟墓,忆起桥玄昔日玩笑:

“吾死之后,孟德从墓前经过,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鸡来祭奠吾……”

“车马过去三步以后,孟德若是肚子疼可不要怨吾啊!”

念及此处,他唯有仰头长啸,热泪夺眶,亲撰祭文,以寄哀思,告慰这位如师如父的友人。

……

刘方望着眼前的桥玄,前世种种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飞速闪过:

那句改变命运的举荐之语、平日里不倦的殷切叮嘱、还有临终前……那被他辜负的托孤重任……

曾经也幻想过若是有缘再见……

他手指不自觉地微微颤抖,想伸出去握住桥公,又僵在半空。

此刻真的夙愿得偿,怎的却有些不知所措?

喉咙艰难地滚动了两下,想要开口,却发现嗓子眼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元义公?”

皇甫节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刘方这才如梦初醒,慌忙整理衣袍,再次深深行礼。

可桥玄似乎有所感应……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诡异都市当剑豪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异世纪福音圣男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艺人 红楼窃玉 我在俄国当文豪 港综:开局抽死签 队魂 兼程1995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