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名声在外(第一更)(1/2)
第244章 名声在外(第一更)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尽头是什么,是带货!
现在李松做的其实也是一样的,自己现在获得的巨大流量,也要转变成带货,不过是带自己公司生产的货。
西方这次之所以这么关注神庙事件,完全是三当家不要脸。
西方人本来就是强盗性格,没想到的是三当家这么不要脸。
李松在报纸上得知,三当家禁止任何阿美国籍的人出境,接受调查。
另外扣押了一些阿美公司的资产,要求阿美公司查出凶手,不然就要用这些资产充抵神庙被抢的黄金。
阿美的大使都气疯了,啥证据没有,就直接不允许出境?还扣押阿美公司的资产?
阿美大使还借用李松的话,指出这是一场三当家政府的阴谋,三当家政府更加不干了。
于是三当家政府让最高法院判决神庙归政府管辖。
然后这一举措导致了当地的反对,因为神庙是王族后裔管辖的。
然后又在当地闹了乱子,当地的人又开始反对,就连当地的邦也反对这些归政府。
当然也有支持三当家言论的,那就是肥熊,肥熊那边的报纸就说了,是阿美的人干的,炸弹碎片是骗不了人的。
就连代英都牵扯其中,三当家指责代英在殖民时期就勘探了神庙,然后把情报给了阿美。
不然你代英的作者怎么能知道神庙里面有黄金,这作者肯定是你们代英殖民者的后裔。
李松看到这个论调都无语了,三当家一如既往的奇葩。
不过从西方媒体的论断来看,西方普遍认为是三当家贼喊捉贼,是三当家政府看上了神庙里面的东西。
另外就是三当家是想讨好肥熊。
因为肥熊给的多啊,米格21生产线以及技术图纸,t55的坦克技术图纸,还转让潜艇技术,并且还扶持了大型的炼钢厂化工厂等等的。
还有很多的贷款项目等等的。
这也是为什么三当家在后面一直偏爱苏氏装备,就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开始用苏氏装备。
而阿美虽然嘴上支持,但是实际上给的比起肥熊,就显得太少了。
阿美与肥熊扶持三当家,也是为了平衡地区势力。
本来62年的时候,大家指望三当家硬气一把,爬上喜马拉雅山,但是可惜的是,被打回原形了。
支持三当家吞并周围邻国,也是为了封锁某大国。
李松了解世界局势的发展,所以大概看出来三当家纠缠这个事情的核心讨好肥熊,疏远西方。
“三当家的操作有时候看来就是这样的离谱!”李松巴不得三当家彻底倒向肥熊。
但是西方以后还是会接纳三当家的,但是那是表面上的。
看看三当家以后想进长老会的结局就知道了。
10月31日,星期五,万圣夜,李松来到了百盛公司在沪上的分公司,这个分公司现在主要负责的就是环太湖的摩托车比赛筹备工作。
这里的负责人是李天佑,正在给李松汇报工作:“老板,赛场的建设十分顺利,12月中旬应该就可以完工了。”
“12月底就能验收完成并且投入使用。”
“就是配套的附属设施这一块还有些麻烦。”
“现在报名参加比赛的已经有四十多支队伍了。”
李松拿起资料仔细看了看,发现主要问题就是在计划。
因为现在一切都是计划经济,所以配套设施需要的一切物资,比如食品之类的全部都要先报计划。
另外看比赛的人也是需要计划,然后把计划名单给各个单位。
还有运输,这个也需要计划。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除开计划外的观众有多少,比如徒步的,还有骑自行车的,还有骑摩托车的,开车的。
虽然内地现在私人有小汽车的不多,但是单位有啊,很多单位都有小车队。
更别说还可以包车了。
这些计划外的东西很难确定是多少。
因为这次比赛持续时间比较长。
环太湖比赛并没有纳入国际比赛日程,所以其他摩托车队的积分在这里并不适合,只要是在国际摩托车比赛协会登记的队伍都可以参加。
所以就导致了门槛比较低,参赛队伍很多的情况。
主要是冠军奖金太诱人了,足足有五百万美金。
计划经济,特别是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或者未知的情况,有时候就没办法。
因为计划经济很多物资都是计划,比如需要的大米,需要的燃料,需要的各种食品,需要的各种运输工具,需要的医疗服务。
计划经济很多物资都有一个周期,比如需要的猪肉什么的之类的,因为猪有个生长周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