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移动基地(求追读!)(1/2)
第36章 移动基地(求追读!)
圣者号是典型的大航海时代的魔导船只。
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战略设计,人们当时和神明与血祭技术还是出于最简单的磨合时期,虽然很多工厂已经开始使用了神明的血液锻造,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因为人口稀少的原因,还是像圣者号这样选择了普通的建造方法。
因为并非是一体式锻造,整个船只被分成了好几个巨大的模块。而且因为科学并没有很好的发展的原因,失去了魔法的庇护,这船只甚至大概率没有办法在风浪之中稳定前进,大概率会侧翻。而且内部的装载物也很显然的规划十分的混乱,突出一个俺寻思这样能行,于是就整上去了的状态。
这样做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时代的限制。旧大陆当时因为信仰战争的原因,到处都是废墟和被玷污亵渎的土壤,几乎没有办法让正常人类生存下去。而且蛮人巫师还有疯狂的军队依旧在大陆上混战,偶尔甚至会出现超自然的个体毁灭城区的事件发生,可以说是非常的不适合人类生存。在这种紧迫的环境要求下,圣者号这类型的远洋船只就被大批量的建造出来。
这些船只的特色就是能跑,跑得快,能装人装东西,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抛弃掉。也没有什么好特别留意在意的东西。核心就是船首像,只有船首像释放的魔法才能够维持这种船只在海洋上的高速前进。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李昂这些原始人敲敲打打修修改改,居然真的能够把这些玩意启动起来的理由。
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动不了,能跑起来完全靠引擎力气足够大。
而且出于某些职业方面的原因,甚至李昂他们这些人手搓的圣者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效果要更加的出色一点。至少相比较原始版本,如今的圣者号要比原始版本结实得多。
当然了,这是因为岛屿上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的原因。虽然银之门的人对于陶瓷并没有山丘帝国那样病态的热爱,但是要说喜欢不喜欢那还是喜欢的。这东西不论抗击伤害还是防御冲击亦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煅烧起来都要比正经的矿物来的轻松的多。大批量的建造是完全可行的。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材料替换,修改内部细节,打磨了外观之后,让整个圣者号看起来怪异又扭曲,甚至直观的呈现在了李昂的系统面板上。
‘系统提示:您获得了一艘远洋船只,圣者号!
圣者号(怪异修改)
完整度:75%
这艘船只因为设计图上很多细节和相关设计都无法理解的原因,建造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当前文明的极限了。但是这个文明的研究学者们并不甘心这样的现象发生,尝试了用各种方式来弥补锻造了整体的船只结构。虽然依旧有着相当一部分的区域被视作损毁状态,但是很显然的,这船已经能跑了。没有什么好苛责的。
特性:
自然增长:这艘船只是利用了神秘的东方魔导技术进行的延伸和改变,船只整体呈现一体化,整个船只富含着生命力。不仅仅可以视作整体无视了很多震荡打击,同时也可以在船舱内种植培育其他植物,用以作为远洋的储备物资。
植物空地+1,防御+3,免疫关节区域伤害
陶钢外层:这艘船只本来是应该包铁皮的复合船只,在魔法力量的驱动下缓慢前进。但是因为该文明并不存在铁皮或者类似的矿物,只能用连山窑瓷器进行替代。这种陶钢特性甚至优秀于绝大部分钢铁,尽管该文明的人自身并不太清楚。
防御+15,免疫10以下的伤害,无视海水腐蚀
灵魂灌注:这艘船只的锻造与粘合使用了含有灵魂水晶的黏土,虽然并没有什么血祭的想法,但是在客观现实上来说,这些灵魂晶石上面附加的想要这艘船只行动起来的念头,让这艘船只在无数的灵魂驱动下真的行动了起来。等同于视作了海洋航行的附魔,可以在海洋之中漂浮。
生命值:7500
防御力:25’
怎么说呢,很微妙的面板。
配合上那些臃肿而又庞大的身体结构,光是从视觉效果来说,这东西肯定谈不上什么赏心悦目。
但是正如同李昂一直以来强调的那样子,这些东西并不是靠里胡哨的赏心悦目存活下来的。这些东西完完全全是出于实用主义才能存活下来的。因为没有火炮,所以相关的火炮位置都被改成了船舱。因为没有那些阵法和大型仪式,教堂和内部仪式矩阵也被改造成了生产和加工的地区。
虽然说系统上也没有怎么标注,但是实际上来说,这艘船只已经被李昂和银之门的人们改造成了一个移动的生产基地,他内部可以一天产生差不多五十公斤左右的粮食,并且能够长期进行自循环。如果船只内部存在巫师,这个自循环的生产量甚至能够达到一百公斤每天。毕竟那些面粉树又不是白长的,能够提供相当丰富而且足够维持人体生存的各种维生素。
除了真的特别难吃之外,这种面粉可以说是养活了整个国家都不为过。而很显然的,这也构成了圣者号远洋船只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艘船只因为没有火炮和重型武器,实际上搭载的只有三艘登陆小艇,而且配备上了足够装备五十人的陶钢护甲和面具。换句话说,这艘船本质上是一个大型运兵船,它并没有什么攻击手段,防御也是靠着死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