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向雍正献策(第三更)(2/2)
南宋也出现了类似准备金的“堆垛本钱”概念。
但由于这个时代的人思维惯性以参考前代为主,所以对“穷民”这种儒表法里、守内虚外的理念很崇信。
而弘历也就需要让雍正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雍正显然是听了进去,也就在弘历这么说后,而笑着说:“你说的没错,朕其实也知道当立大功才能延续国祚,才能消除满汉隔阂,毕竟只有这样,人人才愿意合为新族,而只分旗民,不分满汉。”
“而朕所言的弱民,也是为弱天下大户,也就是你所说的官僚地主之家。”
“但你刚才有一点说的没错,治国不能刻舟求剑,眼下我大清与前几朝也不完全相同。”
“庶民百姓的力量已非前几朝可比,不能为穷大户而不顾他们的死活。”
雍正说到这里,就看向弘历:“所以,以你之见,当如何办?”
弘历先说了一个最简便的:“首先,当从海外多购银铜以资民用,我大清银铜需求太大!上下之民皆爱储蓄,又少大矿,故不多购不行。”
他记得历史上雍正后期有大量从海外购铜解决百姓缺钱交易不便的问题,也就知道雍正不会抵触增加市场铜钱流通量,便主动把雍正晚年自己采纳的办法提前说了出来。
雍正笑了笑说:“这个倒是!你能想到这一点,真的很好!”
可随后,雍正又叹了一口气:“但可惜,海贸主要是你九叔把持着,要想多购银铜以资民用,还得问问他。”
接着,雍正又问道:“其次呢?”
弘历咬了咬牙说:“其次,设官办银庄!这样所得之利,还能弥补内务府日益增大的开销。”
“为保障皇权,阿玛不好对内务府贪墨之弊大力整肃,但随着宗室群体的扩增,内务府的开销只会有增无减,而迟早会拖累国帑民财。”
“以官办银庄,由亲信独立经营,不交给官衙,以免有安石青苗之弊,所取之利,贴补一下内务府,至少能进一步减轻内务府对国帑民财的拖累,也让内务府不只靠皇庄地租等方式维持。”
“再有,还能遏制民间大户私铸钱币之风。”
“至于最后,就是兴修一些利民工程。”
弘历说到这里后,又拧眉看向雍正:“只是这样难免会得罪官僚地主们,毕竟放贷求利与垄断交通水利是他们兼并百姓之财的工具,阿玛这么做,会被安一个与民争利之罪。”
“朕不怕他们怎么说!”
“在朕当政期间,倒是可以这样做一做。”
雍正把手一挥。
弘历笑了笑,他就知道雍正是这样的汉子,不怕闲言碎语。
要不然,他也不会放肆说这些话。
当然,弘历知道,雍正说的“朕当政期间这样做”,无非是暗示他将来可以取消,以缓解皇帝和地主的矛盾。
但将来事将来再说。
弘历现在只支持雍正这样做,而继续说道:“即便阿玛不畏浮言物议,也还是把利定得比官绅的贷款低一点好,这样就占据了大义,明白人也能理解阿玛。”
雍正点头。
不久后,雍正就拟了一道手谕给苏培盛,沉声说道:“让内阁拟旨,贝子弘历妄谈新政之弊,为欠国帑者说情,可谓恃才骄纵,处事不明,重私情而轻国家,着罚其半年俸禄!”
“儿臣领罚!”
弘历大喜。
他知道,这惩罚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保护他,让他占个大便宜,让外界的人以为他真的在为那些被新政迫害到的人说情。
雍正笑了笑,接着就挥手让弘历退了下去。
“嗻!”
弘历现在只想着,当抢占先机,让自己的三个佐领,尽快先拿到第一笔低息贷款去发展壮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