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有必要再给超导薄膜领域添一把火(2/2)
“了解得越多,越会发现许青舟就是这个世界的bug,样样会,样样通。”
“兄弟,新粉吧,老粉都知道,许神是多核运行.”
微博评论区相当热闹。
许青舟刷了一段时间微博,又瞄了眼卡森已经同步出来的实验进度,见没啥问题过后,起身备菜。
那位网友说得没问题,有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可能性,但竞争极大,目前最热门的还是凝聚态里的拓扑材料,量子纠缠
尽管,要是没记错的话,是颁发给了宇宙学。
他倒是不着急,诺奖嘛,早晚的事儿。
与此同时,mit的詹姆士实验室中。
帕尼·内克刚从实验室出来,刷着手机等好友一起去喝酒。
几分钟过后,青年物理学家戈特·巴恩斯也出来。
内克看着论坛上的消息,有些唏嘘地对巴恩斯说:“噢,我还是没想到,许青舟居然跑去做粒子物理的实验了。”
“希格斯玻色子伴粒子”
巴恩斯露出古怪的表情,换上自己的羽绒服,“难道.他是发现超导薄膜没搞头,及时止损?可为什么不去做他最擅长的数学?”
也不怪巴恩斯这么想,一个人即便是再聪明,和他们一样24小时吧。
推算伴粒子的区间,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迄今为止,他仍然想不明白,这样一位炙手可热的数学家,刚拿菲尔兹奖,举世闻名,可以说正处于事业顶峰,居然不研究数学,反而跑到他们物理领域搅弄风云。
某些大佬确实是数学和物理兼修,可一般都有侧重吧。
像许青舟这样,东打一耙,西打一耙,实属少见。
“也许吧。”
内克耸耸肩。
从目前来看,许青舟团队还是有点东西,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工业级超导薄膜,只可惜,他们入场时间不对。
最近这些年超导薄膜在飞速发展。
某些会议上,甚至已经有专家提议把商业级标准从1.5x10 a/cm提升到3x10 a/cm。
因为目前jc(12 t)≥1.5x10 a/cm的超导薄膜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紧凑型聚变堆和高场加速器,只能用于科研和原型机。
虽然遭到否决,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说明超导薄膜发展迅速。
“好了,巴恩斯,咱们得赶紧点,不能让姑娘们等急了我已经找埃米尔打听清楚,上次聚会里的那个火辣的美女也在。”
“噢,赶紧点!”
巴恩斯几下换好衣服。
就在俩人出门前,两个人影急匆匆地冲进办公室,为首的是位白发老头,看起来五十岁的模样,不苟言笑,脸上皱纹挤在一起似乎凑出两个字:严肃。
他正是课题组负责人,詹姆士教授。
巴恩斯和内克相视一眼,表情略微有些愕然。
詹姆士教授现在的这个表情他们可太熟悉,这证明有大事发生,就比如1年前,他们研究了大半年的课题被人抢发。
詹姆士教授身后的中年表情同样有些凝重,沉声对即将下班的两个人说道:“先生们,我想,你们的聚会得取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