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公羊儒的目的,二品机缘(加更!(1/2)
第350章 ,公羊儒的目的,二品机缘(加更!求月票!)
许青听到吕不韦的解释,不由得想到了之前无名帮荀子送书信给他的事情。
当初荀子是打算亲自来找他的,结果因为儒家内部的事情耽误了,只能让无名给他送信来。
估计公羊儒先斩后奏将他变成公羊儒弟子,八成是和吕不韦说的那样,和荀子有些关系。
“若这件事真的和荀夫子有关,秦国这个人情就欠大了。”许青轻叹一声说道。
“这对于儒家、公羊儒、秦国、你、我、大王而言都是好事,不过唯一需要的便是你承认公羊儒的身份,让公羊儒入秦,从而为儒家找个台阶,从而和秦国的关系缓和。”
吕不韦轻饮一口茶,轻笑着说道。
许青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公羊儒刺杀姬无夜将他绑定,目的并不是为他报仇,而是通过他和秦国搭上关系。
儒家和秦国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当初孔夫子不入秦,被人说成是秦孝公在函谷关阻拦,从而导致了大儒不入秦的结果。
也是因此,让秦国文德越发的衰败。
后来荀子凭空出世,为了让自己的学说得以施展主动打破了这个潜规则,成为了第一个入秦的大儒。
秦昭襄王也热情的迎接了荀子,可结果双方见面后,秦昭襄王认为荀子说的有道理,秦法和军功爵位制的确会给秦国带来很大的弊端,但是大争之世,秦国需要的不是王道,而是霸道。
秦国的制度好不好暂且不提,但这绝对是最能打的制度。
于是荀子只能失望而归,儒家两大圣贤都被秦国拒绝,就算秦国再怎么强大,儒家再怎么想要入秦,也不可能明着支持秦国了。
毕竟读书人最要脸面。
但秦国愈发强盛,想要入秦为官的儒家弟子可不少,为此他们只能低调的以个人名义入秦,哪怕如此这样的人也是少之甚少。
历史上秦国和儒家关系缓和,也是嬴政让嫡长子扶苏拜入儒家开始的。
不过现在嘛,公羊儒和他反而成了儒家和秦国关系缓和的中间人了。
“公羊儒选择秦国倒也在情理之中,公羊儒学太过于霸道,他们的学说需要一个强盛的国家,而秦国恰好符合。”许青说道。
公羊儒除了最出名的大一统和大复仇外,还有包括慎始正本、强干弱枝、改元更制、行权有道、大居正、尊王道、崇德政、贵贤才、天人感应、灾异谴告等等。
其中大多数都是秦国所需要的,而公羊儒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持,从而摆脱目前在儒家内越来越式微的境地。
公羊儒虽然够强,学说也够硬,是儒家唯一能够和崇尚务实的墨辩对抗的学说,也包括拳脚。
不过公羊儒的学说没有系统性的著书成说,引以为傲的公羊春秋也是散乱不堪,相当一部分还是口述,没有成书。
这也是导致公羊儒明明很强,但弟子稀少,地位逐渐式微的原因。
而要想改变这一切,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持他们著书成说,传播学问,而秦国就是最合适的国家。
公羊儒得知他入秦的消息后,便盯上了他,做出了刺杀姬无夜的事情,用牺牲一名弟子的代价,将他和公羊儒绑定,换取公羊儒的未来。
“而秦国也需要公羊儒,这是一场多赢的阳谋,很符合公羊儒的作风。”吕不韦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