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核心军工设备:大型冲压机,乐魁索(1/2)
第566章 核心军工设备:大型冲压机,乐魁索兵工厂
仅仅过去一天,巴黎分公司发来回电。
方文看着电报内容,露出惊讶表情。
电报里说,在分公司经理林保罗将消息透露出去后,很快就有人来到分公司。
来者身份还不小,竟然是施耐德公司。
这是法国大型钢铁和军工企业,早在一战时期就开始大量生产军火。
这样的巨无霸企业,竟然会找上门,让方文感觉有点不可置信。
为了了解其中的情况,他通过电报与巴黎分公司经理林保罗联络,让其调查清楚再说。
经过林保罗的一番探查,首先确定了来人确实是施耐德公司的代表。
至于施耐德公司为何如此,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那时候,不光是西班牙有人民阵线政府,连法国也选出了一个类似的人民阵线政府。
这是一个由法国社会党、自由党以及温和派政党共同组成的联合执政体系。
当时法国人民阵线政府对大公司征收极高税金,并要求提高工人薪酬待遇,甚至提出将施耐德公司的核心资产法国乐魁索兵工厂收购为国有。
虽然后来人民阵线政府执政结束,一系列执政没有继续实施,施耐德公司还是因此损失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价值,几乎一蹶不振。
但这些还不是施耐德公司面临的全部问题。
它在捷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斯柯达兵工厂。
斯柯达兵工厂是欧洲第二大兵工厂,位于苏台德地区,一战后濒临破产,由施耐德公司收购其六成股权,纳入了施耐德军工体系。
哪知道去年慕尼黑协定签署,苏台德地区纳入了德国版图,兵工厂的控制权也随之落入德国人手里。
为了挽回损失,施耐德公司将股份全数卖给德国人,但能拿到多少真金白银就不好说了。
如此一来二去,施耐德公司已经元气大伤,才有了出售部分产业设备的想法。
而泰山航空这种正值上升期的企业,正是施耐德公司认可的交易对象。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方文决定去欧洲一趟,亲自与施耐德公司的人谈谈。
随即,他收拾行装,带上警卫员龚修能出发。
4月19日。
方文驾驶自家公司的航班,降落在巴黎机场。
等乘客们下机后,他和龚修能才下机走出机场。
4月的巴黎正值春季,机场外道路旁的梧桐枝桠刚抽出新绿。
而树下,林保罗早已等候多时,其身后还站着两名健硕的男子,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总经理,你辛苦了。”林保罗迎上来。
“这两位眼生,是分公司新招聘的吗?”方文问道。
“是总部要求,说是增加总经理的安保工作,我特地招来的专业保镖。”
上次在食堂差点被人用刀子在背后袭击,让泰山航空总部非常重视,因此在方文这次出国,做了特别安排。
方文不置可否,继续与林保罗交谈:“施耐德那边的人呢?”
“他们说会派车来接,我知道总经理喜欢自己开车,拒绝了。”
方文点点头,走向坐上黑色雪铁龙轿车,直接拉开驾驶位车门,坐了进去。
龚修能和两名保镖坐在后座,三个壮汉略显拥挤,林保罗则坐在副驾驶。
“施耐德的人有没有说具体是谁出面?”
“是他们的常务董事杜邦先生,我托人查过,这位杜邦是施耐德家族的人,去年斯柯达兵工厂被德国人夺走时,正是他负责收尾谈判。听说他在董事会里一直主张‘断臂求生’,这次主动联系我们,也是他的主意。”
说着,林保罗拉开公文包,里面是一迭泛黄的报纸和文件:“您看,这是 3年前法国人民阵线执政时的报道,施耐德的乐魁索工厂工人罢工持续了三个月,政府差点就强制收归国有。现在虽然右翼上台,但他们元气一直没恢复,去年卖给德国人的斯柯达股份,据说只拿到了三成现金,剩下的全是战时债券——谁知道德国会不会赖账。”
方文翻看着文件,其中一份是施耐德公司的待售资产清单。
生产线看起来倒是齐全,包括:金属材料切割设备、钢材预处理设备、铸造设备等。
“但有个问题,”林保罗继续道,“杜邦昨天暗示,这批设备里有部分是从斯柯达偷偷运回来的,上面还带着那边的厂徽。如果被德国人知道他们把军工设备卖给我们,恐怕会有麻烦。”
“这个没问题,只要交易完成,会立即运往亚洲。现在去哪?”
“乔治五世大街的四季酒店,他们两小时后过来。”
方文启动汽车,开进巴黎城内,车窗外的阳光穿过梧桐叶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看着总经理,林保罗忽然明白,方文此行不仅是为了一条军工生产线,更是要在战火燃起的欧洲,为泰山航空撬开一道通往军工自主的门缝。
而施耐德这艘在风暴中飘摇的巨轮,或许正是他们需要的跳板。
轿车从香榭丽舍大街拐入乔治五世大街,前行400米停下,就是四季酒店。
酒店门口站着的门童跑过来,弯腰询问道:“先生,需要停车吗?”
林保罗和他交流,随即门童在路边一个车位旁引导停车。
这个时代还没有代客泊车的服务,但此类大酒店却是有停车指引。
停好车,方文一行进入酒店,大堂经理过来询问,由林保罗来张罗,办理好了入住。
随后,一行人乘坐酒店电梯上楼,在客房中休息。
2小时过去,房门敲响。
龚修能一竖站起,示意两名保镖中一位去开门。
保镖过去,开门与人交谈,回头报告:“是施耐德公司的人。”
随即,房门开启,2位法国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法国人身材高大,穿着深灰色细条纹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审慎。
他主动用略带生硬的英语说道:“方文总经理,我是杜邦,施耐德公司常务董事。”
他身后的男子年纪稍长,头发已有些白,穿着深蓝色工装外套。“这位是勒梅尔,我们的技术工程师,负责本次交易生产线的技术统筹。”杜邦介绍道。
方文起身与两人握手。“杜邦先生,勒梅尔先生,请坐。”
他示意两人在对面沙发落座,龚修能不动声色地站到方文侧后方,目光扫过两位客人随身携带的棕色皮箱。
杜邦故作感慨:“对于泰山航空,我久闻大名。你们在战争中继续壮大,走上了军工产业道路。我们却在战争中没落,不得不剥离资产来降低压力。”
方文故作惊讶:“施耐德的大名在军工行业谁不知道,我这个后来者,是非常敬仰你们的。这次收购生产线设备,只是正常商业活动,我觉得施耐德一定会再次辉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