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民国:王牌飞行员 > 第570章 歼灭海盗,异能和工业设备改造,新

第570章 歼灭海盗,异能和工业设备改造,新(2/2)

目录
好书推荐: 食恐 万剑归宗! 面壁者,但元婴期 这个反派过于有人气 我具现了蜀山游戏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蓝卡星空 电子哪吒 糟糕!她们好像都不正常! 柯南世界的间谍日常

为此,他召集了火箭弹厂所有管理人员,进行了开厂前的碰头会。

管理人员们收到命令后纷纷来到厂会议室集合。

等人到齐后,方文主持道。

“现在设备都运来了,但距离开工生產,还有一段路要走。毕竟我们没有火箭弹的生產工艺,更没有相关的生產经验,甚至设备也非专业设备,因此,我们相当於摸著石头过河,每一步都是在尝试过程中。其中將会有很多问题和困难等著我们,而国內的局势又时刻提醒著我们,必须儘快將武器生產出来。此中的艰难,大家都应该有个心理准备。”

他一开头,就將不好的全盘托出,是让火箭弹厂的管理人员们有严肃对待的態度。

隨后,方文继续道:“好了,现在说下工厂的规划。我们首先需要明確第一批火箭弹的战术定位:针对目前战场需求,我们的目標是反坦克、摧毁日军工事、压制集群目標,因此初期应以60-100毫米口径轻型火箭弹为主,同时还要生產適配的车载、机载或可携式发射架,追求“低成本、易生產、威力达標”三个生產指標。

说到这里,方文顿了下,看向下面的管理人员。

他接著道:“现在进行管理分配,如果你们觉得分配的管理岗位不合適,可以提出,我会酌情考虑调整。”

生產车间设立开始了。

根据不同的生產製造环节,设立了不同的部门。

包括:衝压锻造车间(衝压成型弹体毛坯)、普通车床加工车间(外圆、尾翼槽)、焊接车间(尾翼与弹体连接)、推进剂製造车间、引信製造和车间,装药车间等。

这么多车间的管理人员分配完成,並没有人对自己的工作有异议。

接下来,方文说明后续工作將会如何开展。

他沿用了飞机製造的工业经验,先由自己来用设备完整的製造出第一代自製火箭弹,然后將整个生產过程进行工艺化改造,当生產工艺形成后,再交给不同工作部门进行分工协作生產,一同生產出火箭各种配件,形成完整的生產流程。

碰头会议结束,各部门管理人员开始组织部门员工与施耐德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学习设备的操作技术。

方文则开始试製火箭弹,研究生產工艺。

虽然没有看过苏联人的火箭弹生產车间,但他以自己的理解进行了生產流程的设计。

除了发射药这块交给霍端阳带领的专业化学小组来进行外,其他的部件生產,他决定都要自己亲手完成一遍。

第一个要製作的是火箭弹的弹体。

82毫米苏制火箭弹弹体被他拆卸下来,进行一比一还原,然后製作衝压模具。

这需要使用creusot400液压式衝压机,这款衝压机的操作难度很大,如果不是方文亲自操作的话,其他操作员很难达到方文想要的衝压效果。

为此,首先需要对这台衝压机进行改造,才能適合生產。

在那几天里,方文通过机械感知对衝压机的了解,经过多次衝压实验,找出了creusot400衝压机的问题所在。

这主要是它採用单泵定压供油,压力隨负载剧烈波动(如衝压瞬间压力骤升、回程时骤降),导致工件精度差、设备易疲劳。

这种技术难题,对於这个时代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非常有挑战性。

但对方文来说,却有未来记忆可以借鑑。

以他记忆深处的工科知识,得出了解决办法。

首先要更换变量液压泵:將柱塞泵替换为轴向变量柱塞泵,通过泵体內部斜盘角度调节流量,实现“压力-流量”动態匹配——衝压时自动增大排量提供高压,回程时减小排量降低能耗,压力波动可控制在±5%以內。

这种技术装置,德国的博世公司就有一款可以用得上,方文立即让巴黎分公司进行採购。

万幸目前博世还没有彻底军用,对外销售渠道还在,倒是让巴黎分公司买来了方文想要的零部件。

第二个改造是加装蓄能器缓衝:在主油路中串联 1-2个皮囊式蓄能器(容量根据衝压吨位匹配,如 50吨衝压机配 10l蓄能器),利用氮气压缩特性吸收衝压瞬间的压力峰值,避免管路因衝击爆裂,同时减少电机启动次数(蓄能器可储存能量,短时间供油无需电机满负荷运转)。

皮囊式蓄能器是未来液压系统中常用的能量储存与缓衝装置,因其结构紧凑、反应迅速而被大量使用。

它的结构也不复杂,由皮囊-壳体-阀组三位一体组成。

方文按照自己的记忆构思做出了皮囊式蓄能器设计图,然后亲自做出了这种装置。

第三个改造是增加压力补偿阀:在进油管路加装先导式溢流阀,设定最高工作压力,当系统压力超过閾值时自动卸荷,防止过载损坏泵体和油缸。

三种改造设计在方文的操作下进行。

原有的液压机被拆卸下来,该替换的部件全部替换,原有隱患的部件也没留下。

新的液压装置在体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將效率和稳定性全部提高了一大截。

就这样,方文完成了creusot400液压式衝压机的改造,並用改造后的creusot400进行了衝压试製。

效果很好,压力变化比之前小了很多,稳定性大幅提高,已经达到了可以让普通工人进行低难度操作的程度。

由此,弹体的部件衝压环节算是解决了。

这个改造难度最大的环节过关,其他环节就更难不倒方文。

时间一点点过去,方文亲自动手,將火箭弹的弹体,战斗部,引信等部件製作出来,然后拼装焊接,装药.

一个由他从头到尾亲自製作的火箭弹诞生了。

经过试射过后,效果已经达到了苏制82毫米火箭弹。

而后,方文按照第一次的生產流程又製作了两枚,同样经过试射,確定了这个生產流程的可用性。

他將整个生產流程数据化,每个环节又进行了细分,做出了可复製的工业化生產线工艺。

有了这种工艺,方文立即召集各生產车间,准备进行生產工艺培训。

所有车间的人,包括管理人员,都加入了这场培训中。

耗时10天的生產工艺培训,方文身兼多个培训课程主讲,將一个个生產流程中的工艺技术,传授给不同车间的工人们。

这些接受培训的人中,数飞机製造厂的工程师组接受能力最强。

他们已经习惯了方文的工业製造经验,在差不多的工艺方式下,很快就融会贯通。

隨后其他工人也学会了这些工艺技术。

他们要做的事情不复杂,用简单重复的方式生產单一特定部件,但要求却很严格,不能有超过规定数值的误差。

为此,各个车间开始了试生產环境,一个个试製品生產出来,经过厂里的质检员进行严格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做废品处理,並要求重新製作。

一遍又一遍的製作下,工人们將属於自己的那部分生產工艺完全吸收,做出的零部件也越来越符合要求。

当成品率达到九成的时候,方文决定开始第一批火箭弹的量產了。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民国:王牌飞行员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青简史记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帝国大闲人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