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辱(2/2)
他要让这些人的心里永远都横亘着一根刺,相互堤防,相互戒备,最后,留给他各个击破的机会。
看着满帐篷的废物,曹锟不由得深深叹口气,如果云策此次能够前来,充任曹领的角色,说不定第一波进攻的时候,曹氏就能杀进亶望山。
那样,火明达就没有机会转移库房里的东西,也没机会把自己的儿子从密道中放跑,那样的话,事情才算是真正的完美了。
根据火明公的说法,火明达有心藏起来的东西,没人能找到,毕竟,这个人的武功不好,论到机关消息之术,火族千年以来,火明达可以排进前三。
东西一定就在亶望山里,可惜,云深不知处。
就在曹锟瓦解,分化,离间那群纨绔子弟的时候,天色已经微微亮了,云策也从饱睡中醒来。
将木屋恢复到原状,他就跳上树蹦蹦跳跳的离开了,去跟树林另一侧的枣红马汇合。
家里人在饿肚子,他已经搞到了买粮食的钱,就一刻都不想停留了,虽然短时间里掉这么大的一笔钱肯定不行,好在,粮食这种东西并不是很珍贵的货物,少少的一笔钱买粮,还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击得手,远遁千里之外。
这是当过贼的人的共识,尤其是在做了一笔大买卖之后更是如此。
进入山林的枣红马就不再是一匹骑乘马了,而是一头猛兽,云策过来的时候,它就立刻结束了跟本地猛兽的纠缠,踩着轻快的脚步凑到云策身边,旋即远遁。
云策没有忙着回云氏山庄,而是去了由曹氏与东海朗氏共同控制的玉瑾关,玉瑾关是长城防线上最富庶的一个关口。
每到春日的时候,长城外的玉瑾就会开的如火如荼,火红色的朵像是一团团,一簇簇的火,所以,玉瑾关又名春火关。
隆冬月的玉瑾关自然没有春日的胜景,云策也没有心情查看这座关口,他如今,满脑子都是如何买到更多的粮食。
所以,来到玉瑾关之后,他就径直来到玉瑾关将军府,将曹锟给的腰牌拿出来递给守卫,要求面见曹氏在玉瑾关的话事人。
片刻功夫,云策就见到了那位面容慈祥的老管家——郑天寿。
“听说云氏山庄缺粮,老夫早就准备好了二十车粮食,原本这两日就要送过去,贤侄来了就好,这就快快的拖回去救救急也好。”
才见面,郑天寿就表现得比云策还要焦急,不但给他准备好了二十车粮食,还催促他尽快回去,把一个慈祥,大度的长辈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就是这样的行为,把云策要购买粮食的道路彻的给堵死了。
云策这段时间吃不好,睡不好的,心头还忧虑粮食的事情,整个人看起来就有些憔悴了。
他先是谢过郑天寿的雪中送炭,也不再说什么用黄金购买粮食的话,面对郑天寿这种老狐狸,黄金什么的,人家还真的没有放在眼睛里。
云策喝一口清水润润焦渴的嗓子,然后用稍微有些沙哑的声音道:“屯田的好处,晚辈就不多说了,而云氏如今能拿出来的东西不多,前辈厚恩,云氏无以为报,只有屯田术尚可报答一二。
不知前辈可否有意在长城以北屯田?”
郑天寿笑道:“唉,屯田术据说是你云氏不传之密,你心胸远大,想要重复云氏荣光,就万万不可轻易授人。”
云策艰难的摇摇头道:“不瞒前辈,云氏山庄如今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说起来让前辈笑话,即便是拙荆,每日的食物配额,也不过一碗粥,一张饼而已,这样的局促日子,过一阵尚可,如果时间长了,就会把人的身体拖垮。
就算我们熬过这个隆冬月,等到了春日来临,到时候下面的人的身体也不足以应对春日繁重的耕作。”
郑天寿见云策诉苦,就咬咬牙道:“如此啊,老夫再咬咬牙,再给贤侄挤出十车粮食,只是,再多的话,就要等些时日了。”
云策没有理睬郑天寿的话,继续道:“晚辈愿意将屯田术拿出来与曹氏共享!”
郑天寿的面容古井无波,并不受云策蛊惑,沉声问道:“老朽有一事不解,还请郎君解惑。”
云策笑道:“前辈请问,晚辈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郑天寿严肃的道:“前些时日,我家大公子知晓云氏缺粮,曾经给云氏寻找到一条得粮的来路,不知郎君为何拒绝了?”
云策叹息一声道:“军,自有尊严,需养浩然之气。”
郑天寿郑重的道:“何谓浩然之气?”
云策道:“胸怀天下,以护佑万民为己任,堂堂正正之师,知胜而不骄,遇败而不乱,闻鼓即忘死,遇强则愈强,陷绝地而不惊,知必死而不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