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我是真心喜欢你,至少这半句是真的(2/2)
“我们一向这么默契。”
姥爷和顾彬异口同声:“要不说是亲爷俩呢。”
“小林,看到没.”
姥姥借着林熙雨说事,故意损他爷俩:“这就是老顾家的男人,都是些口是心非的主,说的话一句也不能信,你要是看不出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还不得让他们欺负死”
“姥姥,这话就没必要说了吧?”
顾彬尬笑:“你的孙媳妇还没进门呢,你就这样损自己的孙子,不怕把人吓走?”
“我是先给小林提个醒,让她不能太实诚”
姥姥赏了他一个白眼,笑着刺挠他:“特别是你小子,一肚子鬼心眼,十句话里有九句半不能信。”
“熙雨,我是真心喜欢你。”
顾彬反应神速,在林熙雨变脸之前果断表白自己:“就算真如姥姥所说,至少这半句是真的。”
“嘿,你小子”
姥姥气笑了:“敢情姥姥是白说了,给你抬轿呢。”
“哈哈哈。”
姥爷听乐了,笑得很是开怀。
——
有林熙雨陪着喝酒,顾彬刻意的活络气氛,一顿午饭,老少四人吃的很是开心。
姥爷难得高兴,果然喝的有点多,让他的宝贝孙子驮回了家。
林熙雨看着二老进门,舒心的喘了口气。
顾彬的姥爷和姥姥,比想象中的更好相处,让她悬了许久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
“姥爷睡了,我送你回家吧。”
顾彬看着姥爷睡下,又悄咪咪的溜出了屋子。
“不用了。”
林熙雨笑着婉拒:“这儿离东华街又不远,你别来回跑了,我一个人回去就行。”
“我用自行车带你,很快的,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顾彬说话间将山地车从院子里推了出来。
“你一大清早就被艳姐叫去了电视台,也很累,真的不用送我了。”
林熙雨看着他眼角的红血丝,有点心疼。
“我不困,经常熬夜习惯了。”
顾彬不由分说,把人拽上后座。
“我奶奶她们,真的不会再来找麻烦了?”
林熙雨心有余悸,已经让不讲理的老太婆折磨的有了心理阴影。
“不会了。”
顾彬心有成竹:“这回儿她们自家人估计正在闹腾呢,只有一个进入编制的名额,肯定会争破头。”
——
事实如此,此刻在乡下的一家人,果如他所料,正打的不可开交。
林熙雨的小叔和小姑各怀心思,都想把自己的子女塞进去。
她的二叔也不是善茬,瘸了一条腿,愣是用拐杖把他小叔打的鬼哭狼嚎,逼着自己的老娘让步,把名额让给自己的儿子。
林熙雨的奶奶虽然偏疼小儿子,奈何老二有残疾,生活窘迫,她也不能做的太绝,对老二一家不管不顾。
一家人吵闹了好些天,最终还是她的二叔用性命威胁,为自己的儿子拼出了一个好的前程。
二叔的儿子叫林宽,比林熙雨小一岁,早上了一年学,今年也是高中毕业。
他学习不太好,没考上大学,本来想再考一年,刚好有这个机会,放弃了复读,从乡下来到了城里。
顾彬没有食言,果真让王帆出面,通过他爸爸建材商的身份,托关系把他塞进了济钢。
济钢是国企,工作稳定,福利也好,能在这样的国营大厂工作,是许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福气。
林宽少年心性,尚且没有被自私自利的老一辈荼毒,算是林家少有的懂得感恩的孩子。
顾彬把他安排在城里工作,他也知恩图报,心甘情愿的当他的耳报神,把林家人的一举一动如实汇报。
有了这个眼线,顾彬就能轻松掌握林家人的动向,只要老太太有一点歪心思,又想来找她的外孙女打秋风,他就能及时制止,打消她的想法。
——
林家人如何闹腾,林熙雨并不知晓,此刻的她,听到顾彬说不会再来,是真的松了一口气。
从王府池子西街到东华街,骑自行车不过几分钟的路程。
两人进入大门的时候,姥姥和舅母已经回来了,王大爷一家人也在忙活着,准备搬家。
“唉,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姥姥看着堆满了院子的杂物,眼底闪过几分落寞。
“老街坊了,乍一搬走,还真是有点不舍得。”
王大娘看到姥姥,放下手里的东西,也走过来和她告辞。
“你家搬去哪儿?”
舅母趁机插了一嘴。
“七里铺。”
王大娘看起来心情不错:“那里建了一个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我家那口子好不容易才租到一个合适的铺面,就在批发市场里面,挨着卖肉蛋水产品的,客流量肯定小不了。”
“那敢情好。”
姥姥真心为她高兴:“这下你可算是安心了,不用再为租铺子发愁了。”
“你们住在哪儿?”
舅母不关心生意,只关心房子。
“就在批发市场附近,南全福庄里面。”
王大娘又笑着说:“也是赶巧了,南全福小学的一个老师,父母退了休想回老家,把自家住的房子空出来一间外租,我家那口子知道了,当天就付了订金,把房子租了下来。”
“你们一家五口人,住一间房?”
舅母目露惊讶:“能住开吗?太挤了吧”
“挤是挤了点,这不是没办法嘛。”
王大娘尬笑:“老城区这一拆迁,想租间房子太难了,反正也就两年,我儿子和老伴在批发市场里将就着睡一下,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两年啊。”
舅母听的唏嘘:“可不是一天两天,太难熬了吧。”
“生意人不讲究。”
王大娘自我圆说:“再说了,那个房子紧挨着南全福小学,我家孙子上学也方便。”
“这倒是”
姥姥点头:“孩子上学重要,离得近大人不需要接送,也省心。”
“我也是这么想的”
王大娘眉开眼笑:“小学就在隔壁,不用过马路走几分钟就到了,中午孩子能回来吃饭,下午放了学,还能让老师帮衬着给孩子辅导一下功课。”
“哎呦,你老这算盘珠子打的,都蹦到我脸上来了。”
舅母笑着打趣:“怪不得你们看中了那间房子呢,原来是冲着人家老师给免费辅导功课去的.”
“嘿嘿。”
王大娘老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人家愿意帮忙是情分,我们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过年过节还是要表示一下的,该送的礼少不了。”
“是这个理。”
姥姥自己有女儿当老师,对她的话格外赞同:“虽然人家是老师,下了课再给孩子辅导功课就是额外的劳动了,做人不能太自私,一门心思光算计眼前的那点利益,想要孩子学习好,还是得多巴结着点,让人家看到你们的诚意,人家才能全心全意的辅导孩子。”
“老姐姐说的对。”
王大娘笑着附和:“做生意讲究个你来我往,这点道理我们还是懂得。”
“你家东西多不?要不要我帮你们收拾?”
舅母听到了自己想听的,也就没了继续打听八卦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