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汗流浃背的朱高炽(1/2)
第119章 汗流浃背的朱高炽
【瞧瞧!这就是格局!这就是对祖宗礼法的坚守!在明中祖看来,他父亲朱棣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开疆拓土的‘成’,更在于奠定了一个繁荣稳定、泽被苍生的‘治世’基业!‘太宗’之名,是对朱棣文治武功最全面、最崇高的概括!改‘成祖’,反而是将其丰功伟绩狭隘化了!最终,在明中祖的坚持下,这座意义重大的车站,被命名为——太宗站!沿用至今!】
【所以啊,朋友们】
【我们今天能方便快捷地乘坐地铁,穿梭在浔州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地下,除了感谢现代科技,也得感谢那位目光如炬、心系万民,还特别有原则的明中祖朱高烁陛下!是他超前的规划和坚持,让‘太宗’之名,伴随着便利的交通,永远铭刻在这座城市的脉络之中!好了,本期探索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天幕缓缓暗下,最后定格在“太宗站”那三个庄重大气的站名上。
皇宫,观天殿。
天幕结束了,殿内的空气却仿佛凝固了。檀香袅袅,却驱不散那无声的惊涛骇浪。
朱棣端坐在龙椅上,身体僵硬得像一块石头,他的脸上,表情如同走马灯般急速变幻,精彩至极。
先是震惊与荒谬:地下甬道?双车并行?站点间距?紧急疏散?老四在搞什么鬼?这些东西简直是天方夜谭!他脑子里整天都在琢磨些什么?!
接着是愠怒与不屑:哼!哗众取宠!搞这些奇技淫巧,不务正业!有这功夫,多造几艘宝船,多练几营精兵不好吗?
然而,当up主念出那些关于甬道规划的具体条文时,朱棣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宽、高、间距、分流,条理清晰,思虑周密,竟隐隐契合某种他虽不理解却本能觉得“合理”的脉络。
这老四,心思之缜密,远超常人想象。
当画面切换到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的现代“太宗站”,看到那飞驰的“铁龙”和便利的景象时,朱棣的呼吸明显一滞。一丝难以置信的茫然浮上心头。
这难道就是老四规划中那“地下甬道”最终的模样?如此神异?惠及万民?他规划的东西,后世老百姓人人都在用?
紧接着,up主话锋一转,提到了“成祖”与“太宗”之争!朱棣的瞳孔骤然收缩!
暴怒!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
朱棣的拳头猛地攥紧,手背青筋暴起!成祖?哪个混账东西敢提改朕的庙号?!朕是太宗!是继太祖之后,定鼎江山、开创盛世的太宗!成祖?听起来像什么?像那些开疆拓土却根基不稳的莽夫!是哪个不肖子孙?!竟敢如此亵渎!
别看天幕里说得好听,朱棣自己当了皇帝,当然知道那些说法都是有意控制的,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说的,成祖。
哼,不过是有人借题发挥,又把奉天靖难这件事拿出来发挥了。
当听到“当时的皇帝,也就是明中祖朱高烁陛下的孙子辈”时,朱棣那如同实质的、燃烧着怒火的目光,如同淬毒的利箭,瞬间钉在了太子朱高炽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