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崭露头角(2/2)
弹劾李峤、李林甫的奏章,是如雪一般,飞到李隆基面前。
虽然王熙是罪魁祸首,但这事名义上跟他没有关系,想要弹劾他,都找不到路径,名义上是李峤主管此事的,李峤当然也是全部推给李林甫。
殊不知,这恰恰是李林甫所期望的。
含元殿。
“臣李林甫参见陛下。”
凭借这一封邀请函,李林甫总算是见到令他魂牵梦绕的李隆基。
“免礼!”
李隆基瞧这人长得丰神俊朗,竟也生得几分好感,因为是他允许王熙收礼的,他肯定是支持李林甫的,但嘴上还是颇为严肃地问道:“听闻你借慈善宴会之名,公然收受贿赂,可有此事。”
李林甫道:“陛下明鉴,臣绝不敢目无法纪,以公谋私。”
张九龄立刻掏出一封邀请函,道:“此函可是李员外命人送出的?”
弹劾李林甫一个小员外郎,张说自不便出面。
李林甫看了眼,道:“此函正是在下派人送出去的。”
张九龄道:“上面可是写得清清楚楚,若要参与宴会,必须得缴纳规定的金钱,这不是受贿,又是什么。”
李林甫道:“并非是缴纳,而是捐纳。”
张九龄道:“不管是缴纳,还是捐赠,是不是说,倘若不捐这钱,则不能参与此会。”
李林甫点头道:“是的。”
张九龄当即愠道:“你们礼部是根据朝廷命令,举办宴会,又凭什么收这钱?这不是以公谋私,又是什么?”
他之所以站出来,倒不是因为让他交钱,而是他属于那种非常传统的文人,李林甫将钱放在第一位,就令他觉得很难为情,甚至认为很丢人。
不仅是他,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这真是太露骨了。
李隆基问道:“李员外郎,这到底是为何?”
李林甫不卑不亢道:“回禀陛下,这是朝廷举办的宴会,但这不是礼仪之内的宴会,而是今年新增的,且是慈善宴会,顾名思义,就是要做慈善。这钱收来,都是要捐给慈善院,用来帮助那些穷苦隐户。
臣就心想,如果大家到时都不捐钱,坐在席上享用美酒佳肴,观看戏曲,那百姓又会怎么想。
说不定会认为,我们这是打着救助百姓的名义,去供大家吃喝玩乐,这会毁坏陛下的名誉啊!”
李隆基稍稍点头。
张九龄道:“行善固然是好事,但善在于心,如你这般强迫他人捐纳,反而有违善道。”
李林甫道:“此非强迫,这邀请函上面写得非常清楚,大家都可以不去参加。”
张九龄笑了,“虽然函上是写着自愿参加,但这其中有无强迫之意,是人人皆知,李员外郎又何须在此自欺欺人。”
“真正自欺欺人的并非是我李林甫,而是另有其人。”
李林甫道:“自古以来,皆是言义而不言利,但凡涉及钱财,就变得遮遮掩掩,避而不谈,可目的却又是为得钱财,如此矛盾,反而更容易滋生腐败。
这慈善宴会的目的,就是要募捐,为的就是得到更多的钱财,救助更多的百姓。”
张九龄立刻反驳道:“可我也并不认为百姓会因此得利,此乃杀鸡取卵,后患无穷。如你这般字字言利,会令那些与会者认为,这就只是一桩交易,而非是在行善,若开此先例,那往后大家行善,必有目的,届时天下再无善矣。”
不少大臣是纷纷点头赞同。
拿着行善去交易,这怎么能行。
李林甫笑道:“校书郎此番说法,未免有些强人所难。行善之人,可不能要求募捐之人,也跟自己一样,是出自善心。
天地可鉴,林甫所为,只是希望募捐更多的善款,救助更多的百姓,而不是为了教书育人,发扬善举。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多数人想要参加此宴会的目的,不是因为善心,而是另有目的。而林甫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想到这个办法。
说是一桩交易,林甫也并不否认,但林甫问心无愧,因为我是为求救助更多百姓,这也是此次宴会的主要目的。
如那无名学院出门义演,是为求行善,可是赞助他们义演的商人,难道也是因为善心,恐无一人是。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名学院光明正大。
而我们是在光明正大的募捐,诸位也是光明正大捐钱,每一文钱都将记录在案,双方是各取所需,又无伤天害理,有何不可。
再则说,倘若我不这么做,我现在恐怕都无法解释清楚,我到底有无贪污受贿。
如此刁难,将来谁还敢主持善事。”
这一番话下来,在场的众人,无不对这小小员外郎,刮目相看。
谁也没有想到,这名不见经传的员外郎,竟然在与张九龄的争辩中,不落于下风。
甚至也有一些大臣稍稍点头,表示认同。
你管人家有无善心,朝廷是为百姓就行。
而且,如果他想借此敛财,他反而不会这么干,因为要是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无太多贪污的机会。
要想从中敛财,就必须模模糊糊。
这样,人家才会去偷偷送个礼,弄个好席位。
李隆基见火候差不多了,赶紧点头道:“李员外郎言之有理,其实朕本不打算举办此次宴会,因为朕也不想铺张浪费。
而朕之所以答应,为的也是慈善。
可以说,这慈善宴会乃是礼部和无名学院合作举办的,倘若有人混在里面,吃喝享乐,这对于无名学院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到底他们来此表演,是为募捐,而非取悦尔等。
只要无人从中中饱私囊,以及胁迫他人参加,朕就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至于那些外宾,他们也可以不参加,无人强求他们。”
最后这半句,说得是轻描淡写。
大臣们却是一怔,再无人出来争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