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小报告(2/2)
张嘉贞仍然不赞同,道:“以陛下的威望,或许不会人敢作乱,但作为朝廷制度,这得防范于未然,不可草率决定。”
言下之意,你李隆基人帅吊大,能控制住,但往后的皇帝,能控制住吗?
谁能想到,李隆基后期就崩了。
虽说这个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李隆基自己贪图享乐,才导致的,如果不是他志得意满,至少在他在位期间,是不会发生安史之乱的。
张说道:“等到彻底击败敌人,后期自可再做调整,但目前来说,是必须这么做。”
张嘉贞哼道:“我在边疆担任都督时,知道那些将军是如何为非作歹的,如今还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权力,那只会遗祸无穷。
先不说西域那边,近日便有人弹劾广州都督裴伷先奴役士兵,为自己敛财,西域那边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隆基一看张嘉贞极力反对,毕竟他是中书令,于是赶紧转移话题,“关于广州都督裴伷先朕也听说了,已经在押送京城的途中,对于此事你们怎么看?”
张嘉贞立刻道:“臣建议施以廷杖,以儆效尤。”
张说道:“这士可杀不可辱,若他真有罪,即便处死,也不应施以廷杖。况且裴伷先并非是奴役士兵,而是见士兵过得艰辛,连一把刀都买不起,更别说战马甲胄,故而才给他们找一些私活,士兵们对此并无怨言。而这恰恰是军制改革的原因,若是没有土地耕种,或者有土地,但人却在边疆服役,士兵们哪有钱置备武器甲胄。”
张嘉贞也急了道:“原因是在于土地,土地兼并才是罪魁祸首,就应该清查土地,而不是头疼医脚。
为何长寿年间,对外作战屡屡失利,就是因为将军奴役士兵,为自己敛财,导致士兵毫无战斗力,这若不严惩,势必各地将军都会效仿。”
张说道:“哪怕抑制了土地兼并,随着户口增多,土地也难以维持。至于裴伷先,我也并非是要为其开脱,我只是认为不应施以廷杖,朝廷可依法论处。”
张嘉贞道:“我之所以建议廷杖,乃是因为这种情况非常严重,须严惩,杀鸡儆猴。”
“好了!”
李隆基赶紧制止他们,“这廷杖就免了,如今正值用人之际,若施以廷杖,那会寒了将军们的心,至于如何处置,等到裴伷先回京查明再说。”
正当这时,高力士突然走了进来,在李隆基耳边说了几句。
李隆基紧缩的眉头,瞬间张开,道:“今日议事就到此为止,朕也有些疲惫。”
张说一看天色尚早,你皇帝怎么能早退。
源乾曜却觉得这气氛有些不好,再商量下去,也无济于事,于是立刻起身道:“臣告退。”
张说、张嘉贞瞧了眼源乾曜,也只能起身告退。
出得殿门,张嘉贞便向张说抱怨道:“这裴伷先有罪在先,是证据确凿,施以严惩,有何不可,哪有你说得那般严重。”
张说道:“我不反对严惩,但廷杖太过羞辱人,咱们谁也不能当一辈子宰相。若开贵臣受杖的先例,难保将来也有受辱之时。”
源乾曜也点头道:“道济说得对,且不说当多久宰相,如果今日能够廷杖裴伷先,谁说将来又不能廷杖宰相。若换做是我,我是宁可自尽,也绝不接受廷杖。”
张嘉贞见源乾曜站在张说那边,更是恼火,当即拂袖而去。
他们离开不久,李隆基便兴致勃勃地赶去太液池,倒不是武婕妤要见他,而是他的宝贝侄儿来了。
“侄儿见过姑父。”
王熙见到李隆基,立刻行得一礼,又是乖巧地问道:“侄儿没有打扰姑父处理政务吧。”
李隆基哈哈笑道:“雀儿,你来的正好,最近姑父处理政务,甚感有些疲惫,正想着找你来拉拉小提琴,最近姑父可是有所长进啊!”
一旁的高力士,暗自叹了口气。
武婕妤找他,可也没有这么兴奋。
王熙眨了眨眼,讪讪道:“是是吗?侄儿来的或许不是时候。”
李隆基道:“此话怎讲?”
王熙瞄了眼高力士。
高力士人都傻了,你几个意思,你平时都是喊我高伯伯的,如今你得宠了,我连站在这里都碍眼?
这脸变得忒也快了吧。
李隆基心中万分好奇,赶忙道:“力士,你去命人备上酒菜。”
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高力士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是找个借口,让高力士退下,而不是直接让他出去。
“是。”
高力士郁闷地退了出去。
李隆基又好奇道:“什么事?”
王熙道:“姑父,侄儿今儿打探到一个绝密消息。”
李隆基问道:“什么消息?”
王熙道:“那左金吾卫将军张嘉佑,收受前任洛阳县令的贿赂,因而才举荐那洛阳县令出任太原尹一职。”
李隆基眉头一皱,“你是如何得知这消息的?”
王熙道:“侄儿是从爹那里得知的,而且爹还打算包庇那张嘉佑,所以侄儿赶紧过来告知姑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