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无为来了(2/2)
余懃道:“不知王尚书从哪找钱?”
王毛仲道:“这你别管,俺自有办法,多了不敢说,保一户一天的饭钱,那还是没问题的,当初俺管马政时,可也帮朝廷省了不少钱。”
余懃也是知道王毛仲的手段,绝不会无的放矢,但他兀自道:“即便如此,这么做,也不合规矩。”
王毛仲道:“现在不这么干,等到秋冬之时,河道淤塞,又招徭役来疏通,那更是劳民伤财,到时俺可要去陛下那里说道说道。”
余懃暗自思量着,确实,那都是该干的活,迟早也要干,如果还能得到一笔钱补助,显然对于百姓是好事,道:“好吧,我去看看,该如何安排。”
王毛仲道:“就有劳余侍郎了。”
余懃并没有去安排,而是立刻去往中书省,在王毛仲看来,这是工部的一道政令,但是在余懃看来,这势必会影响到徭役安排,可不是小事,必须得跟张说他们商量。
可是等到余懃来到中书省时,发现了里面坐了不少官员。
张说生无可恋地看向余懃,问道:“余侍郎不会也是因为王尚书而来吧?”
余懃人都傻了。
原来王毛仲太卷了,导致窦希瓘他们也是一顿疯狂输出,对于那些豪民、地痞,是各种威逼利诱,甚至于直接开抢。
反正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就这小一个月的工夫,都快要垄断整个长安的粪便等原料,十二个大造粪坊已经在运作。
但这里面涉及到许多小官吏的利益,以及你将粪便都垄断,那权贵家的肥怎么办?
原本还不知道是王毛仲他们搞的鬼。
还以为是来了一伙强人,结果一打听,到处都在发生这种事,这事出反常必有妖。
再一调查,才知道是王毛仲他们搞的鬼。
这简直就是官商勾结啊!
因为那些造粪坊,就是窦希瓘他们开的,同时朝廷马场的粪也都出售给了他们。
原本张说还打算找王毛仲来问问,结果听到王毛仲还要去治理河道,人都是崩溃的。
玩得忒大了。
也别让找他来了,咱一块去皇帝那里说吧。
因为王毛仲担任这工部尚书,就是凭借李隆基的支持。
紫宸殿。
“王尚书,这些事可都是真的?”
李隆基将一道奏章扔在矮桌上,又向王毛仲问道。
王毛仲点点头道:“都是真的,全都是臣授意宋国公他们干的。”
李隆基问道:“这是为何?”
王毛仲道:“臣想为朝廷省钱。自高祖建国以来,关中粮食明显不足,部分需要从江南等地运送过来,其中损耗之大,简直是不可估量的。
之前大臣们的建议,都是劝陛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体恤百姓,但陛下一个人又能吃多少,在臣看来,这问题就不在于此。
臣自到工部上任以来,就四处打听,发现关中许多田地,因为没有遵循道家思想,过度开垦和浪费,以至于土地丧失肥力,变为贫瘠之地,朝廷应该想办法增加关中土地肥力,关中多产一些粮食,这朝廷损耗至少减少十倍,百姓负担也能轻不少。
否则的话,就是再怎么仁政,也减轻不了多少负担,无论是国家,还是百姓。
正如之前王小雀他们所言,问题是在于没有遵循道家思想,再怎么用儒家思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张说他们斜目看向王毛仲,嘴角直抽搐。
你个马夫懂道家思想吗?
在这里大言不惭。
李隆基问道:“那依道家思想,该如何解决?”
王毛仲道:“自然研究土地,遵循万物之道,合理使用,想办法使土地变得肥沃,而这就需要肥料,经过无名学院的研究,已经有一套完整的造肥法.。”
源乾曜道:“关于你们的造肥,我也有是有所耳闻,跟齐民要术上的记载差不多。”
“可是差很多。”
王毛仲道:“虽然看似一样,但不论是肥料的配方,还是造肥的方法,可都有不少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合在一起,那可就是天壤之别。”
源乾曜微微皱眉,不敢多言,毕竟他对此没有太多研究。
张说道:“可是你们似乎想要控制所有的肥料,百姓如何获取?”
王毛仲道:“自然是钱购买。”
源乾曜道:“你们从民间收上去的肥料,再转手卖给百姓,且不说这合不合适,关键那些百姓也买不起。”
王毛仲道:“朝廷付钱就是。”
源乾曜诧异道:“朝朝廷付钱?”
王毛仲点点头道:“在关中地区,无论多大的代价,只能能够提升粮食产量,相比起运输的损耗,可都是稳赚不赔的,也更能够体恤百姓,这便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先别提这无为而治。”
张说听到这莽夫说无为而治就头疼,道:“你们这分明就是官商勾结,那些造肥坊背后的东主,可就是宋国公他们。”
王毛仲激动道:“说到这事,俺就生气。”
张说纳闷道:“你还生气?”
“俺当然生气。”
王毛仲道:“不瞒张相公,俺本来是想工部自己干,可是那崔神道认为这么干不妥,是与民争利,而且让官府来干这活,这上下其手,朝廷可能损失更多,不如交给民间去做,官府还能够省钱。”
他说话就是这么直接了当,当初接管马政时,也是直言,贪腐太多。
源乾曜、余懃纷纷点头。
这个观点,他们是非常认同的。
王毛仲话锋一转,又道:“那就交给商人干,可又没人信俺,大家都不相信这道家思想,俺是没有办法,才逼着窦希瓘他们干的。”
张说等人,一阵无语。
原来他们还是被逼着官商勾结。
不过想想,这的确也不是什么好买卖,贵族一般不碰这些。
李隆基笑道:“毛仲,你先说说你具体的想法。”
王毛仲道:“很简单,朝廷给与造肥坊补助,到时百姓交多少税,就按亩以百姓能够接受的低价卖给他们肥料,不缴税的,可以直接钱来买,当然,这价钱也更贵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