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夜探东城,都是老熟人(3000字)(1/2)
第122章 夜探东城,都是老熟人(3000字)
三仙馆
李无寿郑重的在屋内点燃七柱香
走出厢房后跺一跺脚,摆放在院中的缺腿四方桌倒转在地,三腿朝天!
一步迈出,李无寿仿如钻入了地下,下一瞬人却诡异的站在小院之外。
回头望了一眼自己写下的三仙馆木板,李无寿随手一个弹指,一点香灰落在木板上。
做完这一切,李无寿拍了拍手,转身消失在三仙馆中,今夜他要探明朱四海的底细。
同一时间翠微巷中休息的吴家父女,突然齐齐睁开了眼,须臾间两人走出房门,望向天际,皓月当空,星稀夜深。
吴状元神色沉凝,缓缓说道:
“天机迷蒙,乾坤倒转,这五方城看来要动真格的了!”
吴清荷微微颔首,轻蹙着眉头,“这五方城内谁有这样的本事?城隍还是封灵道的那个雀子?”
吴状元摇了摇头,他也有些拿不准。
按说在五方城内城隍若是动用五方城隍令,对方是有这样的本事的,但城隍的状态他见过,一朝失察遭了算计,除非不计代价,否则难以摆脱。
至于那个雀子?吴状元觉得对方还稍显稚嫩,若这情况真出自对方之手,那也只能是雀尊留给对方的手段。但是这样一来反而更加棘手,以雀尊的性子,如此护持,无不证明雀尊对其的看重。
一旦雀尊插手,李无寿那个混账小子就是长八百个脑袋,也不够对方吃的!
暗骂一声,吴状元也有些烦躁。
他不是烦躁这个局势,而是烦躁自己不知从何时起开始代入李无寿的立场考虑问题了!
这个混账东西,让雀尊弄死他算了!
吴状元暗骂不已,东城贾家粮仓外的李无寿揉了揉鼻子。
从刚才开始,他的鼻子就痒的厉害,想打喷嚏,这大半夜也不知道是谁在一直惦记自己。
肯定是朱四海,李无寿直接下了论断,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李无寿总结了一个规律,遇事不决,往朱四海身上扔就对了!
收敛心神,向着前方望去。
鲁凡与蔡元全神戒备的巡视四方,想来那里就是贾家粮仓了!
李无寿站在一棵古木的树冠上,没有走近的意思,沉凝心神向着粮仓望去,空间褶皱被道道抚平,层层剥离。粮仓内的景象一览无余。
仅一眼李无寿就察觉到了端倪!
这粮仓内的米前后不一,透过米袋向内望去,靠近门口的那些米粮相对精致,一颗颗晶莹剔透,杂质极少。内里的米粮却一如往常,洁白中带着黄黑。
两者乍一看差别不大,但若是放在一起比较,就会清楚的知道两者间的差距。
果然有问题啊!
心中悠悠一叹,李无寿却没有感到高兴,他巴不得自己猜错了。
自己刚给朱四海来了一个偷梁换柱,转瞬对方就还自己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着实难缠的紧。
看到粮仓内这两样米粮摆在面前,李无寿也大概清楚了这朱四海的谋算,心中的很多猜想得到了印证。
首先船队必然是朱四海弄消失的了,对方的目的应该就是在五方城内制造粮荒,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民众的香火愿力。
而手段就是通过这米!
李无寿暂时搞不清楚,如何通过这米,就能获得香火愿力,但这不妨碍李无寿明确这米有问题。
这一点朱四海同样清楚,所以他烧了朱家粮仓,再态度诡谲的通过城主府送米,将城隍庙一众神官的目光全部都吸引到朱家米行身上。
但真正有问题的米,却是暗地里送到城隍庙的手上,通过城隍庙的手售卖了出去。
城隍庙人手不足,又戒备着城主府的米,只能每日检验,最先表明忠心的贾家米行在经过初次的检验后,自然被归属到了安全的一类。
至于白天的时候林友为何没有检查出端倪,想来问题就在这两样米上了。
这精米摆的如此靠前,应该就是为了方便明日运往各米铺分售点售卖,因为限量售米的政策,每日的米粮供应都是固定的。
这些精米早早的就被送到各个分售点卖光了,等林友来查看时,只能看到后面的正常米,那自然就查不出问题了。
好一个李代桃僵!
那么对方是如何将这些米送进来的呢?
李无寿静心凝神,耐心等待起来,他刚刚数了一下米袋,这米还不够明日售卖的数量,对方应该还会再来。
果然还没等多久,李无寿就察觉到了动静。
粮仓的地面上悄无声息的钻出一道墨绿色的嫩芽,周身散发着墨绿色的荧光勾连着地气,锁拿地气的地脉符视若无睹,未能阻挡对方分毫。
李无寿看的分明,这是树娘娘的树种!
嫩芽破开地脉符的封锁之后,极速变大,待长到一人高左右后,叶片翻卷,从中蹦出五只青面獠牙的小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