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燃烧的转氨酶(为了盟主!)(1/2)
第254章 燃烧的转氨酶(为了盟主!)
从策略上找到致胜的契机,首要条件就是要有策略施展的余地。
一个是观察后方车阵的窗口。
另一个则是需要判断什么时候才是半雨胎的优势期,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考虑跳过半雨胎的选项,直接等赛道变干的节点考虑黄胎或白胎一跑到底。
干湿变化的节点非常关键,摩纳哥因为正赛速度起不来,对轮胎负荷的压力其实并不算大。
更何况塞纳和里卡多当年都能在卡档的情况下捍卫住自己p1的位置,可见即便轮胎的磨损不容乐观,只要不爆胎对正赛的影响程度其实也不会太大。
哪怕对于前排争冠集团的赛车来说也是如此。
毕竟源源不断的套圈慢车也是摩纳哥大奖赛不得不品尝的一环。
本周一次正常的进站耗时在19.5秒左右,这是相对比较理想的的情况,但考虑到雨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换胎工序的难度,保险起见还是将进站总耗时按照21-22秒算才比较保险。
当然去年摩纳哥给博塔斯弄出的1.8天换胎这种极限状况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像这种时候策略组的重心就真的只能放在束龙一人身上,维斯塔潘那边最多只能跟着喝一口汤,能提升位置就提,提升不了至少也不会损失什么。
而窗口这种东西.
别看排位赛阶段光是为了帮车手找到可以放手推进的赛道空档,就已经足矣让现场和红牛总部规模庞大的策略组抠破头皮,但到了正赛里这样的窗口反而并不是特别难以计算。
火星集团速度够快,可以迅速拉开与后方地球组之间的差距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当本就性能不算特别有优势的赛车不断冲刷在海量的脏空气影响之下,想要如束龙这般在紧紧咬住住前车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撕扯进攻空间可不是什么特别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这会儿赛道表面依旧非常湿滑,几乎所有人都只能枯燥巡航基本全程都做不了更多事情,无所事事的车手们不断向车队抱怨反馈赛车的抓地力不足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跟不住车其实是常态。
仅仅到了比赛的第10圈,场上就已经出现了3个非进站换胎形成的车流断层。
一个是奥康与汉密尔顿之间超过14秒的间隔,一个是诺里斯与维斯塔潘之间同样也是接近13秒的海量差距,还有一个则是阿尔本被横插进来的赛恩斯影响之后逐渐被拉开的6秒空窗。
奥康与汉密尔顿之间的窗口距离红牛太远,自然也不在红牛策略组考虑的范围之内,那么诺里斯和维斯塔潘之间的这段空窗期必然就会成为本场比赛红牛与法拉利之间博弈的重点。
诺里斯在昨天的排位赛中神勇发挥,依靠一圈运气不错的干净飞行圈将迈凯伦的最高发车顺位抬到了p5的位置,这会儿还无形中发挥了一波阻断后方车流的关键性作用。
现在场上的局势,大致就是勒克莱尔领跑,束龙始终咬在0.4-0.7秒的位置寻求机会,而维斯塔潘则是远远吊在束龙后方3.5秒左右保护轮胎。
摩纳哥的排位赛结果就是这么重要,哪怕是以维斯塔潘在赛车里的那副暴脾气,这会儿也心知肚明车队绝不会有在策略上偏袒他的意思。
束龙可以不在乎胎耗步步紧逼,但这一场维斯塔潘想要实现位置上的提升就只能靠自己,看能不能通过留在赛道上更长时间来尝试overcut。
几人的秒差稍微一加,就知道距离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已经不远了。
但现在就有那么一个问题,能成为束龙进站窗口的空档,自然也能够成为勒克莱尔的空档。
甚至因为勒克莱尔这一场比赛拥有位置领先的优势,是否提前结束第一轮stint的主动权更多还是偏向了法拉利那边,红牛想要打一个出其不意就只能选择去冒更大的风险。
否则一旦被诺里斯反过来卡住,那么整场比赛或许都将会前功尽弃。
束龙之所以咬得这么紧,除了他对自己在脏空气下的控车有着绝对的自信之外,主要也就是为了不让勒克莱尔在策略上的主动权进一步扩大,顺便看看能不能将前车多逼出些受迫性失误出来。
那就再看看后方半雨胎集团的表现情况吧。
毕竟这才是帮助策略组判断是否需要用半雨胎过渡的决定性因素,不然战略性放弃半雨胎直接等干胎时机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加斯利、斯特罗尔和佩雷斯第一轮进站更换半雨胎之后,同样还有不少中下游车队选择跟进了相同的策略。
这其中就有维特尔,有米克,还有同样被束龙一招虚晃进去的周冠宇。
其中周冠宇的进站时机最早。
出于对某个热心老乡判断能力的信任,以及这赛季几次拿分皮夹的关键决断都与束龙有关,本就是p20起步的他自然不会缺少孤注一掷豪赌的勇气,和赛恩斯一样都是受到了束龙的影响在第三圈选择了进站。
而米克和维特尔这对德国叔侄,则分别在第6和第7圈才跟上了半雨胎的风潮。
有意思吧?
明明阿尔法罗密欧现在的发展战略已经开始与法拉利渐行渐远,但他们两支车队对于束龙动向的反应却仍旧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但最后结果的导向如何似乎却完全呈现出了两个极端。
赛恩斯已经废了,一次进站直接掉到了里卡多的身后,前方还是马格努森、博塔斯、角田以及奥康的超长阵列小火车。
死活过不去不说,单圈的节奏已经快被奥康给压死了。
中下游车队为了搏取积分,没那么多资源和速度余量的他们自然也没有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底气,其中马格努森、博塔斯和角田已经与队友之间形成了策略差,显然都会成为这列火车阵最坚实的簇拥。
也就里卡多和奥康存在脱离火车阵的理论可能。
但里卡多与队友之间的位次差距过大,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实就是身边这些积分区守门员,现在进站反而会掉到半雨胎阵列的末尾,还不如留在这里等可以直接上干胎的比赛节点。
至于奥康就更别指望了,他现在和汉密尔顿之间如此巨大的时间差并非单纯在脏空气中跟不住长距离节奏,显然身上还是背着一点其他任务的。
摩纳哥并不缺少刻意压车帮队友争取进站窗口的策略,当赛恩斯落入到束龙陷阱中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一脚跨进了alpine的狩猎场。
但凡是个脑子正常的车队,在摩纳哥这样的赛道都知道资源倾斜的重要性,所谓一碗水端平无疑是最最愚蠢的选择。
昨天阿隆索虽然在q3上了一次墙,可他排位赛的最终成绩位列p7,领先了p10的奥康三个位置。
事实上奥康这个人有点意思,当他和队友在赛道上凑到一起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像是磕了药一样六亲不认。
但是当他在赛道上不会与队友形成直接竞争关系的时候,又能算得上是一名非常尽职尽责的团队型车手,那份狠绝也自然而然转移到了对手们的身上。
可能和他平民车手的出身有关,当他的父母为了支持孩子梦想选择卖掉了房产,奥康就意识到这世上所有的资源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来争取。
在这样类似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奥康这人似乎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向车队展示着自身的价值。
毫无疑问,在摩纳哥这条超车几率无限接近于0的赛道上,自知与阿隆索没有任何争斗可能的奥康已经非常自觉地主动代入到了僚机身份里。
当然最关键的原因其实是奥康截止西班牙大奖赛已经获得了28分的车手积分,面对同队两届最倒霉世界冠军的阿隆索有着足足24分的差距,心态上的优越性无疑也让他变得好说话了不少。
现在奥康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车阵末尾的赛恩斯彻底拖垮,只要能给阿隆索匀出一个免费的进站窗口,就可以让队友兵不血刃地完成位次上的提升。
这种情况下即便法拉利那边有心想帮赛恩斯脱困也无能为力,不得已只能将关注的重点给放到前方领跑的勒克莱尔身上。
话说人家可是杆位,而且还是围场里有且仅有那么一个的摩纳哥主场车手,在这场比赛里得到法拉利的策略倾斜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也不知道法拉利策略组是怎么想的,这么显而易见的结论居然还需要费五圈的时间讨论才能确定下来
由于被奥康号火车拖住了脚步,赛恩斯这边半雨胎的表现自然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那么法拉利决定勒克莱尔是否需要进站的关键参考就成了在后方干净空气中奋力push的佩雷兹和加斯利两人。
特别是在第二第三批决定选择半雨胎的车手进站之后,原本分别从p16和p17起步的佩雷兹和加斯利终于过掉了逐渐掉队的阿尔本,现在分别上到了p14和p15。
阿尔本是压根就没怎么对队友佩雷兹进行防守,至于加斯利则是抓住了威廉姆斯让车的空档搭了一个顺风车,跟着一起提升了位置还省得多余缠斗浪费时间。
大家都是从红牛体系里出来的嘛,彼此之间就不要分得那么清楚了对不对?
先前束龙对赛道条件的判断明显就是对的,半雨胎此时已经神挡杀神了。
就连队尾发车的周冠宇都因为及时跟进了策略,两圈后也追上了圈速彻底崩盘的阿尔本,出隧道后果断就是一个内线抽头,在10号和11号新减速弯前将位置提升至了p16。
经过20台赛车十多圈孜孜不倦的排水,这会儿赛道上其实已经出现了一条浅灰色的行车线,但因为赛车的车速普遍较慢导致排水能力有限,这条相对干燥的行车线其实很窄,而且泾渭分明的潮湿部分依旧非常湿滑。
这就让全雨胎陷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尴尬的环境。
这会儿才换半雨胎吧性价比不高,换干胎吧也还暂时没有那个条件,但是越来越干燥的赛道表面又特别容易让脆弱的全雨胎过热。
特别是隧道的这一段。
本来这里受到降水的影响就不大,跑了十几圈的比赛早就和全干的赛道条件基本无异,本身还是一个相对比较高速的弯道,一个弯过后方向盘上关于胎温的数据都快要报警了!
后续的下坡新减速弯对制动的要求又苛刻,本就处于抓地力性能衰退边缘的全雨胎对刹车点位的选择自然只能更加谨慎,这也是为什么周冠宇能在这里找到超车机会最重要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不提与加斯利他们同步进站的斯特罗尔
好吧,前面确实是有点夸早了。
咱们的大少爷确实往往在雨战中都能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但斯特罗尔不擅长街道赛的“弱墙”标签甚至粘得比周冠宇还要牢靠。
去年摩纳哥站,斯特罗尔在正赛中搞出来一系列堪称低级失误的迷惑性操作,每每到了缠斗关键时刻就将导播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为此还衍生出了“斯特罗尔打断一切”的系列名梗。
赛道那么干燥都能这样,今年比赛的条件如此湿滑就更是可想而知。
少爷换出半雨胎后的第一圈,就在酒店弯抱死顶到了护墙上,直接给自己一波送到了队尾,所幸这里赛车的速度极慢,除了前鼻锥稍有破损把车倒出来也算是能继续开。
这会儿再进站就没什么必要了,只能想办法等到干胎的契机再进站修车。
而这个所谓的干胎契机,同样也是红牛这边的策略组继续权衡的问题,一直死咬在勒克莱尔身后的束龙现在轮胎衰退的情况非常严重。
紧跟在后面吃脏空气本就对轮胎表面的散热情况不利,为了紧跟住领跑赛车的节奏不掉队又不得已采取了相对比较激进的制动方式,哪怕束龙已经刻意上非常规赛车线找水去撵,现在的全雨胎其实也早就到了报废的边缘。
但是他不说。
不说的话法拉利那边就不知道。
因为摸不清后方束龙的虚实,自觉轮胎状况也不算非常理想的勒克莱尔也进入到了保胎的节奏,相对没那么激烈的推进强度极大减轻了束龙跟车的负担。
过热并不是那么一家两家的特权,事实上目前整体车阵的速度都呈现出了逐渐放缓的趋势,不少还在坚持全雨胎的车队已经在认真考虑跳过半雨胎的可能性。
尤其是对于以奥康为首的这一列小火车们来说。
全雨胎圈速的节奏掉得实在是太厉害了,哪怕没有车队那边压车的指令,奥康现在也是一种想快快不起来的状态。
同时因为全雨胎的圈速崩盘,导致后方以佩雷兹为首的半雨胎小集团追进速度极快,这会儿进站只会纯纯亏位置,那还不如硬耗到干胎的时机大家一起进站不是?
这就直接杜绝了争冠集团被赛恩斯集体undercut的可能性,算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红牛和法拉利策略组的计算强度。
但这会儿赛道上也不是完全没有变数。
随着奥康将自己与汉密尔顿之间的窗口逐渐打开,不仅仅是阿隆索,甚至从诺里斯一直到汉密尔顿都快匀出一个免费的进站窗口了。
一旦他们的策略组能意识到这一点,红牛和法拉利若是还要继续强等干胎时机,是完全有可能反过来被中游车阵实现undercut的。
说全雨胎的圈速崩盘,并不是说大家的车速都在使劲儿往下掉。
事实上因为赛道条件的改善,无论是半雨胎还是全雨胎都有机会轮流刷新目前场上的最快单圈,而此时全场最快的标签依然挂在勒克莱尔的头上。
主要原因是佩雷兹已经与奥康小火车在赛道上接轨,整体被压节奏的情况下半雨胎体现不出太大的圈速优势罢了,如果车队的临场决策不够敏锐还真有可能忽视掉这一点。
可根据红牛策略组此前对佩雷兹圈速衍进速度的研究分析,当前半雨胎全力推进的圈速有可能领先全雨胎3秒,随着赛道衍进的进程和全雨胎磨损程度的加剧甚至可能接近4秒。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字。
如果进站后的赛道窗口理想,说不定四五圈就能完全填平一次进站所造成的时间损失,面对拥有着绝对抓地力优势的半雨胎追击,全雨胎或许就会像先前阿尔本面对周冠宇那样毫无还手之力。
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吗?
束龙感觉自己的车队应该是意识到了,从在tr里沟通时的种种迹象以及方向盘上的信号反馈细节,都在暗示他们似乎应该是意识到了。
比赛的前十圈,除了咬住法拉利的节奏之外,车队安排给束龙唯一的任务就是实时反馈赛道表面的抓地力情况,以此来给他们对是否停站换胎的判断提供参考。
当雷尼将赛恩斯当前的困局转告给车手时,束龙也不得不为自己当时没有一意孤行深感庆幸。
就赛恩斯现在被卡住的这个位置,完赛前能不能重新挤进积分区都还是个未知数,哪怕是束龙自己也没有把握在如今的摩纳哥赛道上成功完成突围。
一旦将胜利拱手让给勒克莱尔,那么束龙当前在冠军积分榜上29分的优势将会被迅速压缩至4分,若是最快单圈还被勒克莱尔拿走了,那领先的优势甚至将仅剩3分。
对于头排领跑的法拉利来说,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几乎都算得上是板上钉钉。
但即便人已经从开场激烈的情绪中平复了下来,从第六圈开始束龙就在孜孜不倦地向车队反馈赛道条件真的已经够好了,反复确定现在有没有进站翻牌的窗口。
而车队对此的回答始终都是否定的。
到了第13圈和第14圈,车队开始给束龙传达现在有保胎等地干的可能,可言语中不但没有强调让束龙放慢节奏,反而还在有意无意地强调后方半雨胎集团的圈速有多么多么给力。
这会儿束龙其实就已经有点听出端倪来了,所以即便嘴上依旧嚷嚷着想要进站,却又始终没有像第3圈时那样按下方向盘上确认进站的按钮,试图向车队传达自己已经理解了的意思。
到了第18圈。
汉娜直接越过雷尼,开麦告知束龙需要尽可能地延长这一套胎的stint,明确车队将直接跳过半雨胎这么一个过度选项,等后面一步到位白胎一跑到底。
可偏偏,束龙的方向盘上亮起了车队确认进站的符号。
“copy!”
这是束龙给出的回应,但是借助在酒店弯前大幅度向下按压方向盘的动作掩护,某个心眼子化形的小坏虫也悄悄按下了的确定进站的按钮。
至此,车队与车手之间的电波已经彻底对上了。
惠特利开始紧急调度p房的换胎技师组,却又没有让他们现在出去进行准备,只是在队内频道中告知他们先瞄好待会儿要用的轮胎,到时候听指令再快速前往换胎停车格上就绪。
提前瞄好要用的半雨胎这一步没什么问题,现在每一支车队的p房都处于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大家都在提防对手会突然采取进站战术,胎架旁边一直都是守着人的。
所以即便在转播画面中看到红牛p房里的动作,法拉利总部的策略数据组也只是当做技师站累了,手嫌扯了下暖胎毯而已,并没有对现场的指挥台提出警示。
都不提前出去准备换什么胎?
也不怕玩砸了?
只能说红牛的这一手操作确实具有相当的迷惑性。
因为去年车队总冠军的身份,红牛今年在摩纳哥的p房位置被布置在了距离维修区入口最近的地方,赛车一拐进来就是,不提前准备好你们是想玩儿得有多极限?
确实很极限,但极限这个词本就与红牛的商标相生相随,不极限反而就不是红牛了。
一直等到束龙一头扎进泳池弯,惠特利在指挥频道中一声令下,红牛看似松散却早已严阵以待的换胎组抄起家伙就朝着p房外狂奔。
全程在tr里没有一句额外的交流。
就是车组相信束龙懂了,束龙也愿意相信车组已经准备好了。
看到这一幕的法拉利还先是愣了一下,两秒过后脑子里才猛然转过弯来,手忙脚乱地接入了和勒克莱尔的通讯频道:
“boxbox!we box in this lap!”
前面将近一圈你们不提前给点预警,甚至勒克莱尔自己也不是没有向车队确认过当前是否有进站的必要。
这会儿人都放松下来注意力全都放到怎么过好18、19两个弯上面了,突然听到车队呼叫进站,勒克莱尔是一种什么样的曹丹心情简直可想而知。
然而这还不是曹丹的顶峰,法拉利的下限永远可以超出任何一名法拉利车手的想象。
一支是早有提前准备的精锐车组,另一支虽然在车队不犯病的情况下同样称得上优秀,但面对这样突发性的紧急状况会产生什么样的乐子简直猜都猜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