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端盘子(2/2)
“嘿嘿嘿嘿……还别说,确实像那么回事,他这个人长的还不错……不过呢……”宋秋水撇撇嘴:“我感觉好像缺那么点意思,就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还是大志看着顺眼,耐看,还憨憨……”
柴米也觉得刘志敬挺老实,甚至有点憨憨,和他的老父亲刘长贵一点都不像。
刘长贵那是巧嘴和稀泥的好手,和谁都和的来。但是他儿子大志,就略显嘴笨的不行,啥都不会说……
“那你今个可得别让那个憨憨喝多了,你昨天使劲灌他,他睡到下午四点,听说回家接着睡,刘长贵说好悬没过去……”柴米笑道:“今个要再给他灌多了,那就不太好了,这么多人他钻桌子底下,也怪丢人的。”
村里的人倒是都知道周舫,所以也没人拿他当回事。
当然了,也没拿他当人……
就比如老六头,看见周舫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训:你特么穿这个逼样,你还好意思来?你穿这么干净,咋干活?你是lao忙的,你得干活,穿这副德行,你特么干不了活……
随后也甭管周舫怎么想,老六头决定:周舫,你呢也老大不小了,咱们一个村住着,老爷子我心眼好,今个让你见见世面,你去端盘子吧……
这倒不是老六头故意整周舫,而是实实在在的为周舫着想。
在北方农村,这个年代,谁家有事,都抢着端盘子。
特别是小伙子。
端盘子这个活,其实是个体力活,又脏又累,但是可以“现世”。
让更多的人看见,其实也是对于年轻的男孩子的一种推广。
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别的通信手段来增加好友,最终认识其他女孩子,主要靠的就是村里老头老太太口口相传的风评。
这老头老太太或者谁谁谁跑到哪家随礼或者串亲戚,看见一干净立正的小伙,相中了……没准回头就介绍个对象。
所以,老六头是为了周舫好。
周舫于是就定下来中午端盘子。
片刻之后,周舫走过去准备和柴米说句话,结果宋秋水瞥了一眼:“呵呵。这谁家小伙,整这么立正。啧啧啧……你这小衬衫小皮鞋,还整个包……挺有派呀。你要再戴个小帽子,整的和电影里那意大利型男有一拼了。咋了,跑这准备混个对象呀。”
周舫无语:“没什么穿的,就简单穿了点。”
“呵呵。”
柴米却笑着指着老六头说道:“老六头安排你端盘子,你整过没?别给我扣了……”
“放心,那不能。”
“那就等会端盘子去。手脚利索点。”柴米说着又低声问了一句:“乡里领导来,不会和你有关吧。”
柴米两世为人,自然知道自己家就没有那扛劲的亲戚。至于柴忠孝说的什么老姑之类的,柴米压根不信。
柴米知道柴春维和耿彦峰在市里,那就是个小科员、小司机,到家里好像一尊大佛,在外边甚至都没有村长官大……
那想来想去,也就是只有唯一熟悉又略显陌生的周舫,可能有这个能力了。
不过柴米并未过多纠结这个问题,只是提醒周舫:“人家毕竟是领导,不管怎么说,你可别乱了礼数,不知道天高地厚。”
临近十点,随礼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
院子摆了八张桌子,由于天气太热,上边用防水的布遮着的,不用被太阳直接晒到,不过仍旧很热。
不过人们都琢磨先吃,便都不太怕热,在棚子里边喝茶的喝茶,嗑瓜子的嗑瓜子。
桌子上是有瓜子生和一些喜作为饭前吃的,茶也是一壶接着一壶倒的。
帮忙的人多,倒也不至于缺了谁一口。
由于刘长贵还没回来,宋青山便帮着给大伙发发烟。
要说吃席,最费的就是烟了,多数农村人,平常都是抽旱烟。这会好不容易随礼了,有卷烟,自然会抽卷烟,还有一些人直接往兜里装,所以宋青山则忙够呛,一会烟就没了,一会烟就没了,他就没办法一直发着。
“叔,你别忙这个了。村长忙着接人去了,你该写礼账去写礼账。让那个谁……”柴米朝着周舫一比划。
周舫便过来了。
“你跟着会计去记账,认识吧……”柴米指着宋青山说道。
周舫点点头。
“识字是不?”
周舫再次点头。
随后周舫便被柴米安排和宋青山去记礼账了。
这会儿宋秋水却跑过来告诉柴米:“柴米呀,那谁……你二叔整了两盒礼炮,抱着过来了。还有那谁……也过来了。”
柴米抬头看去,柴有福捧着两盒礼炮,还挺大的那种走在前边,后边一个姑娘穿着洁白的连衣裙,长发飘飘,一步三晃……
柴米差点呛着:卧槽!病秧子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这么弱不禁风的吗?你说她走路都哆哆嗦嗦的了,还出门干啥……
病秧子自然说的就是柴米的“好堂妹”柴敏了。
柴米和二叔前世有一些矛盾,但是也有一些共通之处,就是两家其实都不太受柴忠孝待见。
所以这会看见柴有福来了,柴米倒也不觉得太意外,一般来说,柴有福今天也会来的。
“二叔,来了呀。”柴米一副很热情的招呼着,随后转而关心起来柴敏了:“堂妹呀,你看看,你看看……出落成大姑娘了,越来越带劲了。”
“堂姐说笑了呢~”
“那你今天是放假了?都要高三了,课程紧不紧?成绩怎么样?老师同学对你好不好?跟上课了不?有没有早恋?作业做完了吗……”
柴敏的脸本来还笑着,却慢慢变得僵硬起来……
本来今天柴敏回家,是想找柴米算账的,她就刚刚不在家几天,她母亲就被柴米忽悠的把老婆婆打了,丢人现眼到了姥姥家。
结果兴师问罪还没开始,就被柴米怼的一堆问题给柴敏自己干麻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