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各怀心事(2/2)
自然也引起了老宅车连云和柴有德两口子的注意。
当然了,主要是引起了车连云的注意,毕竟柴有德现在还没醒酒呢。
不过柴有德不是昨晚喝多了没醒,而是早晨喝多了,刚睡……
“柴老三,你特么不看看几点了?你还睡?”车连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骂着,她一边忙三火四的换衣服,一边先催促自己的大儿子柴大军先去柴米家。
柴有德迷迷瞪瞪的睁开眼睛:“咋了……”
“还咋了……你爹死了……还咋了……”车连云骂道:“我瞎了几辈子的眼睛,我嫁给你这个废物。大军他老姑今天真回家去柴米家随礼,你说咋了……我让老头老太太先过去了,回头研究研究我升高级职称的事。”
车连云对自己升高级职称的事情是非常上心的,她自觉自己努力了无数年,没能成为高级职称就是因为自己不太懂什么人情世故,不知道请客送礼也不知道逢年过节的给校长去拜年,故而不得校长等人喜欢,才导致自己的高级职称一直没什么着落。
整个老柴家,唯一能够说见过世面的人,就是车连云了
当然了,这是车连云自己想的。
车连云读过高中,虽说没考上大学,但是可以说和柴春维都是知识分子那个阶级的人,那本身柴春维帮帮自己走走关系,让自己升高级职称的问题,理应都是有共同语言的“朋友”。
其次,在柴家,车连云是三个儿媳妇里最吃香的。柴忠孝对车连云那是关爱有加,一则是因为柴有德本身是老儿子住在老宅,二则是车连云自己也争气,生了两个儿子,从柴忠孝的世界观里,只有车连云没让老柴家断子绝孙,三则就不是很好说了,柴忠孝本身就是那种喜欢攀附权贵的人,车连云这个家里赚的最多的人,自然就更受老宅老两口的喜欢了。
最后,车连云觉的自己的学历配合着工作年头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考试的话,她应该秋天也能够考上,但是万一考不上也能多个保险。而且,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去乡镇的小学或者是去县城的小学工作,更至关重要。
车连云可不想一辈子窝在这个小村子。
“我爸他俩去了啊,那还有啥说的,那是我亲妹子,她保证能帮你办的,你就放一万个心。”柴有德一身酒气的打个哈欠:“昨晚,柴春芳那个闹啊.你说她闹啥呢?柴米把她吓着了,她不敢找人家柴米的麻烦,反过来让老爷子钱消灾。真服了她了她是一点好事不做,整天一点亏不吃,就琢磨着赚便宜。她过年吃羊肉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回娘家带点,出事了想起来和娘家要,她怎么那么脸大的。”
“呵呵,还不是你窝囊,我要不是昨天看老二睡着了,没乐意过去,我早就把她掘出去了。你爸是找她回家借点钱的,是帮着摆平欠柴米钱的事,结果事没摆平不说,还特么她自己带来一大堆的乱七八糟的事。柴老三,我可警告你,就你大姐那个德行,下回她就是拿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你也别给我上前边去,省的她像条疯狗一样,看见谁咬谁。”车连云反正自己是不可能还这个钱的,虽说当年柴忠孝是因为给车连云两口子盖新房,才和柴米家借的,但是.
柴忠孝也住着呢啊。
就老爷子那点玉米卖的钱,也就是个房租罢了。
这些年车连云觉的自己没和柴忠孝两口子要钱就不错了,那柴忠孝两口子住在这里,人家其他哥俩都分出去住多省心。
就凭不省心这个事情,让柴忠孝自己还钱,车连云都觉的是自己宽宏大量了。
要是换成宋秋萍.
呵呵呵.
宋秋萍早就把柴忠孝和王慧蓉给打的满地打滚了。
“嗯,那指定的。我昨天劝架,我大姐还奔着我来呢。”柴有德说道:“你收拾收拾先过去,这个事你放心,老爷子他们俩比你上心的,一定会和我老妹子说的。”
“嗯。”车连云心情稍微好了一些,随后告诉柴有德快点起来,别特么的一会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
而坐在那辆八手奥拓车上的刘学军等人,也已经很快就回到了喀县,直奔三家村。
进村前的一段路上,王秘书有些惆怅的看着抢了自己饭碗的耿彦峰,心里不太得劲:县里招商办资金紧张,领导就他一个秘书,他兢兢业业干了七八年,结果这耿彦峰突然就来了当司机,还是其他司机的三倍工资,这找哪说理去?
不过王秘书也没啥办法,他知道领导为了招商引资这件事头发都愁白了,这会儿指定不是他做秘书该抱怨的时候。
“领导,咱们一会到了柴米家,随多少钱合适?”
“农村现在随礼应该也就是十块二十的,亲戚的话是三十五十的,咱们别摆谱,全部都是以个人名义随礼,千万不要到了地方,摆排场显地位,记住了哈。”
“那随一百?”
“成。”
随后王秘书划拉了一下兜里所有的钱,一共二十八块钱……
尴尬的王秘书直挠头:“领导,我……我那个钱不够……”
“差多少?”
“差八十……”
随后刘学军摸了摸口袋,出门忘记带钱包了……
分币没有。
随后车里的气氛陷入了诡异尴尬的沉默……
连耿彦峰都皱眉起来:不会调到喀县,开不开工资吧……这领导和秘书这么穷,我这个司机,咋整……
王秘书小心翼翼的问道:“领导,这个随礼可没有打欠条的……要不咱们回县城一趟?”
正说着,前边一辆车拦住了他们,刘学军伸出头一看,正是黄乡长。
“哎呀,老黄老黄,带钱没……借我二百,回头开工资了还你。”
好在黄乡长带了钱。
黄乡长正好是来接二人的,看二人有车,也就正好坐车去了。
毕竟县里才有一辆八手奥拓,乡里出行全靠自行车。
这一点真的不是夸张,是实实在在的。乡里也就派出所有一辆车,其余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车子。上班下班,也都是自行车为主。
这个时代,自行车还是挺普及的。轿车,真的就是奢侈品了……
“老黄,谢谢哈。我今天出门匆忙,忘记带钱了……不过实话说,我也没多少余钱了,月月光,不够。回头开工资了,我指定第一个还你。”
黄乡长的女儿黄薇薇,其实自己开了一个厂子,家底丰厚,自然不差这二百,便推脱不要。
不过刘学军是个有原则的人,借的自然要还,两个人不用太过争执,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我们这趟,主要是给对方留个好印象……千万不要上来就说招商引资的事。就简单吃饭,简单假装碰见,千万不要声张……”
“领导,太晚了……现在全村都知道了……”